有很多的同学,虽然选择了这个专业,并且打算继续考研,但是并不是很了解它,也不知道该如何去认真的复习,那么现在我们的凯程的老师们,给出大家一些金融硕士的考研复习建议。
确定院校
由于各个院校的专业课考试科目及参考书不尽相同,因此早做决定早复习是十分有利的。各个学校的招生简章信息可以从网上查到,在看招生简章时重点看学校的专业方向、考试科目、参考书目、招生人数(简章上的人数只是初步估计数,实际招生人数往往比这个数字要多)等,结合学校的名气和金融学科研实力,大致估计出竞争激烈程度,必要的话可直接致电研招办,咨询有关报考人数等信息,再根据自身实力和兴趣选择院校。一般来说中国人民研究生部、北京大学、人民大学、复旦大学、上海财经大学、厦门大学、南京大学等,因其名气大、科研水平高,竞争最为激烈。西南财经大学、武汉大学、北京对外贸易大学、中央财经大学、东北财经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院校金融学专业也是不错的,但是竞争稍弱一些。在其他条件相差不大的情况下,北京、上海的院校想多难考一些。如果一时拿不定注意,也要及时复习《货币银行学》和《国际金融》。
适合人群
值得注意的是,金融人才应该具备下列素质:有理性的金钱观;具备优良的品德,善于与人沟通;较强的综合分析能力和预测能力;良好的心理素质;能吃苦耐劳。具备这些素质的考生报考金融硕士研究生,在以后的发展中会有一定的优势。
专业课复习
专业课的复习宜早不宜迟。最好在五、六月份就对《货币银行学》、《国际金融》有相当的了解。一旦所报考的院校的招生简章下来,就立刻按照所考科目及相应的参考书进行全面复习。在2011年的金融硕士入学考试中有的学校的考试题还涉及《保险学》、《证券投资学》、《商业银行管理学》等。各个学校题型变化是比较大的,这就不要刻意去猜测题型了,只有全面复习,名词解释、简答、论述、计算、时事分析等都要复习到。在进行专业课复习时多背一些金融相关的名词解释,这样对做题是非常有好处的。一般在国际金融学中的外汇和汇率是必考而且常考的,货币银行学中的货币政策、货币供给和货币需求、利率、存款准备金率等,另外,央行有举动的,要特别注意一个以央行货币政策为背景的题目,比如央行今年加了几次息,上调了几次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人民币汇率制度是如何改革的,这些都可以用来作为出题背景的,以此分析当前的经济形势,政策工具的作用和意义。那么如何关注时事新闻呢,要经常浏览财经方面的新闻,有关央行货币政策的新闻一般都会报道的。一旦发现有加息、调存的新闻出来时,会看到很多机构的很多专家,包括许多经济学家和央行的官员出来发表评论,而且会对近一段时间的宏观经济形势和金融形势做出分析,看完以后对当前的经济形势就能有个大致了解了。把这些专家的分析和评论复制到文档里,打印出来,多看几遍,考前再看看,考场上答时事分析题时,把经济背景描述一下,把这些专家的分析观点尽量写进去。
同时,复习专业课时尤其要注意牢固掌握基本概念与基本理论。有的学校主观题所占比例比较大,因此对于基本概念及理论的掌握极为重要,可以说直接关系到专业课考试的成败。在基本概念掌握上,同学们一定要透彻理解概念年的含义、概念与概念之间的区别与联系、概念与相关理论之间的关系等。有的教材每章后附有本章需要掌握的一些基本概念,复习时可参考使用。也有的书没有,就需要大家从书中搜索。对基本理论的掌握上,同学们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做到融会贯通。
一般来说《货币银行学》、《国际金融》涉及的基本理论主要有:利息理论(包括利率的决定理论、利率的期限结构理论及利率变动对经济主体行为的影响)、金融工具和衍生金融工具的定价理论和操作原理、金融创新理论、商业银行管理理论(资产管理理论、负债管理理论、资产负债管理理论)、央行的货币政策调节理论、货币需求理论(现金交易方程式、现金余额方程式、流动性偏好理论、鲍漠尔-托宾的货币需求理论)、货币供给理论(主要是弗里德曼-施瓦茨、菲利普卡甘、乔顿这几个模型)、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理论、国际收支平衡表的构成及账户间的变动关系原理、国际收支调节理论(弹性论、乘数论、吸收论、货币分析论、一般均衡论)、调节国际收支的政策措施和政策搭配、汇率理论、国际资本流动理论等。这些理论大家务必要牢固掌握,还要回拿来分析实际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