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篇去年写的心得,种种原因一直没有发,现在拿出来与大家分享。如果有需要,我还会持续修改与更新。
首先介绍一下自我情况。我是北大社会学土著,2015本科毕业,16年7月决定重新考研考回本专业(社会学系,社会学专业)。由于决定考研决定得非常仓促,我的实际备考时间从2015年8月5日开始,至2015年12月25号止,粗略算4个月零20天。最终考研分数为总分386,专业排名第四,不算特别优秀,但对于这四个月的努力来说自己已经比较满意了。在决定考研和实际备考的过程中,我得到了很多人的帮助,也在考研论坛上收集了许多相关信息。考研成绩出来后,自己也想总结一下自己的考研经验,一方面是对自己四个月的努力做一个总结和回顾,另一方面也愿意把自己的经验介绍给有志于考取北大社会学的同学们。
一、关于备考时间
我注意到,论坛上有许多同学经常问,自己应该从什么时候开始准备考研?或者是几个月的时间准备考研够吗?我觉得,备考时间的长短应该根据个人的具体情况而定。就我个人的感受,如果想备考北大社会学(社会学专业),对于知名高校(TOP2,人大复旦、南京大学等等)的本科为社会学专业的学生而言,三至五个月的时间是足够的。去年我有两位同班同学考研,他们复习的时间分别为三个月和五个月,最后都高分通过初试。我自己用了不到五个月的时间准备,感觉时间还是比较充裕的。对于一般高校的社会学专业的学生,可能需要增加一至两个月的时间,多做真题以适应北大的出题风格;对于非社会学专业的学生,我想,八个月左右的复习时间可能是必须的,毕竟需要从零学起。我以为,社会学是一门入门较易,精通极难的学科。形形色色社会现象就在我们身边,它们切切实实地构成了我们实际的生活,无论是谁都可以比较容易地对它们有一些比较直观的理解。可是,要想从表象深入到实质却不是十分容易的;而在此之前,也并非是所有人(甚至仅仅是极少数人)能够注意到一些社会现象的发生——或是视而不见,或是将其视作理所当然的。所以,培养一种“社会学的感觉”还是非常重要的。
二、复习时间与复习策略
和大多数拼命埋头苦干的同学不同,我的复习时间安排得相对宽松。八月到十月,我每天复习约7-8小时,周末休息;十一过后,我每天复习约8-9小时,每周休息两个半天。在本科阶段,我的作息都很不规律,典型的夜猫子,加上自己的确属于意志力比较薄弱的人,即使在准备考研阶段也没法早起(笑)——我试过坚持两天早上7点起床,8点开始看书,结果困得不行完全没有效率,因此干脆早上9点起床,9点半开始看书;中午还要睡一个半小时左右的午觉,三点到五点看书;晚上十二点睡觉。这样,每天我都保证差不多十小时绝对充足的睡眠,这对我保持充沛的精力,提高复习效率非常重要。当然,具体的时间安排肯定是因人而异的,有许多同学并不需要休息这么久也能保持旺盛的精力(并且我也觉得我的确是太爱睡了,现在也在慢慢改过来),但我以为每天8小时的睡眠应该是必须的,绝不建议大家熬夜、一天学习十四五个小时甚至更多,提高效率才是王道。如果复习累了,精力不集中了,也绝不要逼迫自己继续看下去,离开教室去运动运动或者听听歌,都是放松的好办法。每周末我也会和男朋友出去看看电影,压压马路,吃点好吃的,放松心情,减轻压力,这对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我以为,考研是一场持久战,拿下它的关键绝不在于机械地堆积复习时间,而是找到正确的复习方法(如正确的参考书、把握老师的出题方向、掌握基本的答题技巧),尽可能地提高复习效率(千万避免长时间陷入不良精神状态如自我怀疑、过度疲惫、胡思乱想、发呆、看不进书中)。另外要强调的一点是:磨刀不误砍柴工。花充分的时间来搜集整理必要的资料是非常必要的。尽管这个过程非常枯燥,但是绝对是值得的。我大概花了1个月的时间来搜集历年真题,并且分门别类地进行归类整理。在初步资料整理好后,我又花了1个多月的时间把几本专业书“读薄”,也就是从厚厚的晦涩难懂的专业书里,经过自己的归纳总结,提取出精华部分,这一部分也是复习的核心,是能够直接写在试卷上的部分。最后一个月冲刺复习时,我也基本上就是抱着我整理的全部核心资料在啃。
三、专业课复习
在专业课的复习上,因为我是北大社会学土著,自然比外校的同学拥有更多的优势。所有的相关课程都上过不说,也更容易获得已经考上的师兄师姐的指点。研究历年真题可以发现,社会学理论这门科目主要有三个部分,一是社会学基本原理,二是西方社会学理论,三是社会学分支学科。
(1)社会学基本原理:一般考四个名词解释(4*5),两道论述题(2*20),内容几乎全在《社会学教程》里。(名词解释可能涉及一些《社会学教程》里没有提及的基础概念)
(2)西方社会学理论:这应该是社会学考研所有的内容中最大的难点。尤其是现代和后现代的理论,相当艰深晦涩,不狠下一番功夫是很难得到哪怕是一点点的理解的。这里会考两道论述题(2*20),难度较高。尤其是近几年的题目,我感觉出得是越来越难了,已经不再是那种纯粹靠死记硬背就能拿下高分的题目了。需要着重掌握的有:托克维尔、韦伯、涂尔干、齐美尔、帕森斯、齐美尔、柯林斯、霍曼斯、布劳、加芬克尔、舒茨、福柯、布迪厄、鲍曼、埃利亚斯、吉登斯、哈贝马斯,等等。
(3)社会学分支学科:一共五门课程,分别是劳动社会学(刘爱玉)、社会心理学(方文)、人口社会学(佟新、李建新)、农村社会学(卢晖临)、城市社会学,每门课程出一道论述题(5*10)。这五门课程我没有花很多的时间复习,基本就是把课本过两遍,老师的重点论文看看,就OK了。研究往年题目我发现,分支学科更多的还是考察一种社会学的感觉,出的题目都比较灵活,更多地是与你平时的积累有关,这里完全没有必要死记硬背。当然,各门分支学科的基本概念还是要充分掌握的,比如人口社会学、社会心理学里有比较多的学科专业名词,一定要好好弄清楚。老师的论文非常重要,可以上知网搜,答题的时候能用到老师论文里的观点会给你加不少分。
四、英语和政治
英语方面我实在没有发言权。我的英语一直不好,6级不到500分,大学四年几乎除了英语课之外就没碰过英语。但是毕竟是应试考试,不考听力,我觉得有一定基础的同学要在几个月之内拿下70分应该是没有什么问题的。我单词量很小,就背了考研词汇中的热词部分,肯定不到1000个单词……不过我认为单词还是非常非常重要的,考研其实就是过单词关,几个关键词看不懂,可能一篇阅读理解你都不知道它在讲什么。所以我觉得最好的方法还是在做真题中背单词,就是把近十几年来所有真题中你不认识的单词都背下来,因为这些单词很可能是反复出现的。关于作文,因为英语考试的时间非常紧,对于英语水平不高的同学来说如果完全靠临场发挥很有可能来不及写完;再加上考研英语作文的题型是一篇应用文和一篇漫画作文,这些类型的作文可能很多同学平时没有接触过,它们都需要有一定的格式,所以背范文还是非常必要的。我自己是把新东方的作文书里的范文分成了几个类型,每个类型都挑出一篇比较万金油的来背诵,大概背了十几篇吧,考试时的确也用上了,还是蛮有效果的。最后我的英语是76分。
政治方面对我没什么难度,就是背书嘛,题海战术嘛~我把肖秀荣、风中劲草、官方红皮书都做了个遍,错题又整理起来看了两遍。大题还是建议把往年的真题好好做做,摸一下答题思路。大题最后就看肖四,命中了蛮多题的。我的政治是73。
五、其他
这里大概就是想到一些别的点,比较零碎,也分享给大家。
(1)咱们考研,考的不是绝对分数而是相对分数,你只要考的比大多数人高就有优势,就能被录取,而不是看确切的到底考了多少分。不过根据往年情形来看,想要留在本部,375左右往上的初试成绩是基本的。而这个分数中的差距,主要来自于两门专业课,尤其是业务课一社会学理论。政治和英语,大家都差不多,差个三五分的都不是事儿,能达到一般水平即可,不用花太多时间。专业课的差距可就大了,可以拉开个二三十分的差距,因此需要特别重视。
(2)有很多同学关心二三本跨考进入复试时会不会被歧视的问题。我真的很想说,现在还轮不到考虑这个问题,初试都没影儿呢!如果你真能通过初试,那么我能告诉你的是,如果你是出身二三本院校,你在面试时和其他学生的流程完全一样,需要回答的专业问题也都是一样(抽一题回答),并不存在任何的不公平。唯一的一点是,老师会就你的研究经历、社会实践经历有更多的提问,(比如让你仔细地讲讲你做过的研究,用到的方法,得出的结论)考察你是否真的做过这些东西,实际掌握程度到底有几何,我觉得这是很正常的情况。如果你足够优秀,自然会得到老师的青睐。
(3)只要是标准化考试,都会有方法。能够通过考研并不意味着你对社会学的掌握就有多高。但是我相信,大多数同学的首要目标还是先通过考研。所以,如何高效地收集资料、整理资料;如何把艰难晦涩的理论核心知识点总结归纳成自己能够理解、能直接写在试卷上的部分;如何应对老师的出题,投其所好——这三点我觉得是想要高效应试的关键点。希望大家在这上面多下功夫。也祝愿大家都能得偿所愿。
——————
8.10晚更新:
(1)建议大家平时还是需要把往年的真题实打实地练一练,社会学理论的考试题目非常多,分值也高,考试时几乎是写不完的状态,时间的掌握需要提前训练一下。
(2)有的放矢,抓重点。并不是所有的理论家我们都能复习得面面俱到,或者有的理论家实在太过于艰难晦涩很难看懂也很难记住,有策略地放弃一些也是可行的。不过最好是每个理论家都能掌握几点核心的能拿出来说的东西,不至于真的出题出到的时候一个字也写不出来。准备几点核心的东西,哪怕是一两个核心观点,比如韦伯关于“铁笼”的论述,关于道德滑坡的论述,考试的时候围绕这几个核心观点适当展开即可。
以上是本机构为大家提供的北京大学社会学考研386分专业第四经验(持续更新),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