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案例一]小胡是我大学本科时的校友,2004年通过高考的独木桥考上人民大学,在风花雪月和游山玩水中度过了愉快的大学时光。大四时,同学们都在为升学、出国或者找工作做准备,他的目标是考上国家部委的公务员或者广东省的公务员。9月份即开始复习,12月份参加国考,没有过复试线。随后,他参加了广东省的公务员考试,勉强挤进广州某街道办事处的面试,面对占尽先机的广东本地考生,他终究还是出局。大学毕业,他是班里唯一几个还没有出路的学生之一。那时他还不觉得有什么问题,毕竟第二年的国考又马上来临。家境尚可的他在家脱产全职考公务员,国考又没有过线,广东公务员也没有过线。随后,他转战南方数省,却始终没有能端起公务员的“铁饭碗”。最可惜的是,他错过了年轻时在社会历练的机会,现在始终没有找到合适的事情做。
[背景案例二]小陈是我高中室友,成绩并不突出,大部分时间规规矩矩,偶尔也搞点“雷人”的事情。高考之后,他去了江西某地级市的一所二本学校,我们差不多6年没有联系。前一段时间,他在QQ上跟我打招呼。我问他近况,他告知毕业之后先在一所三本学校做了一年的辅导员,随后考上该市某区的公务员。我当然免不了一番恭喜,他却在QQ那头唉声叹气起来。一问缘故,原来官场“潜规则”让他心里多有不爽。今年正月,他从老家回单位之后,就依照所谓“惯例”给直属部门的领导拜年,并递上了数目不少的红包。一个年拜下来,花了将近4000多块,差不多是他两个月的工资。他说为了以后获得提拔机会,这些搞关系的事情必须得做,尽管他说在送红包时觉得很心疼。
报考公务员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热门话题。在传统思想仍然占据主流的中国民间社会,“学而优则仕”的观念始终没有成为过去时。这也难怪,毕竟在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通过科举的途径考取功名,是读书人获取资源、提高地位和改变命运的最便捷途径;到了现代社会,因为与公务员身份伴随着的许多优越待遇更是让很多人对公务员工作觊觎再三:地位较高、工作稳定、压力较小、公费医疗、各种福利以及似乎已经成为全社会公开秘密的“灰色收入”。跨考教育李老师在这里想跟大家分享一下自己对“考公务员”这个话题的看法。
我所认识的正在公务员岗位上的同学和朋友人数不少,从国家部委,到街道办事处,国家、省、市、县、区、街道各级政府部门都有。这或许和他们就读文科院校的文科专业有关。据个人了解和观察,他们的生活状态与就职于其他行业的同学相比,并不是最好的。政府机构的尾大不掉、冗员低效、论资排辈以及各种的“潜规则”,都是造成这种状态的原因。
但现在大学生就业困难,就业质量不高,所以拥有较高社会地位和较多福利待遇的公务员依然成了许多人的就业首选。每年国考和各省公务员考试的盛况就足以证明这个行当对中国大学生的吸引力。大家争相报考公务员无关对错,因为毕竟这只是大家的一个就业选择而已,也与这个时代给同学们造成的巨大生存压力直接相关。所以我们先来看看做公务员的好处。
Chapter1
地位较高。这个好处不容置疑。在有着强烈官本位倾向的中国,“公务员”其实已经背离本来“公仆”(civil servant)的实际含义,而在某种程度上大家将之当作了“父母官”。既然是“官”,自然在潜意识里有种高高在上的优越感,而普通民众则出于对公权的畏惧放纵了这种思想倾向。今后中国社会公务员的地位依然相对来说会比较高,但是这种状况不会是因为普通民众的畏惧或者非理性的敬仰,相反随着公民权利意识的觉醒,“公务员”会逐渐回归“公仆”的本质。今后公务员较高的社会地位或许只会来自良好的教养、较高的道德意识和正面的公众形象。
工作稳定、压力较小。这个理由是众多女生和少部分男生选择公务员的关键理由之一。诚然,就我了解的情况来看,因为不直接面对市场,没有经营业绩的压力,公务员确实相对来说工作压力比较小,加之绝不会因为经济形势而裁减人员,所以“工作稳定”也是说得过去的。我不知道多少人对于传说中“一杯清茶,一张报纸,一个上午”的公务员生活心存向往,反正我是绝不会因为这样的生活就争着要去当公务员。好几个朋友对我说,目前在机关的工作太清闲,怕是经过几年的优哉游哉的日子整个人就要“废”了。所以,很多事情都是相对的,你或许享受了清闲,但是恐怕就要失去在市场一线锻炼提高的可能性了。
公费医疗和各种福利。我想说,这一点对任何人都是有吸引力的。尤其是公费医疗,在医疗资源和医疗质量都极其匮乏的中国社会,恐怕没有一个群体能够拒绝它的诱惑。尽管全社会对公务员这种不尽合理的特殊待遇都颇有微词,而且我也确信公务员公费医疗制度的改革迟早都要改,但是却很难预测这种公务员独享的优厚待遇何时才不那么碍眼。
灰色收入。这一点最有必要澄清。之所以有灰色收入,应该是占据某些岗位的公务员手上拥有某种权力,能够出卖手中掌控的权力来获取利益的回馈。暂且不论这种行为的道德性,其实数量庞大的非领导岗位的公务员是没有这个“权力寻租”的机会的。因为,在寻租之前,你得拥有权力,有了权力,你才有寻租的可能性。很多底层事务性的公务员对社会上传说的“灰色收入”嗤之以鼻,其实还是有一定道理的。不能因为某些官员的腐败行为和不合理的财产收入,就认定整个公务员系统都是搞“灰色收入”的主。
话又说回来,其实抱着获取“灰色收入”的心态去考公务员就非常不对。首先动机就不对,那么一旦获得权力,如何指望其做人民的公仆?况且,随着我国政治制度的完善,制约公权力、约束公务员行为的各种法规必定会越来越严格,目前社会已经期待了很久的财产申报制度大约也会在可以预计的时间内出台,到那时,不要说 “灰色收入”,就是个人财产稍有无法解释的情况,或许也会被公众和媒体质疑财产来源不明。所以奉劝即将毕业的大学生不要再以混“灰色收入”的心态去接近一个本来很神圣的职业。
Chapter2
前面我分析了目前很多人争相恐后地奔向公务员这个职业的几个重要原因,并相应地指出了它们在未来可能不再站得住脚的一些看法。之所以说了很多反话,并不是想要打消各位为国家、为人民、为社会服务的热情,而是想向大家传达一种理性对待公务员职业的态度。
首先,公务员只是一种职业,考公务员也是只是一种职业选择。它和当律师、会计师、医生、销售人员并没有实质上的区别,只不过因为传统观念和现实利益的纠缠,所以社会上仍然将公务员视作高人一等的理想选择。但是大家也要看到,在公共机构之外的广阔市民社会,才是整个国家最具活力最具创造性的一个领域,不妨勇敢一点,那里的世界也很精彩。
其次,公务员这个职业也是大有可为,但是你必须要有能够在安逸的环境里保持奋斗姿态的决心和信心。对于抱着做一份工作,不出错即可的同学来说,我觉得享受安逸并无不可;但是对于那些抱有雄心壮志,期待事业有所成就的同学来说,即使在公务员的岗位也要“像男人一样去战斗”。所以,我奉劝那些自制力不是太强,凡事喜欢随大流的人慎重考虑。
再次,请端正进入公务员系统的目的。这个职业其实在某种意义上带有公益的性质,期待通过进入这个系统而获取不正当的利益的想法不但不合法、不合伦理道德,而且也有可能将自己大好的青春和前途葬送在运作并不那么规范的中国官场。我也恳请那些正在为公务员而奋斗的同学,一定不要纯粹只是因为私利的考虑才去考公务员,毕竟你的岗位的内涵是“公仆”,要对得起社会、公众、国家对你的期待。
然后,我认为同学们不应该一门心思都想去做公务员。毕竟公权机构是一个服务性的组织,它并不直接参与社会价值的创造,它最大的作用是为全社会的经济生活营造恰当的环境并合理地实现社会利益的再分配。对于国家的精英人才,我觉得不能全部涌向公务员这个领域,在最广阔的市场环境中,更有适合优秀人才奋斗打拼的空间。而且,充满竞争的商业环境和市民社会,才是最大限度地激发优秀人才全部潜在价值的丰沃土壤。
再来谈谈我对公务员考试的看法。就我的观察,如案例一小胡那样抱着非公务员不做的同学还很多。在进入研究生阶段开始,很多同学就已经将公务员考试的复习提上日程,大有非考上不可的架势。就我个人的观点来说,我觉得这种做法并不理性,不管怎么说,研究生的生活还是以学习和科研为主。若单纯只为了公务员而放弃其他可能性,则实在有点不分主次,不辨轻重。不客气地将,公务员是想考究能考上的吗?难道非要当“范进”第二?
公务员考试更多的是对综合素质和平日积累的考察,仅就行政职业能力测试常识模块的内容来说,就横跨了法律、政治、经济、人文、管理、科技等多个领域,所以想通过临时的复习来迅速提高成绩简直不太可能。平时的阅读和积累也是在为公务员考试做准备,所以千万不可轻视各方面学养的吸收和消化。至于其他模块诸如判断推理、数量关系、资料分析以及申论写作则更是对日积月累的知识和能力的检测和考验,因此还是将视野放宽一点。
鉴于此,我建议各位有意在公务员考场上一展英姿的同学,一定要将功夫用在平时。我今年有个考上民进中央的师兄,完全是裸考,而且之前从未参加公务员考试,竟然一击即中,这与他平时深厚的积累和广泛的阅读绝对脱不开关系。公务员考试,考的是实力也是运气。说实话,我真不知道将“宝”全压在公务员这条路上到底值不值得?
Chapter3
现在我们再来看前文的两个背景案例。在第一个案例中,小胡本来有个很好的平台,可以通过学校提供的丰富学习资源和社会资源获得很好的发展前途,但是由于过于看重公务员工作而耽误了好几年时间。他的问题在于没有清楚地认识到两点:一是公务员考试带有很大的偶尔性,就跟高考一样,水平差不多的考生极有可能考出截然不同的成绩;二是不清楚在公务员工作之外,还有很多能够实现人生价值的工作。总而言之,小胡这种非做公务员不可的心态和做法十分不可取。尽管他家的条件还不错,能够供他全职考公务员,但是将大好的青春时光都消磨在考公务员上,而不去接触更广泛的社会舞台,其实是有点划不来的。
对于那些有公务员理想,但是又没有能够顺利进入公务员系统的同学来说,我建议还是先找一份工作做,利用业务时间再准备公务员考试。一来不会将时间都浪费在复习上,也可以替自己找好退路;二来能够缓解由于全职考试而带来的心理压力,说不定胜算更大些。我有一个高中同班同学,中国政法大学法学本科毕业,大四那年相继参加过国家、北京、天津和湖南的公务员考试,都不幸地名落孙山。但是他也没有放弃找其他工作,后来在老师的推荐下去了广州的一家小型外资投资咨询公司做法务助理,同年12月再次参考外交部的公务员考试,中。
在第二案例中,小陈的苦恼与国情和体制有关。在某些基层政府机关,确实存在这样的送礼请客之风。说实话,我对此一点建议都没有。因为,虽然我们所受的教育告诉我们,必须做一个正直、守法的公民,但是面对社会的大染缸以及无处不在的“潜规则”,能够保持坚定的做人原则确实有些困难。换做我,我或许也会跟小陈那样选择顺从“形势”。不过,我在这里并不是倡导这种行为,也不是要为这种行为辩护,正是想告诉大家,公务员也不是那么好当的,某些时候也并不比在市场化的单位过得简单容易。至于怎么去选择,那还是各位自己选择吧。不过一条铁律是,不要做违法乱纪伤天害理的事情,小心铁窗大牢伺候。
行文至此,我想以下面五点结论作为本文的结束:(1)随着国家法治环境的完善和公众权利意识的觉醒,附着在公务员职业上的各种特殊利益将会逐渐回归常态。(2)对公务员群体来说,笼罩在其职衔上的种种光环会逐渐褪色,“公务员”会退守到“公仆”的本来职责。(3)欲谋求公务员职业,最好淡化私利的欲求,并将之转向服务社会、实践人生理想的目的。(4)公务员考试是对能力水平和知识水平的考察,平时的积累尤其重要。(5)日渐活跃的市民社会和商业市场为个人的发展提供了非常广阔的空间,优秀的年轻人不要只图一时安逸而放弃更多的发展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