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至暑期强化班结束,教育学统考整体框架下的内容总体应该已经过了三遍了,部分重点内容甚至更多,比如,关于教育史,有些同学按照国别史(比如日本教育)过了一遍,按照年代史(比如我国唐代教育)又过了一遍,第三遍又按照人物史(比如夸美纽斯)过了一遍,然后在强化班里又总体过了一遍,并结合老师的讲解加深了理解。到了这个基础上,你可以达到说起任何一个点,都有熟悉的感觉,这就意味着框架搭建已经完成。在这个好比战略地图的框架下,哪里仅仅是听人说起熟悉,哪里能自己说出一二三,哪里已有透彻理解并能用自己的话说出来,就会慢慢明朗起来,而这就是进一步复习的基础和起点。以此为起点,未来的学习得以展开,好的学习规划是近期计划和长期计划的结合,只有在长期计划框架内的近期计划才是方向正确的,只有实现了的近期计划才能指向可以实现的长期计划。
其实,中国学生从不缺乏计划,小的时候,几乎都有考清华当科学家的计划,后来才知道当时多可爱,计划真正得以实现才有价值,在此,我们指导我们的考研(微博)学子培养一个好的
习惯,让你自己看到你自己的计划实施情况,那就是:记录你的学习时间。
作为一名考教育学的同学,对中国的教育现象要有关注,而考研这个事件对不研究教育的人仅仅就是一场力求进入更高平台的考试,而对教育学考研人而言,也是一个近距离观察考生自己这一个案考研经历的机会,其中,记录下你每天的学习时间总和,分配等等是一个对于你考研全程都有帮助的事情,例如,今天的你感觉教育学的知识无比苦重,请你看看你的学习时间记录表,表上显示你近一周七日内学习总时间是51个小时,其中教育学40个小时,英语6个小时,政治5个小时,你看到了什么,首先从总时间看,每天平均7小时多一点,属于中等水平,这个时间并不多,相当于一周工作六天的上班族,所以每日学习时间甚至可以加一点,其次,时间分配上,除非英语特别过硬,否则有些不足,应有所调整。最后,除了总时间外的其余时间都去哪了,这段时间应该并不短,如若安排得当,应该还有修养身心的休息和娱乐,让你可以精力充沛心情愉悦地学习呢,那为什么会有无比苦重的感觉呢,你考教育学的研究生,你学习了教育心理学,你和教材中那么多教育大家在精神上对话过,你会而且一定会解决自己的问题。
这篇文章不是你的终极攻略,郭老师会从路的开始到路的尽头一路陪伴,行至某处,就有提醒,就有叮咛,就有监督,就有祝福!最后,请你始终铭记,只要你走在正确的路上,路就不会太远,走到路的尽头,一切付出都会得到应有的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