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考研结束,题主将自己的考研历程和心得分享给考哲学的小伙伴们,希望能和大家共勉。
题主是提前半年多开始学习的,大约5月份的时候就开始陆陆续续的背单词,尤其是早晨起床后开始背一些单词,然后到了六月份开始看专业课的书,包括中国哲学史和西方哲学史,其中中哲是两本书,西哲是一本书,大约看了一个多月吧,然后开始自己整理,这个过程大约持续了三个月。
资料整理完后已经差不多9月份左右了,具体时间记不太清了,只记得天气已经挺冷了,接下来的半个月,我将资料又熟悉了两遍,然后就开始了漫长的三四个月的背诵过程,这个过程真的真的挺辛苦的,每天早晨5点多起床,吃完饭到自习室大约六点多了,然后一直到晚上十点自习室关门,中间出了吃饭上厕所,我几乎一直就在屋里坐着,或者去走廊墙角去蹲着背书。
我当时每天的安排是这样的,6:30 - 8:00,是背背英语单词,然后8:00 - 12:00是背中哲,12:00 - 14:00是吃饭加睡觉,14:00 - 18:00背诵西哲,18:00 - 19:00吃饭休息,19:00 - 22:00学习英语,这个状态大约一直维持到11月份底,我才开始将晚上的时间分出来一个小时给了政治。
关于英语,因为是英语一,我的英语底子又很差,所以准备的相对来说还算早一点,但是经过两个月记单词,我发现效果不大,然后就刷帖子,都说做真题很好,我就买了考研真相20年的真题,然后就开始不断地刷真题,做真题,除了最近三年留到最后测试以外,都让我做了个遍,说实话,我做第一套真题的时候阅读理解只对了六个,当时非常崩溃,觉得我的英语简直太渣了,单英语都让我产生了放弃的念头,但是当时我也不知道什么劲头,让我坚持下来了,然后一遍一遍的刷,后来再测试就对了8个,对了10个,对了12个,最后稳定在13个左右,最多的一次对了15个,我当时天天都会计算如何才能考50分,如果对13个阅读理解的话,那我新题型就不能错,作文也需要拿到15分左右,这样我才能大概率得分50+,就是这样的一个过程,我一直持续到考试,最后考完后心里非常忐忑,觉得自己几乎都不会,但还是忍不住对了答案,结果阅读理解错了大约3个左右,客观题得分50左右,最后结果出来英语一考了60多,比预期的70+要少点,作文应该才得了十来分,但自己还是知足了。所以同学们在学习英语的时候一定要耐下心来,沉住气,仔细的做真题,非常有用,不要过早的失去信心,一开始大家都是错的很多的。
关于专业课,我后期完全是根据笔记来背诵的,几乎也没咋看课本了,专业课的话我的建议是大家不要死啃书本,要学会把书本中的知识点整理出来,最好还是自己整理吧,市面上的资料杂七杂八的太多了,培训机构也很多,实在不能保证质量,我当时是再整理了中西两份笔记的基础上,自己又整理了一遍大纲,我觉得一直看笔记,不能对整个哲学史有所了解,而且每次背诵,题目和答案靠着,我感觉效率也很低,所以我单独弄了一份大纲,这样我看的背的差不多的时候就拿着大纲背诵,没有答案,自己可以更主动地去回忆内容,我觉得这样效果蛮好,然后我按照不同的知识点,整理了每个知识点曾经考过哪些题目,哪些年考的,我觉得这有助于我们熟悉整个考试的命题规律,这点挺重要的,比如这样就可以很清楚的知道黑格尔康德是每年考试重点中的重点,还有就是我自己整理了一套真题,每个题目都表明了所属的时代和人物名称,这样我就可以通过对比历年真题,可以发现每年的名词、简答和论述都是分为哪几个时期,比如中哲每年都会出考察先秦,先秦宋明唐宋等每年都会出几个,类似这样的算是规律的东西吧,这对我们把控全局和了解命题规律挺有用的,我们了解了这些,也可以增加我们复习的筹码,还可以增加自己的自信,我觉得这对我是挺有用的,我的复习过程同学们可以参考,当然,还是要根据自己的习惯制定自己的计划。
关于政治,没啥可说的,就是肖秀荣就行了,简单点就是做1000题,有时间可以看看历年真题,每年都有很多没复习就可以考50+,60+的,但是我想说,我们不能忽略政治,政治虽然是可以花最少时间就可以过线的学科,但同时也是最容易和别人拉开差距的学科,也许你多复习了政治,在其他专业课差不多成绩情况下,你可以比别人总分多出二三十分,这也很牛逼的好吧,所以要辩证的看政治一个科目。
题主主要就是用这种方法完成考研全程的,虽然最后比山大线仅仅高出几十分,跟400+的大神也没法比,但是我觉得我的方法还是有参考意义的,希望同学们可以找到自己的方法,好好学习,争取高分进去,这样才能披荆斩棘,在复试中几近立于不败之地。
共勉!
来自iPhone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