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简介
合肥工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始于1950年的淮南煤炭工业专科学校,当时设置采矿科、地质科;1954年在此基础上成立合肥矿业学院,先后设立地建系、地质系;1958年学校改制为教育部直属的合肥工业大学。当时的地质系先后设置了放射性地质、地球物理勘探、地质普查与勘探、水文地质、金属非金属地质和煤田地质等6个专业,后煤田专业与采矿专业合并为矿冶系;1972年地质系的煤田专业教师支持淮南煤炭学院组建地质系;保留地质普查与勘探、地球物理勘探及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三个本科专业。1987年因设立环境工程专业而改称为资源与环境科学系,2000年又增设地理信息系统本科专业,2001年9月28日正式建立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1998年教育部进行专业目录调整,学院原地质普查与勘探专业和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专业分别调整为资源勘查工程专业及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
1981年学院获得国家第一批矿床学和构造地质学两个专业的硕士授予权,1987年获得矿床学专业博士授予权。学院现有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博士授权点1个,设有地质学博士后流动站,具有地质学及环境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硕士授予权、地质工程硕士授权点,并具有环境工程和地质工程2个工程硕士授权领域。其中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和环境工程学科为安徽省重点学科。学院同时设有安徽省生态工程技术中心及安徽省生态教育示范基地。学院目前有教职员工77人,其中教师64人,教授17人,24人具有博士学位。目前在校本科生1000多人,研究生(硕士生、博士生)200多人。
专业介绍
资源勘查工程专业
培养目标
培养创新能力强、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需要并具有国际视野的实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掌握现代地质学、矿产勘查学及矿产经济学等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技能,具备计算机应用能力和外语交流能力,能在资源和能源勘查、开发、管理、规划、保护等领域从事研究和工程应用工作。
主要课程
地球科学导论、结晶学与矿物学、古生物学、地史学、构造地质学、岩浆岩岩石学、沉积岩岩石学、变质岩岩石学、矿床学、地球化学、资源勘查技术、资源经济学、遥感技术及应用、重磁勘探、电法勘探原理、地震勘探原理等。
就业方向
矿产资源、油气资源、国土资源、区域环境、水电交通等行业从事勘查、规划、管理、评价、教学和科研等工作。主要分布在地调事业单位、科研院所、大专院校、跨国矿业公司、以及相关政府部门等。
学制四年,毕业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专业特色
■ 办学历史悠久,师资力量雄厚,科研经费充足,具有地质学一级学科硕士点和博士点
■ 专业介于理科和工科之间,强调基础理论扎实、生产实践紧密、在科技创新中培养人才的理念,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强
■ 学生工程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就业面广
地质学专业
地质学是研究地球及其演变的一门自然科学,探索地球的物质组成、内部构造和外部特征、各层圈之间的相互作用和演变历史,以及生命的起源和演化等。本专业主要学习和研究地球的物质组成和演化的基本理论、地质调查、测试方法和技术。我校历史上曾设立过地质系,2011年重新设立了地质学本科专业,现拥有地质学一级学科硕士点、博士点和地质学博士后流动站。
培养目标
培养具有坚实的地球科学基础知识和实验技能、获得科学研究和实践训练,具备创新的科学思维和科学研究素质,掌握地质调查、科学研究、资源开发和管理的基本技能,具备计算机应用能力和外语交流能力,能在地球科学、环境科学等领域从事教学、科研的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
地球科学概论、结晶学、矿物学、晶体光学、古生物学、地史学、构造地质学、岩浆岩岩石学、沉积岩岩石学、变质岩岩石学、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矿床学、区域大地构造等;主要实践性教学包括地质认识实习、填图教学实习、专题实习、毕业设计及论文答辩。
就业方向
毕业后可继续深造攻读硕士、博士学位,也可在地矿、能源、环境、国土等行业从事科研、教育、管理和开发工作,主要分布在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地调事业单位、以及相关政府部门等。
学制四年,毕业授予理学学士学位。
专业特色
■ 办学条件好,师资力量雄厚,科研经费充足,具有地质学一级学科硕士点和博士点
■ 地球科学应用面宽广,强调培养学生坚实的地球系统科学思维与研究方法,学生创新能力强
■学生研究能力,综合素质高,就业面广
地理信息科学专业
培养目标
本专业重点培养国家经济建设急需的空间信息管理、空间信息系统设计与开发、空间信息系统应用方面的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
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计算机图形学、数据库原理、数据结构、计算机网络、软件工程、遥感原理与方法、遥感图像处理与分析、全球定位系统、地理信息系统原理、数字高程模型、地理信息系统设计与开发、城市地理信息系统、资源地理信息系统、环境地理信息系统等。
就业方向
毕业后可在信息产业领域从事软件设计与开发,在科研机构、高等院校从事与地理信息系统相关的研究与教学工作,或在通信工程、市政工程、电力工程、城市规划、区域环境、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国土资源、土地管理等领域从事研究、技术开发及行政管理工作。
学制四年,毕业授予理学学士学位。
专业特色
■ 培养的学生具备扎实的数理基础,厚实的地学背景,过硬的编程能力与空间分析能力
■ 具有独立工作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学生就业领域宽
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
本专业成立于1972年,办学历史悠久,为国家培养了大批高级专业技术人才和行业领军人才。本专业特色是理论结合实践,理论与应用并重,就业面广、就业率高。
培养目标
为国家经济建设急需的岩土工程勘测、设计,地基处理,基坑设计,桩基测试,工程地质、水文地质、环境地质勘查与评价,建设工程监理和施工组织管理输送高级工程技术人才,理论基础扎实,学科知识面宽,具有较强的社会活动和独立从事专业技术工作的能力。
主要课程
土力学、工程地质学、水文地质学基础、地基与基础、岩体力学与工程、地基处理与托换技术、钢筋混凝土结构、工程物探、桩基测试技术、岩土工程测试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与信息处理、地下水动力学、工程监理、建筑技术经济管理等。
就业方向
毕业生可在城市建设、交通、电力、水利、国土资源部门或科研设计单位从事工程技术、科学研究或管理工作;可在高等院校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优秀毕业生还可在本学院继续深造、攻读硕士、博士学位。
学制四年,毕业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专业特色
■ 办学历史长,师资力量雄厚
■ 理论结合实践,理论与应用并重,毕业生就业面广、就业率高
环境工程专业
本专业为安徽省级重点学科,具有环境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培养具备知识宽厚、综合素质高、工程设计与实践能力强、富有创新精神,具备水、气、物理性、固体废物等污染防治、环境评价与规划、生态修复等专业知识;具有污染控制工程设计及从事环境规划和环境管理能力;具有环境工程领域新理论、新工艺和新设备研发能力的高级专业技术人才;具备科学、工程素质与能力及伦理道德素养,愿意为改善环境质量和实现可持续发展而努力的环境工程与管理优秀人才。
培养目标
培养具备知识宽厚、综合素质高、工程设计与实践能力强、富有创新精神,具备水、气、物理性、固体废物等污染防治、环境评价与规划、生态修复等专业知识;具有污染控制工程设计及从事环境规划和环境管理能力;具有环境工程领域新理论、新工艺和新设备研发能力的高级专业技术人才;具备科学、工程素质与能力及伦理道德素养,愿意为改善环境质量和实现可持续发展而努力的环境工程与管理优秀人才。
主要课程
环境工程微生物学、环境监测、环境工程原理、水污染控制工程、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固体废物处理工程、物理性污染控制工程、生态修复工程、环境评价与规划、环境经济学、环境法学等课程。
就业方向
学生毕业后,可胜任环境污染综合防治、给水排水工程设计;环境监测、评价与管理;环境污染设施的运行管理;环保设备研制及资源综合利用技术的开发等方面的工作。可在各级环境管理、监测机构、各级设计院和研究所、企业的环保部门,从事管理和设计工作;也可以在高等院校从事教学科研工作。
学制四年,毕业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专业特色
■具备生物、化学、物理学、工程学、地学专业基础知识
■培养的毕业生工程设计与实践能力强、富有创新精神和生态文明理念
■培养的毕业生能胜任注册环保工程师、环评工程师、卓越工程师等资格认证和工程教育专业认证
地下水科学与工程专业
培养目标
培养具有扎实的数理基础和地球科学基本理论,系统地掌握地下水科学与工程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掌握地下水形成和演化机理、地下水资源及其环境调查、监测、评价、开发、治理等基本知识和技能,具有专业相关的实践能力并具有创新精神的专业高级人才。
主要课程
水力学基础、水文地质学基础、地下水动力学、水文地球化学、专门水文地质学(包括煤田水文地质学和污染水文地质学)、地下水污染与防治、水文地球物理方法、岩土力学、工程地质学基础等。
就业方向
毕业生专业基础扎实,具有较强的专业技能和独立从事专业技术工作的能力,能够在国土资源、城建、水利、环保、交通等部门相关领域从事地下水资源评价、地下水污染防治、矿山水害防治、城市环境地质及地质灾害防治等相关的教学、科研、设计与施工、工程管理等工作。
学制四年,毕业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专业特色
■培养的毕业生满足国家对地下水资源评价、水害防治及水环境保护人才需求,具有工程设计与实践能力强、富有创新精神
■培养的毕业生能胜任地下水环评影响评价、卓越工程师等资格认证和工程教育专业认证
以上是本机构为大家提供的合肥工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