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管理类联考大刚演绎推理部分,对关系命题及推理这一知识点的要求,与2013年考纲相比并无变化,同学在学习中应按照大纲的要求,记忆并掌握关系命题及推理,更要不断熟练运用,达到在考试中快速解题的目的。
一、关系命题
关系命题是断定事物与事物之间关系的命题。
关系命题是由关系、关系项和量项桑部分组成。关系项是关系命题所陈述的对象。关系项可以是两个,也可以是三个,甚至是三个以上,关系项有几个,就称为几项关系命题。
两项关系命题由两个关系项和一个关系组成,其逻辑形式如下:
aRb
读作“a与b有关系R”
二、对称性关系
对称性关系包括三种:对称关系;非对称关系;反对关系。
1.对称关系
当事物a与事物b有关系R时,并且b与a之间也有关系R,则R是对称关系。即:
aRb真,bRa也真。
对称性关系的表现,有对立关系、矛盾关系、交叉关系、相等关系、朋友关系、同乡关系、同学关系、相邻关系,等等。
例如,当a是b的同学、朋友时,b也是a的同学、朋友。
2.非对称关系
当事物a与事物b有关系R,且b与a是否有关系R不定,即b与a既可能有关系R,也可能没有关系R时,关系R就是非对称关系。即:
aRb真,则bRa真假不定。
非对称关系的表现,如批评、信任、尊敬、想念、认识、喜欢、爱、理解、帮助、赞成,等等。
例如,a喜欢b,b喜欢也可能不喜欢a。
3.反对称关系
当事物a与事物b有关系R,且b与a肯定没有关系R时,关系R就是反对称关系。即:
aRb真,则bRa假。
反对称关系的具体表现,如小于、多于、大于、重于、轻于、早于、侵略、战胜、是……父亲,等等。
例如,甲是乙的父亲,乙一定不是甲的父亲。
三、传递性关系
传递性关系包括三种:传递关系;非传递关系;反传递关系。
1.传递关系
当事物a与事物b有关系R,事物b与事物c有关系R,且事物a与事物c也有关系R时,关系R就是传递关系。即,
aRb,并且bRc,则aRc。
传递关系的表现,如先于、早于、晚于、相等、平等、大于、小于、平行、真包含、在……以南,等等。
例如,a是b的祖先,b是c的祖先,a一定是c的祖先。
2.非传递关系
当事物a与事物b有关系R,事物b与事物c有关系R,而事物a与事物c是否有关系R不定时,关系R就是非传递关系。即,
aRb,并且bRc,aRc真假不定。
非传递关系的表现,如交叉、认得、喜欢、相邻、尊重、爱,等等。
例如,a与b相交,b与c相交,a与c可能相交也可能不相交。
3.反传递关系
当事物a与事物b有关系R,事物b与事物c有关系R,而事物a与事物c没有关系R时,关系R就是反传递关系。即,
aRb,并且bRc,则非aRc。
反传递关系的表现,如父子、高多少、低多少、比……长两岁,等等。
例如,a是b的祖父,b是c的祖父,a一定不是c的祖父。
传递性关系在管理类联考中的应用就是排序题,该题型一般在题干中给出不同对象之间的若干个两两对比的结果,要求从中推出具体的排序。解题思路,把所有条件抽象成最简单的排序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