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考的是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下的创意写作专业。确定这个专业非常艰难,我一开始是准备考北大中文系的文艺学,但在复习的过程中发现自己在理论方面的薄弱,以及自己在面对录取名额只有一个的事实下自信心的瓦解,再加上一些其他的因素,最后在8月份确定了这个专业。这个专业考的科目主要是文学基础与写作。
一、关于文学基础科目的复习。
首先是参考书目,如下:
1.教材类:
①古代:
《中国文学史》
包括四本作品选(共四卷) 主编:袁行霈 高等教育出版社
②现代:
《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 及配套的作品选 钱理群等 必备
《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学习指导)》温儒敏等
《现当代文学专题研究》温儒敏等
《现当代文学专题研究作品讲评》 李平等主编
③当代:
《中国当代文学史》及配套的作品选 洪子诚 北京大学出版社 必读
④西方:
《外国文学史》郑克鲁 高等教育出版社
⑤文学理论:
《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上下两册) 张少康 北京大学出版社 配合《中国文学史》看。
中国古代文论选(四本) 郭绍虞
《西方文学理论史》 董学文 通读
《文学原理》 董学文
2、教参:
《外国文学史辅导与习题集》
《“考研直通车”系列之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历年真题解析—现当代文学》
《文学专业名词解释》刘加夫
《中国当代文学史同步辅导与习题集》武汉大学出版社
《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同步辅导与习题集》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质量不高)
3、延伸书目(这其中有些我没有看过,但是根据很多前辈和同学一起总结出来的书单。):
《与鲁迅相遇》
《近代的超客》
《与周氏兄弟相遇》
《从卡夫卡到昆德拉》
《想象中国的方法》
《中国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变》
《被压抑的现代性》
《中国现代作家浪漫的一代》
《中国现代文学与现代性十讲》
《中国现代小说史》夏志清
《中国小说史略》鲁迅
《古诗十九首初探》
《二十世纪西方文学理论》伊格尔顿
《小说门》曹文轩
《速读中国现当代名著》
《速读外国经典名著》
《西方哲学的智慧》
《卡夫卡集》
《三个女人》穆齐尔
《文心雕龙》刘勰
《北大文学讲堂》姜涛等著。还有文学史中提到的主要作家的作品集。
关于专业课的复习,我也是犯了很多错误,并且因为8月份换了专业,所以整个复习过程都比较慌张和匆忙,个人感觉不是很有借鉴意义,在这里写出来只是想让大家少走些弯路。因为我本科是中文系,所以许多基本的教材我都比较熟悉。那在复习过程中,以基础教材为主,其他延伸书目为辅助,教参主要是在整理名词解释、梳理框架、借鉴真题等时候用下,而且市面上的教参质量良莠不齐,千万不要过度依赖教参,希望大家还是以教材为主。
其次我想谈下这些书目的具体读法。古代文学史四本,可以说是重中之重了,只要是中文系的学生都会上到这门课,而且一上就是上三年。不过就算是跨专业也没有关系,因为我在复习的过程中,一年内对这本书的了解程度远超于我大学三年上课的时候。那时候总是有老师带着我们在书上画画写写,所以个人自主性很差,总是依靠着老师的讲解,从来没有主动去熟悉这些教材,后来才追悔莫及。
(1)、梳理框架,理清逻辑顺序。对于这四本书,总体上的体例是按照历史朝代来编的,在第一册的开头有总绪论,这主要讲述的是整个四卷古代文学史的编排体例、文学史分期、基本的文学史观等,跨专业的同学可以仔细读下,本专业的如果已经熟悉就可以跳过吧,自己酌情决定。然后是先秦文学、秦汉文学、魏晋南北朝文学等这样按照分期依次排列,每一编的编排都是先一部分绪论,然后再基本按照时间顺序来分开叙述,一般来说,重点人物会专章列出来,这当然也是考试的重点,比如陶渊明、杜甫等。在细读文学史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方法,你要找到书中的逻辑顺序,尤其是构筑出属于自己的逻辑顺序。比如宋代的文学史,在绪论这里,介绍了宋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状况、整个文坛的总体情况、在整个文学史上的地位等,让你对这个朝代的文学有一个大体的了解,然后在具体安排章节的时候,按照两条线来穿插着进行。宋代的标志性体裁当然是词,另一个是在唐代达到顶峰的诗歌,虽然宋代词最为人称道,但是唐诗并没有立刻没落到销声匿迹,所以它依然是宋代文坛的代表性体裁,至于散文、骈文等只用了比较少的章节来专章论述,分量并不大,从这你也可以看出来这些并不是宋朝的重点。那么这两条线就是按照词的发展和宋诗的发展交替展开的。如果你找不到这样的发展脉络,那就用最简单的时间线,书后面也附了每个朝代的时间轴。 按照词的发展脉络,你可以梳理出晏殊、欧阳修、范仲淹、王安石、张先、柳永、苏轼、周邦彦、晏几道、秦观、贺铸、李清照、辛弃疾、辛派词人、辛派后劲、姜夔等等词人,将他们串在一起,基本上可以看到比较明显的词从初步发展到文坛地位的提升甚至于与诗歌分庭抗礼再到苏轼的集大成、再到周邦彦等人的遍地开花、再到李清照等经历了家国动荡战火纷争后词内容上形式上的变化、再到辛弃疾将词带上顶峰、同时姜夔也自成一派与辛弃疾的辛派并肩等等。从另外一条线来说,就是诗歌,这个大家可以自己捋捋看,篇幅原因,就不在这里详述。
刚是对一个朝代的文学的分析,那么对于某一章,它也有自己的编排体例,比如《李白》这一章,总共五节,先介绍人物生平经历,然后再依次分开介绍李白乐府的特色、李白歌行的特色、李白诗歌的总特色,最后一节再做一个总结收束,介绍下李白的文学史地位与影响。(文学史内容越讲越多,我等这个考研经验讲完之后再单独写一篇,因为现在文学史书不在我身边,有些内容我记得不是太清楚了,所以想拿到书以后再细致的说下哈。)这样对这一章有个大致的框架之后,再去细致地看每一个部分的内容,同样还是去梳理每个部分里逻辑顺序,这样你细读完之后,在脑袋里就有一个比较基础的框架,最好能将这个框架画出来,这样以后再去读或是添加内容时你就不会乱。
像现代文学三十年这样的书,我主要是借鉴《现代文学三十年学习指导》来构筑框架,将书中九章重点章单独拎出来攻克后,书中的其他内容就是按照小说、散文、诗歌来梳理时间线的过程,这个也会在以后的文章中具体结合书本来说。
(2)、按照题型重点突破。当你把框架全部理出来之后,停留在你的脑袋里的可能是一些大致的框架,一些细枝末节的东西可能并不是很熟悉。那这时候就可以按照题型来做一些细化和分类总结,按照创意写作这几年的真题,我们可以看到题型主要是填空题、名词解释、论述题、赏析题。
填空题主要是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这个必须要靠背的,没有其他捷径,但这并不是太难,因为当你多读作品之后,很多作家作品包括名言名句都会比较熟悉,只要在平常阅读过程中有意识地去记忆下就好。这些题目可能多出在书中绪论的部分,尤其是像《外国文学史》这样的书,在每个时代的文学之前都会有一个总的概括即按照不同流派做下综述,这时候里面提到的很多作家都是常出填空题,后面进行专章论述的作家作品就比较容易出论述题。但这个也不是一定的哈。
名词解释是一个比较常规的题型,相信大家都比较有经验了,一般文学类参考书也都有详细的答案,我在总结的时候也是走了很多弯路,借鉴了许多参考书,总是想要找到最好最全最精准的名词解释,后来发现根本不是靠找的,而是要自己结合书本与参考书来总结。一般来说名词解释都是有一定的套路的,掌握了这样的套路之后,即便考试的时候你没有背到,也可以按照规律自己写出来。比如今年考到的“二次元”,我简直是愣在当场,从来没有背到过这类名词,但是我也没有空白着,而是按照我自己总结出的规律写出来了。这个套路呢,你也可以自己总结出来的,我上面有列出来刘加夫的一本专门讲名词解释的书,虽然有些不是很全,但是还是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你选择几个比较全且长的名词解释答案,好好看下它的构成,一般来说都包含着时间、主要人物、地点、组织构成、主要内容、主要观点、主要特色、影响地位、相关评论等几部分,不同的名词有不同的选择。这样你按照自己总结出来的规律,背的时候也比较好背,在面对陌生的名词时你也可以知道怎样去肢解这个名词。
然后是论述和赏析题,这两块我觉得自己答的不是很好,只有些小的建议给大家,首先是在答题的时候要有逻辑性,可以像写论文那样有开头的引言、分论点、结语这样的总分总框架,可能老师在批改的时候也比较能迅速get到你想表达的意思,且一目了然,看起来很舒服,卷面分也不会太差,也可以由点及线再到面这样。其次就是尽量与文学理论相结合,比如在赏析的时候就可以采用新批评的细读法等,整个内容做到有理有据就好。再次是善于联想,联想非常能展现出一个人的知识面,在论述的时候,最好不要就题论题,要开动你的大脑和你平时的阅读积累,汇总在一起来答。再次一定要结合具体的文本,不能空谈你的观点和理论,一定要结合具体文本展开分析。最后就是一定要积累一些文学定评或是一些名家的评论,在答题的时候你可以放在开头或是结尾,这是你的亮点内容,同时也可以体现出你的学术潜力。备考期间可以阅读一些论著,不知道如何选择就选择北大中文系老师出的,或是上面列举的很多都可以,实在是没有时间,那就把文学史书读好,特别是在古代文学史中,那里列举了很多文学评论家的评论,你在背基础知识的时候就可以背下来。
以上这些题型你可以在细读教材的时候自己做笔记,按照题型来归类总结,尽量是形成自己的答案,而不是一味照搬教参或是前辈给的资料。这些资料你可以借鉴,但是只有内化成自己的才是真的能用的。
(3)作品非常重要。你可以将它配合着你复习文学史的步骤一起看,这样效果会更好,因为文学史是以文学为本位的,且北大中文系很重视文学素养,所以一定要通过阅读原典、作家作品集来提升自己的文学素养,如果没有时间,那就阅读配套的作品选或是我上面有提到的《速读》系列。在阅读作品的时候,你可以有针对性的对一些重点作品比如鲁迅的文章进行一些细读、摘抄、赏析等,这个过程既锻炼了写作又提升了你的思考能力。然后要不断地复习,不能写了就忘、看了就忘,考研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你不能依靠瞬时记忆,也不能临阵磨枪,一定要像滚雪球一样将个人的知识储备越滚越大,然后撞开北大的门。同时,在阅读作品的过程中,你自己的感悟和体会也会慢慢变多,考研带给你的枯燥感也会慢慢减少,甚至于你会在很多作品中思考思考人生,调整调整心态心态,这些对我的帮助都很大。我在后期的时候,即便教材类的书目还没有背完,但是我还是坚持每天读作品,而且在背文学史背烦的时候我就立刻找作品选看,调节厌烦感。当自己个人的感悟越多,你可能会越有信心,因为每个人对自己个人想法的掌握都会比背书本上的内容要有把握的多,而且在考场上,你的这些感悟和观点也许就会形成论述内容的亮点。
二、写作。我的写作基础并不是很好,在大学期间我也没有有意识地去练笔,可以说有点零基础的感觉,在我开始正式地选择这个专业之后我才开始有意识地练习写作,最后的分数不是很高,但已经是出乎我意料了。那我说下我练习的方式。
(1)模仿。我们现在这个阶段,这个年龄,可能创作水平并不会太自成一派(当然也有很多写作天才,很年轻就写作水平很高了,我很佩服这些前辈),而且大多数中文系并不太重视写作的教学,可能很多写作爱好者平常会进行一些即兴地创作,但要说到系统地学习写作可能是比较少的,这时候可能就需要我们主动去模仿一些经典作品,在体裁上多选择诗歌、散文、短篇小说等来模仿比较好。尤其是短篇小说、小小说等最能够展现出一个人的写作实力了。 而且在考试的时候,篇幅较长的没有时间写,所以选择篇幅短些的。像今年就出了一道续写《红楼梦》的题目,去年出了《边城》的续写,所以这种模仿的练习是很需要的。在模仿的时候,一定要挖空心思地去理解名家写作时的谋篇布局、词汇的运用等,可以适当地做一些摘抄,同时还要用心地感受文章的立意。
(2)创造。在模仿的基础上要学会创造属于自己的风格,在日常阅读与写作的过程中,要激发自己的创造力、想象力和记录灵感,我们这个专业是创意写作,所以创意也是录取时很重视的一个点。这个过程可能比较艰难,不用强求,顺其自然,量的积累达到之后就会有质的改变。在生活中也要保持对寻常事物的敏感,文学理论中有个术语是“陌生化”,当你带着陌生的眼光去重新审视你身边的环境,你会发现很多别人发现不了的事情,这些都是你可以深入的题材。
(3)练笔。不断地练笔,写作没有任何捷径,只有不停地练习,只不过不能盲目地去练,而是有方法的有针对性的去练。且真题一定是练习的重点,今年的一些题目就和2014年的有些题目相似度极高,所以先把真题反复地掌握住。然后每天保持一定的练习。如果想要精益求精,可以找一些有关写作的书目,我之前有看过舒明月老师的《大师们的写作课》,在图书馆找书的时候,我也有看到很多讲授写作的书,还有一本我在公众号上看到的毕飞宇的《写作课》(好像是叫这个名字),我没有看过,但是看到别人推荐了,应该是质量很高的。
(4)反馈。寻求他人的阅读反馈和高水平者的指导。我在复试提交作品前,把自己写的内容给很多老师和学长学姐看,然后结合他们的意见不断地改善,一直到复试前一天。虽然改到崩溃,但是这个过程中我也进步了很多。
(5)有耐心。沈从文先生曾说:“我不是天才,我只是比较耐烦。”对我来说,写作品可能不是很艰巨的事情,但是一遍又一遍地改倒是让我抓狂和崩溃。且总是容易丧失耐心和自信心,对自己的写作能力产生高度怀疑。所以写完之后一定要有一个修改的过程,这个过程虽然折磨人,但是真的能够收获良多。
综上所述,对于文学基础,教材很重要,但不能局限于教材,而是要尽可能地提升自己的文学素养。对于写作,模仿创作练习整套流程下来,写作能力应该会有些进步的。最重要的是,坚持!各位加油!
以上是本机构为大家提供的2018北京大学创意写作考研经验分享,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