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师需要的,不是百依百顺的“廉价苦力”,也不是只会批判不会建树的“愤青”,而是能够在学术上相互有助益的“合作伙伴”!
回头一看,自己带研究生已近20个年头。耳边时常会听到一些研究生与导师之间关系紧张的故事,传媒对此也不乏报道。处理好人际关系,既是人生的必修课,又是一门非常复杂的学问。谋求性格契合,还只是一个表象问题。更重要的是,研究生要在学术上与导师建立积极的关系。我在与研究生相处中,更加注重的是后者,即“对事不对人”。而实践下来,也的确产生了不错的效果。经年累月,反倒成了研究团队的习惯和传统了。
其一,要与导师保持主动而经常的联系。一是保持联系要有主动意识。这是因为攻读研究生是自己争取、提高自我的事,因此研究生应该成为加强联系的主动一方,而不是被动等着导师来与你联系。二是保持联系要有一定的频率。保持联系的实质是要让导师知道你的学习情况和研究进展,让导师知道你的存在,而不是杳无音讯。三是保持联系不仅是保持见面。保持联系的方式可以很多,例如发短信、上网讨论等。事实上,导师的繁忙与学术的声望多少是正相关的,因此见不到导师是非常可能的,但是联系不到导师,却是不大可能的。
其二,要有独立从事学术研究的能力。赢得导师器重的关键,说到底还是研究生的独立研究能力。一是要“我能行”。在许多新的问题面前,导师的作用其实是挥旗指路的导游或者指引方向的GPS,真正探索和收获美景要靠学生自己。如果研究生在与导师交流时,自己都没有信心和勇气,又谈何让导师产生信任感呢?二是要“有想法”。有些研究生“等靠要”的思想非常浓厚,在与导师交往中,没有自己的学术想法和可能答案,总是希望廉价地从导师那里获得现成的回答。对此,大多数导师会感到失望。三是要“有启发”。如果能够通过研究生自己独立的工作,使导师发现意外的学术惊喜或启发,那么导师肯定喜欢与这样的学生交往。导师需要的,不是百依百顺的 “廉价苦力”,也不是只会批判不会建树的 “愤青”,而是能够在学术上相互有助益的“合作伙伴”。
其三,能够带来增量的学术成果。战略性的导师,鼓励研究生在导师擅长的领域内宽泛地自由选题;战术性的导师,要求研究生在一个细化的问题上引申和深化导师的研究成果。我的习惯是两者兼有,主要是看学生独立研究能力的高低。但是无论自由动作还是指定动作,以导师的立场,总是希望自己的学生能够写出有增量内容的东西来,并且增量研究建立在有问题、有方法、有数据的工作之上。这会让导师由衷感到,我在你身上付出更多的时间是值得的。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恐怕是天底下最难处理的,因为没有一定之规。仅以研究生与导师的关系而论,就不是一个单纯的师德问题,也不是简单的“取予之道”。在当下,我们要超脱传统的师徒关系,以全新的价值观进行定位和思考。从长远看,这对于整个高校学术氛围的形成和营造,也是善莫大焉。
以上是本机构为大家提供的研究生就读时的“做学问”与“做人”,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