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跨考北京大学电影 状元经验贴

时间:2020-03-16 10:00 来源:研导师 文加考研

      19届北京大学电影专业状元经验分享


对于有志于2020年考研的各位同学来说,今年的备考工作已经可以逐步展开了。在此我想和大家交流一些我自己在刚刚过去的19年考研初试中的心得体会,希望能对各位有一点启发和帮助。
我的考研初试总分为431分,在北大艺术学院电影专业排名第一,其中英语86分,政治66分,专业一(艺术基础)142分,专业二(电影创意与批评)137分。我的经验总结分为三部分:各科备考经验及建议(主要)、时间规划、备考状态保持及调整。
一、各科备考经验及建议
1、英语
1)单词——必须攻克的“难关”
对于英语基础比较差的同学,单词从四月份就要开始准备了。下载一个有艾宾浩斯记忆曲线功能的背单词的app,每天设定乱序200-300个单词的背诵计划并坚持打卡——不少于200个是为了能尽快完成考研必备约6500个单词第一轮的背诵,并在考试前保证尽可能多的复习次数;而不多于300则是没必要用一时的刻苦来感动自己。
3)写作——从单元句开始积累,无止境的写作练习
什么叫单元句?英语小作文第一句的寒暄、大作文第一句的“表格描述了……”这种具备特定功能的句子就叫单元句,也是你所需要从最初练习写作就开始积累的一个个句子——你最终英语二写作的“模板”就是由这样一个个单元句组成。详尽分析2000年以后每年的英语二作文模板,三套下来你就会发现英语二写作就是一个大套路。
(4)考试技巧(以掌握单词和语法为基础!)
篇幅有限很难详细展开,但稍微点明给各位提供一些思路。
完形填空——最开始用于美国军队招募入伍时的基本能力(智力)测验,考验逻辑思维和智商胜于英语能力。除了小部分填空确实需要单词储备外(但你也都背过了),大部分都可以根据上下文推断出来。熟悉了出题思路后,我在考场上甚至很多空没看选项就直接知道里面要填什么——所以大家一定要对自己可以把完型做到8分以上有信心,千万不要轻言放弃。
阅读——基本方法是“单词定位”,类似于“大家来找茬”。在确认题目的提问对象后(有时出题人会故意给出混淆选项),直接在原文中定位,选出看似说法不同但实际意思一样的选项即可。和英语一的阅读不一样,英语二的阅读真的没有什么高级考法,单纯就是看懂就赢了。
翻译——不要奢望拿满分,划分句子结构后在确保信息量的基础上“说人话”。
写作——整篇文章用积累的单元句灵活“搭积木”,不用死背多套模板,二三十个句子足以应对任何题目的大小作文。
2、政治
我在政治上花了不少的精力,但最终分数只有66分——这在我的意料之内。我本身是一个记性很一般的人,政治科目需要大量的散碎知识点记忆和最后突击的大量背诵,我很努力地学下来也不过是保了一个不给我往下拉分的成绩。如果你和我一样,对政治一直没什么感觉、记忆力也不出众,那我建议你报一个靠谱的培训班扫盲打好基础,后期在完成两遍1000题、肖八肖四完全做熟背熟的情况下不要再花太多的时间在政治上。因为和英语不同,政治70分以后的投入和产出完全不成比例。我个人的政治备考是比较失败的,所以也只能说一说这些教训,谈不上什么经验了。
3、专业一(艺术理论)
1)如何看书
看目录建立知识框架。以备考人手一本的彭吉象《艺术学概论》为例,对于基础不好的同学,从目录上可以非常直观地看到学习艺术学需要掌握的一些最最基本的问题:艺术是什么?分类有哪些?艺术系统包括哪几部分?……在脑海里先有一个关于艺术学基础内容的大致框架,然后在看书的每一章、每一节、每个小标题、每个自然段时,把相应的或基础或琐碎的知识建构到相应的知识区域,确保自己整本书学习下来脑海中是非常清晰的知识架构,切忌各个知识点内容相互杂糅不清。
明晰定义和讨论范围。举例来说,我们要学的是艺术学,但“美学”这个词却经常出现在我们面前。艺术学和美学的关系到底是什么?艺术学的范围是什么?艺术的内容和形式到底都是什么?……这些基本问题的答案最后虽然不会让你直接作为答案呈现在试卷上,但它们却是构成你思维逻辑的基础单位。“当我们在谈论xx时,我们在谈论什么?”——这个句式应该也是我们在看书时应该时刻询问自己的。
一本书重复阅读,而非从最开始就依赖自己的笔记。这或许和很多人的认识相悖,但我的感受确实如此——在初学一本专业书籍时,哪怕你的笔记记得再认真,其中也缺乏自己的深入思考,充其量只是作为你思路的梳理。因此,虽然第一遍的笔记必不可少,但也不应就此就放弃了书本本身。有些同学应该有这种经验,当同样一本书读到第二、第三遍时,就会发现自己以前记的笔记有很多问题:或许是丢失了重要的内容,或者是充斥了大量琐碎的信息。因此,就我个人而言,我在读完两遍所有应读的专业书后,也就是大概在考前几周时集中做的笔记,才是最终最适合我的、对考试最有用的精华。
(2)如何拓展积累
知识面尽可能广一些。这并不是要求做到样样精通,而是以几本基本的参考书为基础,至少对于一些反复出现的重点概念如“意境”、“经典”、“现代主义”、“艺术批评”等等有一定的了解,因为这种词汇更可能出现在考试的题干里,或者可以成为你答题的一个分论点的主要内容。这部分知识点一定要注意积累,尽量不要有缺失和空白。
找到自己的兴趣点,深入下去。我个人备考并没有准备那种“万能”例子,因为首先同一张考卷是一个老师判卷,一个例子肯定最好不要在一张卷子上出现两次;其次很多看似经典的例子也是大多数考生都会用的,用得再精巧也逃不出一个“滥”字,难以给人眼前一亮的答卷。因此我会在平时特别注意自己的兴趣点,遇到感兴趣的相关内容就深入挖掘一下,哪怕只是一句话,也是我所“独有”的一个角度。而且对于记性一般的我来说,如果没有兴趣支撑,积累的内容也很容易被我遗忘。
扬长避短。这就涉及到每个人不同的风格,我认为应该顺其自然。比如我最大的劣势就是记性不好,那我就不会强求自己去背大量的名人名言和艺术史中太过细节的内容,因为真的记不住,而且带来的挫败感也会让我心情很差。然而,我的思维逻辑性非常好,行文也非常顺畅,虽然被批评缺少“艺术感”,但确实看起来非常有条理。那么对于我来说,我首先会注意在练习时尽可能减少生硬的逻辑语汇(比如合同里会出现的法律词汇),增加一些艺术词语,见缝插针用一条小众“有逼格”的名人名言,在表面上“包装”一下自己;其次,就是接受自己的个人风格,在积累素材时更加注意发掘概念之间的关联,建构自己通达的思维体系,将自己的逻辑上的优势发挥到最大。
4、专业二(电影创意与批评)
因为2019年判卷的专业课分数都很高,并且面临2020年的改革,因此专业课的准备方式可能会有一些调整。在此我只把我看过一些书罗列出来,供大家参考,它们是:
杨远樱的《电影概论》、彭吉象的《影视美学》、李少白的《中国电影史》、罗伯特·麦基的《故事》。
除此之外,还有从知网上依据各专题下载的大量论文,算是这些书中主要内容的延伸和深入。北大几位老师自己写的论文也需要着重注意,其中包含了他们近年来的研究方向。

来自iPhone客户端


以上是本机构为大家提供的法律跨考北京大学电影 状元经验贴,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上一篇:北京大学社会工作考研经验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