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CCER413经验贴。

时间:2020-03-16 10:00 来源:研导师 文加考研

     

经验。


前天下午,接到同学电话,说可以打电话问了,便拿起电话打了过去。得知自己再名单上之后,心里最后的疑虑消散了。打给母亲、朋友,一一告诉他们好消息。


毕竟一年。心有所想,梦竟成真。无论如何都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情。


我的语文很差,复试的自我介绍改了一个月,英语的也来来回回改了三次。所以这篇稿子会拉拉杂杂写很乱。各位看官自取所需。


最近想了很多。其实回顾这一路,其实自己的复习道路最后会真切的刻上自己的烙印。我的复习思路和其他之前我读的经验贴没有很多相似的地方。所以,一定要找到自己的路子,但不是从开始复习就能看到最后。但是一定要有个信念。这个信念。会支撑你做出决定,而且,日后的你不会后悔。


关于报考的决定。

母亲前几天和我说,当她看完朗润的介绍视频后,感叹,当初要是知道朗润是这样,一定会再多劝我至少多一个月,让我选别的目标。


父亲前几天还和别人说,他一直是反对的。因为太冒险。


我在日记里写过,我报考的决定是理性的。因为我知道报考学硕一定要考英语数学和政治,那么不同学校之间只差一门专业课。而通过了解我知道,国发的专业课是宏微观,没有政经。而且出题灵活,不是死记硬背。这就是我选择的理由。我知道,我存在考上的可能。而且,还不小。当然,国发的好就不用说了。


所以在去年四月份确定志向之后,尽管父母亲一个多月不断的问我是否想清楚,我在不断的思考中,逐渐也坚定了目标。等到六月,母亲也不再问我,而是坚定的支持我了。因为专业课要开始看了。


所以,报考北大一定是个冒险的决定,其次,国发一年一年的招生人数逐渐减少,从20多减少到现在13个。未来可能更少。一旦选择,一定要在确定选择之前,问问自己,有没有这个毅力,坚持下去。

有的人问我,我不知道我能不能坚持,这个简单,现在是三月,专业课不用这么早开始,你就看看你坚持四月份不玩,每天早八晚十的自习坚持25天,看看自己的表现,就知道有没有可能去追求。当然,和我一起考上的我的同学,是8月才开始的,人家聪明啊。。。这就没法比了。所以,自己看自己吧。经验贴,说到底只是给你看别人是怎么走过这条路的,但是完全走一样的路,不太可能。


关于手机,找人报班等的说明


我自习的时候有两个手机,一个手机能上网,但是没流量。另一个手机是我姐更新换代之后,我就把那个淘汰下来的拿来了。所以,就多了个相当于MP4的手机。没有卡。

总的就是,我不上网。不聊天。不问人。


因为我总认为,问人的时间不如自己在看几遍书,绝对效果比问的好。


然后我参加的辅导班,,,嗯,就是那个肖秀荣的考前点题,腾讯上的99块钱好像。别的就没了。


所以,在这篇经验贴中,我会把我所有知道的,以及我认为具有参考价值的东西都放上来。如果学弟学妹还有问题,我可能会上论坛看看,但是也不一定,因为我很懒的,嗯,,,懒的无边。。因为确实自己不喜欢被打扰。所以个人联系方式就不放了。再次抱歉。



这是我有印象以来,第一次认认真真的写一篇要上网的东西,因为我觉得,考研的路实在是艰辛。如果真的因为本文,弟学妹能有所触动,或者有所寄托,那我真的三生有幸了。


下面我会分科目,讲讲各科的复习。


本文可以和去年李大牛学姐,以及之前好几位学长学姐的一起食用。感觉效果更好。因为多看看别人的路,就知道自己如何开荒了。


还有就是我的记忆是比较碎的。所以有时候前后文对不上的,那就忽略吧。


还有就是今天看看自己看过的书,发现,当时的效率爆炸了。。。我自己都不相信自己这么能看。


还有就是主线是很明确的,英语每天花点时间,数学一开始,专业课紧跟,然后9月份左右开政治。最后考前背政治。这个是主线。其余的时间安排,大家看自己的情况,安排就好。不用一样。


最后,预祝所有考研的孩子,只要付出努力的,都能梦想成真。










-------------------------分科目说说------------------------

à第一门是政治


政治,我要感谢我的学长,他考我们自己专业考了第一,我的政治的信息、信心。

我的参考书【具体我是怎么用的后面会说,我先都列出来,有的我只是买了求心安,但是没有怎么翻,我会说的】
1.      官方的红皮书。
2.      官方的1600题。
3.      肖秀荣1000题。
4.      肖秀荣的其他参考书(知识点全解<我记得好像是这个>,时事政治,等等,我在11月底的时候都买了,因为当时红宝书看完不想看了,而且做了1000题,需要参考一下)
5.      肖秀荣的八套卷、四套卷
6.      田文彬的最后10题<好像是这个名字,大家搜索微博就知道。>
7.      田文彬的最后四套卷。<去年好像因为出版社的原因,没有付诸印刷,而且20题也是考前一个星期才拿到,只能最后做一个冲刺的复习,这个后面会说。四套卷也只有选择题>
8.      还有几个老师的四套卷还是八套卷。蒋中挺的八套卷好像,他今年预测比较准。好多学生时候多发微博谢谢他了。
9.      我还报了一个99块钱的肖秀荣的考前点题班,当时给了讲义,就是最后四套卷变成了最后6套卷,就是每一块多了两个备选题目,今年好多题目都是最后补充的那两份大题里面的东西。所以,,这个感觉很奇妙,嗯,就是很奇妙。
10.  风中劲草参考书和习题。



拉拉杂杂列了一下参考书,发现自己确实看了好多。<吃惊.jpg>


我是在考纲出来才开始看的政治,就是差不多920号左右吧,考纲一出,直接去校门口书店买了红宝书(就是官方的大纲解析),官方的1600题。然后拿回来就是每天两个小时,尽量多做,有时候兴致来了就晚上10点多回寝室再刷一会。当然,这种时候不多。所以基本都是每天两个小时。差不多一个多月左右的时间,刷完书和1600题。


政治是这样。他分为哲学、毛中特、近代史、道德什么的和时事。


时事是到考前一个月在接触的。当然平时吃饭的时候也可关注一下新闻什么的,比如习大大又去哪里出差了,去年各种出差啊。每次出差,我们的心里就在滴血。O(╯□╰)o


前面四部分就在大纲解析里面,前面会比较慢,因为哲学有几章特别多,然后1600题里面就一章将近100多道题目。可能会需要两三天,但是后面到近代史、道德那一块差不多就很快了。所以差不多一个多月左右能做完。当然,前提就是每天两个小时要保质保量。


我是先看大纲解析,看完直接做,然后对答案,然后看错题。就差不多两个小时,这个时间也需要大家因人而异,调整。


然后就是第二次,我就是做1600的错题。然后就差不多就11月份中旬了,这个时候我就开始刷8套卷。1000题。1000题没有刷完,就自己比较薄弱的几章,比如哲学、毛中特的几章做了加强训练。


哦哦,记起来了,风中劲草,我看完一遍红宝书之后,等风中劲草出来之后,直接转手风中劲草。因为风中劲草的就是大纲解析的精简版。然后,有不懂的就再翻一翻大纲解析。


政治,包括哲学、毛中特等等,都是需要大家去理解的记忆的。因为里面很多都是真理,比如反复性、矛盾等等,学以致用的感觉很好。所以不要因为这个科目的名字是政治而排斥他。里面有好的知识我们反正都要考试,不如在准备考试的过程中,也尝试着去掌握它。


然后八套卷出来,我刷了选择题,然后等四套卷出来之后,我花了三四天刷完了选择题,然后就抽了一个星期,<应该是12月的第一个星期>,我每天早上,去一个地方背大题。四套卷的大题,我就这样全部背完了。有了这个基础之后,再我继续看了蒋中挺的8套卷的大题,有不一样的,看看答案。


这个大题目是这样的,你不用去说我一定要抽时间去死记。就是你先把一套试卷的大题都背完,这样你心里就有底了。<我说的背是倒背如流。这就是我为什么要花7个早上,就是因为要反复的记忆>,然后在这个基础上,你再去看别的试卷集的大题目就有底了。然后考前的两周,每天晚上有空就翻翻,考前的几天可能别的科目都没什么看了,就每天有很多时间看政治了,然后就反复的看,再稍稍记忆一下,就OK了。


我记得我考前一个星期,除了数学、英语必要的真题训练来保持感觉,其他的时间基本都给政治了。


所以回顾一下,我一开始主要是红宝书、1600,然后是风中劲草+1600错题+风中劲草的题目(但是感觉他的题目不是很好)+1000题(也没做完,就找了薄弱的章节看看),然后就是八套卷的选择,四套卷全部,然后再有空,就是田文彬的四套卷,10题,蒋中挺的八套卷,顺带看了大题。差不多就这样。


总的来说,我考前,基本背完了肖秀荣的4套题,外加他的点题班增加了两套题然后蒋中挺的八套题看熟了,然后田文彬的10题翻了很多次。基本的内容也看熟了。所以其实大题的准备是比较充分的。


考试的时候,大题基本不是肖秀荣四套卷上的,都是额外的那些。所以当时很感谢自己看了这么多老师的题目。


田文彬的10道题虽然说是10道题,但是每一道题目其实是一个材料多方面去考察,这个没有一定的大题基础,看起来会比较吃力,所以建议背完其他的再去看,然后作为思路上的补充。


肖秀荣和蒋中挺,当然,自己选了,有能力就都看了,反正多看肯定赚。没时间,那就看自己咯。凭运气呗。


à英语

用书
1.      星火式巧记·速记·精炼 1,2,3.
2.      考研高分作文
3.      张剑的阅读100篇
4.      张剑的真题19多少年开始的直到2015.

个人情况,四级600出头,六级530+

从三月开始背单词,七月开始做阅读。每天两篇。做完查所有不会的单词,第二天复习。先做张剑的阅读,是真的难啊。一篇五个能错完或者错四个。不过反正是练习题,就算了。每次错了都要找到自己和出题人思路不同的地方。


当然,一开始可能还是因为自己单词量不够,读不懂,后来是能读懂,但是做不来题目。这个就要训练做题的思维。


我习惯性的是先看文章题目的标题。然后看文章。把文章看完之后,做题,每个选项划过去,对或者错或者不确定。一般ABCD,会有知道哪三个和文章的哪里不一样,然后就知道哪个是正确的了。哦哦,这个是叫排除法。嗯。。。就这样。


真题我估计是9月还是什么时候开始的,因为真题感觉特别珍贵。所以珍惜着每天两篇。直到考前,好像还没做完。囧。


然后从8月开始背作文,一直背到考前,滚瓜烂熟了差不多10篇以上,考试的时候感觉好像作文依然不好。。。不然不会只有79.。。


我每天在没有政治之前,英语是安排在晚上一个小时单词,一个小时或者更多给阅读,然后一个小时作文背诵和默写。每天。


有了政治之后,就每个时间压缩一点,然后就是阅读不会的单词也少了,时间也快了,可能做两篇只要很少的时间,然后有时候也会压缩作文的时间,所以这都是要自己调整的。


可以说,英语就两块问题,单词、作文。而试卷分值的分布以阅读为最大。所以我的时间就是按照这个来分配的。


就是说,我们准备考研的时候,怎么提高效率,就是目的导向。自己知道作文不好,而作文3030分,那就早点开始练。自己单词不多,那就早点开始。就这样。没有别的花头。


我看到有的同学,明明知道自己作文不好,可就是不愿意花时间在作文上。那你考不上,怪谁?作文30分,你说不要就不要了。你还想别的地方怎么提分?明明知道是弱项,而不去弥补,考不上,不要怪别人。都是自己的事情。




à数学


大学学的是经济学的数学,主要是微积分、线代和概率论。基本的考试分数都是90+,因为确实作为高中的理科生,能学的比较好的就这个了。。。

我的用书
1.      复习全书,李永乐。
2.      真题,也是李永乐的
3.      660.李永乐的
4.      教材(同济的高数,然后我们学校自己编的线代和概率论)


在此,先感谢大学老师,在教微积分的时候就说,我是按照考研的要求来教大家的。然后我在复习过程中,也经常跑去问她问题。真的谢谢她,很好的老师!

我是3月份开始复习的,一开始就是英语和数学,3月份就主要是看课本,做课后习题,做完了高等数学的所有题目,然后开始第一次做复习全书。


我有个很奇怪的习惯,就是我喜欢把解题过程单面写在我们学校的答题纸上,特整齐的那种,然后写出来厚厚一本。一来订正很方便,二来很有成就感,三来不会省步骤,所以答题规范。

而且我不懂就问。所以当时,大一的孩纸们都会看见一个恩。学长,抱着一个考研的参考书,一问就是20分钟,然后孩子们就没时间问问题了。囧。


复习全书,第一次做绝对是痛苦的,即使你会做所有高数的课后题,但是你做复习全书上的题目依然会感到困难。每一道题目,都是一个典型题,所以,每一道题目都需要好好研究。不要有什么重点非重点的意识。把每一道题目都弄懂。


然后我的高数老师和我说,只要暑假之前做完三遍复习全书,考研就没问题。然后我就冲着这个目标,每天疯狂的刷题啊。。就是很累啊,但是就是要刷啊。

每天差不多有最后能七八个小时全数学,然后草稿纸用的飞快。然后再暑假之前做完了两边。


我记得我第一次做错的没有做记号,因为实在是错的太多了,第二次我就开始写日期了。然后暑假来本部之后,继续刷第三次,然后继续错题做记号,然后继续刷,继续做记号。嗯。

我如果没记错,到考前应该来回看了6遍以上。所以当时,只要给一道题目,我能知道在哪。然后复习全书上的一些奇奇怪怪的题目,你们做到就会知道的,什么一个积分要用二重积分的思想等等这种奇奇怪怪的题目,都了然于心。


虽然我没有重点非重点的意识,但是我知道什么是我的薄弱项。比如多项式求和。我在这一块反复的训练。而且还问了李永乐老师,,,但是没有回复我啊,,,囧,说好的售后服务呢,哭。


这样的结果就是,这次考试,,对的,考了很多年没有考的多项式求和,而且,在-11两个点的求和是要单独求的。


看的题目看的熟了之后,你就知道一道题目哪里能变形,哪里是易错点,比如上面这个就是在两端容易忽略,而当成一般来合并求和。当然了,多项式求和的计算,这个对于很多的同学来说都是噩梦。今年,我感觉看到这一道题目,很多考生就慌了。计算量巨大,更不用说后面的99次方,直接尿了。。我反正当时就是这样。。慌的不行。


然后到了10月份,觉得这个数来回做不是个事情,于是就做了660,来回刷了两遍。


我觉得660做的时候有一种查漏补缺的感觉,很多概念一下子就清晰了,比如什么时候能用洛必达,三个条件,660里面有好多题目专门说这个问题,很清晰,很好。把一些概念弄清楚了。


还是老生常谈的问题。考研复习,希望有时间准备的同学不要有投机取巧的思想。因为一旦准备上面有弱点,那就很有可能,你所谓的准备了很久,结果考试就考你不会的。这时候就会归类为运气不好。所以,还是希望能准备充分。比如多项式求和,比如泰勒展开,你不会,就多去碰碰,多去算算。你考前老是去算那些你会的题目,有什么用,就是要把自己薄弱的项目通过不断地练习给变强大啊。

所以,政治里面说过,实事求是。在准备的时候,一定要哪里不会,看哪里,多看几遍,弄懂为止。


另外还要提一下考试的事情。


我在8月份第一次做了真题,基本130+,然后再11月份左右到考前,做了第二次,基本140+。而且都是一个半到两个小时做完。


首先,只要复习全书你做了这么多,你就有这个做整份试卷的能力。


然后,我考试的时候就出问题了。我自己状态很差,很多题目其实算对了,但是因为是考试,所以来回的算。就怕算错,比如填空题的倒数第二题,我怎么都不相信会这么简单。然后那道题目卡了很久。然后做大题就很糟糕。


特别是多项式求和的时候计算量很大,我更不自信了。然后倒数第三题A99次方,直接算哭了。然后第二小题还没有思路,然后倒数第二题两个小问都没把握,这个时候只有一个小时不到了,因为平时没出现这种情况,所以当时真的特别紧张。。我当时就觉得120分都没有了,。然后我就劝自己冷静。。我考试的时候整个人紧张的都发抖。。因为北大的教室当时风开的特别大,很冷,而且我特紧张。就从来没有这么紧张。然后我做了最后一题,就是一看,我知道是基本题目。我做完之后,我整个人就平静下来了,再才看出来倒数第三题第二小问的思路,然后整个试卷才稍微正常。后来结果很让我惊讶。。。因为我考完以为自己肯定没130了。


考试的时候真的会很紧张,所以还是希望平时基本功要过硬,基本的题目,基本的计算,不用怎么想,就不能错,这样才能在考场上,即使着急的情况下,还能稍微正常的发挥。





à专业课

复习用书
1.      十八讲
2.      尼克尔森
3.      巴罗
4.      曼昆
5.      各个教材的金圣才的教辅
6.      真题,有点没答案


申明:真题的答案不要问我,我真的自己也没把握,这个看书之后,都有自己的理解。嗯。这个就是考国发我觉得最神奇的一个地方。


我从5月先看的范里安,厚厚的一本,看了前面十章吧,然后望着案头的十八讲,心里实在是不爽,因为范里安太慢了,十八讲全是推导,特别快,我经过半天的思想斗争,我觉得弃范里安了。直接看十八讲。然后就是一边看书,一边抄笔记。。嗯和书其实没什么区别。


还有就是你会发现金圣才的辅导书唯独十八讲是没有教材精炼<就是把教材内容精简一下凡在参考书上,其他课本的都有>的,因为,,十八讲太精简了,已经不能更精简了。全是精华!!!


所以,,会看的比较吃力,全是公式,微分。求导。甚至还有矩阵。还好我在三月份先看完了数学课本。。然后,你就要不断的在草稿纸上来回的推导,去理解里面的关系,然后做课后题。我应该是7月份,我记不太清楚了,应该是7月初看完的,因为我7月结束的时候,尼克尔森第一遍已经做完了。


然后就是8月初,我花了差不多10天,每天差不多有68个小时,就是除了英语,我都不看数学了。就看宏观,那个时候我看的是巴罗的宏观,第五版。。。。就是已经绝版了,然后我找了pdf打印的。看完了就觉得被洗脑了,然后月底看曼昆的,因为之前学过,所以看的比较快,好像一周就看完了。<这里的一周,,不是每天全部时间,就是每天的经济学的时间都用来看宏观,然后一周看完。我基本半天专业课,半天数学,然后晚上英语。>


然后9月份继续微观开始做真题,嗯。。超级难的感觉。但是没办法,就是要做。

微观的真题,一定要早点碰,这个你不做不知道到底是什么感觉,真题和课本的课后题还是挺不一样的,和十八讲的感觉有点像。所以当时放弃范里安还是满明智的。但是基础不好的同学。。或者跨专业的同学要谨慎。因为我本科学习过基本的宏微观知识。

然后就是出考纲的时候。。居然换书了!!!!!!心里那个郁闷啊。。。然后挣扎了一个晚上,第二题就买了巴罗的现代观点。开始刷书。感觉又是一个明智的决定。


然后又先挤压了数学的时间,先看完了一遍巴罗的新书,然后知道,其实前后的体系已经有了一定的变化,但是内核,就是从微观角度看宏观没有变化。所以还是好理解的。


这个就需要反复的去思考这个理论框架,然后再框架上分析经济政策对产出、利率的影响。这个说不清楚,就是自己多看,多看,多看,多看,然后就懂了,你不懂,就是你没看够,或者你看的不认真。


然后10月份先看完了现代观点之后,我就开始宏微观轮流的联系和理解(背诵)当中了。微观主要就是刷题,十八讲、尼克尔森、真题,一道一道的做过去。确实没答案很*疼。课本上的题目有的很麻烦,一定一开始要全部覆盖的做过去,不要一开始就挑,做到后来可以自己知道哪些会的就不做了,不会的要继续联系。而且要注意大题语言等等。细节也要把握。


专业课,真的没技巧,我基本也没问老师,就自己看。我记得之前学长的经验贴里面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是实话。考研是我第一次真正看完这么多的书,而且尽量去理解他,这是一个自我锤炼的过程。很痛苦,但是,也很有成就感。




à过程



考研的时候,从三月开始每天8个小时,四月写了论文,五月申请夏令营,6月进入全力状态,每天早8晚十,然后直到考前。中间有过低落的情绪,和家人也诉说过,但是因为自己的梦想,所以选择不放弃。


我是一个人考研的,后来9月份终于找到一个隔壁班的考光华的哥们,才稍稍有点专业课的伙伴。其他的时候都是一个人在坚持。很难。确实很难。所以我现在真的很感激当时的自己。


我一直不知道我们班另外一个哥们也考国发,<因为我们寝室都不住一起,我这种独行侠几乎碰不见别的同学的面>考试的时候我们才碰上,很幸运,我们两个都被录取了。


接下来这些话很鸡汤,主要是我文笔不好,但是真的是我的想法,至少在出分之前我就认为是这样的。


能够努力的人是幸福的。努力之后能够得到回报的人是更加幸福的。


考研的过程,只要你完整的走下来,你就已经胜利了。我之前几乎不看大本的书,但是考研改变了我。这是我的收获。


所以考研的意义,更多的不在于是否上了,因为那个东西决定的因素太多。很多时候,只要你自己做了决定,而且你认真的去准备了,你就已经无悔了。

加油!

----------------------------后话-----------------------------


寥寥数字,还希望能够给各位学弟学妹一些启发,如果能够因此而激励,那我真的是感到万分的荣幸了。

最后,谢谢我的研友;给我政治信心、和我畅聊的学长;我的各个朋友,帮我改陈述,给我各类资料;谢谢国发的各位学长学姐,虽然之前素未谋面,但是仍然给我莫大的鼓励和帮助;还有我的老师,愿意听我诉说,给我指导;还有我实习的领导,给我锻炼,给我方向;当然还有我的父母,给我鼓励,支持以及所有的一切;还有我的外婆,我终于可以让你把北京的大学字去掉了;以及天上的外公,我能感受你的存在,也是你让我无惧前方。





==================


按照别人提供的真题照片,把真题编辑好后发到附件里面了。





以上是本机构为大家提供的北京大学CCER413经验贴。,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上一篇:19北京大学药学考研经验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