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政治经济学初试复试经验贴

时间:2020-03-16 10:00 来源:研导师 文加考研

      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政治经济学2018级考研经验贴
二零一八年十一月八日  星期四  晴
初试篇
用事件来回忆二零一六年三月到二零一八年九月,我也很惊讶,竟有两年半的时间。
三月在学校努力地完成上学期的一篇课程论文,结束全国计算机考试,大致确定了考研的方向;四月开始慢慢进入复习状态,期间上了几门课,也旁听了几门,人文方面的书也断续在看着(还看了几部电影、一部剧和一档综艺),自己慢慢摸索复习方法,自学数学和英语,也不时反省自己是否适合学经济,调整着学习和生活的节奏;六月底奢侈地花了几天时间结束期末考,也为暑期留校折腾了几天,开始担心自己能否考上,是否要二战;后来暑期还是离校复习了,一个人孤军奋战,变得有点敏感却也更加坚决。八月底返校,时间越来越紧张,复习压力也越来越大,心理上的波动和所受的煎熬都耗人生命,一天的复习时间越来越长,专业课的背书任务也很重,有接近一个多月的时间早饭和晚饭都是在路上,时常不知道自己晚饭吃的是什么,吃与不吃也没什么关系,午睡都是在图书馆的沙发或椅子上解决,每天中午和晚上给她打几分钟的电话,完全不顾他人感受的自说自话,这就算是说话了,那时我跟学长讲说:吃饭是为了学习,不吃饭也是为了学习,睡觉是为了学习,不睡觉也是为了学习;时间在某种意义上来说似乎完全变成了自己私人的东西,你的整个世界主要都是你自己,你简单地成为了它的主人,并粗暴地分配着它。期间自然是有收获的,也有极少的享受,但我自己体会到这也确实是对身心的压榨。就这样挨到了考试,自己准备得并不好,马马虎虎,却也在拼命做最后的挣扎,未曾放松,记得去宾馆的路上,还带着哭腔焦急地跟她说以后再也不想看见圣诞节,那时眼中只有有关考试的一切。努力安定自己的心,认真地结束了考试。转公交回到学校也还不晚,一路上淋着雨,想让自己的身体不好过,当作惩罚,也算是一种释放,路过宿管站并没有回宿舍,径直去了漆黑的考研教室,给她打电话,一直在哭,感受到心痛;鼓起勇气回了宿舍,几乎一夜未睡,颠倒错乱的折磨让自己筋疲力尽,到了第二天傍晚才终于让自己休息。不过,现在从整体再来审视,考研似乎并未就此结束,生活也已经走上了另一条轨道。
这就是我第一次考研的大概过程,作为一个故事分享给考研的人。写的都是自己的一点心路历程,看起来更多的是消极,但这只是为了告诉大家,无论你在这个过程中经历怎样的波折,内心怎样的煎熬,都是正常的!起码从我的考研经过来看,这是绝大部分人的必经路程,所以在这个过程中少去埋怨自己不优秀、不努力,少去质疑自己,起起伏伏是常态,再正常不过,稍加调整即可。你只需要认真看书,复习好知识点就行了,这不过是一场选拔性考试,应试而已。
直到二零一七年四月才算是再次着手复习,过程缓慢,并未用多少力,虽然从第一次考试结束就明确自己一定会二战,但也不过是一边焦虑一边无所行动。出奇长的寒假终于消磨过去,返校开始找兼职,前期并不顺利,也焦虑着自己毕业之后住处的问题,这些都是在五月中下旬才慢慢有了着落。完成论文答辩,感受毕业的气息,周围的一切还没有好好在一起就即将分别,但也因为二战让我对毕业少了感伤,更多的是忙碌。六月和七月忙于准备毕业和适应毕业,八月开始在本科学校的暑期自习室学习,这才算是真正进入了复习,生活中只有学习和周末兼职两件事情,个人状态也越来越好,磨练心智之后遇事变得更加从容,八月底辞去兼职,九月开始在本科学校的考研教室备考,前期的积累终于让在本科时丢掉的学习能力慢慢回归,接下来需要克服的就是知识性的压力了。在二战复习期间也会因为成绩不理想而心情低落,有过几次崩溃,最后都只能自己承受下来,最严重的一次大概是在十一月中旬左右,当时我看了《士兵突击》整部剧来稍作缓解。
就这样到了来北大考试的日子,自己准备得不能说有多么好,只是尽力而已,但确实淡定了许多。有过第一次的考试经验后,这次带的复习资料也很少,明白考前能做的工作仅仅是什么,也就没什么其他没必要的想法了。
政治选择做得不好,英语的新题型也做得很差,2018年的数学题目完全是出乎意料,所以考完数学我就觉得没戏了,中午跟朋友分析了,劝我还是安心复习,反正也没其他事可做,于是我听话地照做了,下午专业课的计算题算是只会做一道半,剩下的题目连里面的专业名词都是第一次见,但好在不会做就会导致你时间充裕,所以也就按照自己猜想的逻辑把数据加减乘除着写了写,反正不留白是做专业课的正确原则。
关于二战也就写到这里吧,没说完的话都是些不必要分享的私事。二战期间,我时时会非常感谢,不只是考试,还有个人的生活,都在越来越美好。借用一个说法,时间对于每个人的意义是不一样的,我不确定这些话是否能够给哪怕一个人带来些什么东西,冒昧地说这么多只是希望作为前者能够多少为后者承担点什么。
关于复习计划我并没有在这里提到,原因是个人并没有特别具体的计划,复习也是按照自己的情况在不断做小的调整,网上关于每个时间段大概应该如何复习每门课有许多的分享且多是高分精贴,各位参照那些贴子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就足矣;我也并没有讲具体如何调节心理波动,因为每个人遇到的具体问题是不一样的,虽然都是心态问题,但各有各的缓解方式,最后的结果也必定是需要让自己保持平常心的,所以如果真的觉得对于自己来说是个坎了,有点跨不过去了,可以到那时再与我交流。
没能在考试结束后及时写下备考感受,现在来写会少许多细节,心情也不能更贴合当初了,希望各位见谅。每个人情况都不一样,不管是哪篇经验贴,从中选取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也就足矣,这条路主要还是靠自己走出来。

复试篇
就北大马院政经专业来说,你需要关注的只是初试成绩!复试结束后排名变化不大,就算有变化一般也是在录取人数(按初试排名)内部稍作变动。复试完全应该等到初试结束后,根据个人情况来慢慢准备。首先,复试要求会明确公布在学院网站上;其次,复试参考书就是初试的,复试专业课已经连续多年只问政治经济学的问题,而不考查西方经济学,所以应该先重点把政经复习好,只要你按部就班地准备了就不会有什么大问题;至于英语,准备好简短精炼的自我介绍就可以了,随机问的问题不是你能准备到的,只要到时候你能说出来就可以了,口语对你的用词、语法没什么要求,能表达你的观点即可。复试时注意基本的礼貌,保持放松,多微笑,给老师们展现出阳光的一面(其实就是自己的正常状态即可)。
个人复试经历:考完初试后一直在实习,所以过年没有回家,年前两天(2018.2.14左右)开始看书,主要是政经,虽然几乎每天都在看书,但时间安排并不紧凑,主要是两个多月没有看书导致有点不在状态。复试名单和复试日期是一起公布的,没两天就得到北大复试,所以看到消息的时候还稍有点难过和焦急,一边是得到了确定的答案,一边是马上就要来临的复试,很担心自己会因为复试而搞砸一切,所以当即给朋友打电话哭着发泄了一下,但没办法,还是得抓紧看书,所以各位如果此时心态有波动,正常看待就好了。
复试当天,研究所所长宋老师先是把我们叫到一起简单介绍了参与复试的老师们的情况,说了两句让我们放轻松的话,然后抽纸条决定复试顺序。我抽到的是二号,进了教室之后,多少还是会有点紧张,老师先是让我用英文(老师全程都是用中文提问的)做自我介绍,我那时觉得不用说那么多客套话,所以就只准备了姓名、年龄、籍贯、本科毕业学校,虽然我说完之后老师夸了句英语还不错,但从最后分数来看,形式的东西还是得有,不能太简略了;之后是让我用英文表达对雾霾的看法,我简单说了两三句话;再然后是随机抽了一张纸条,上面是专业课的问题,我抽到的是关于帝国主义的,不熟悉,就只回答了两句话,之后老师们就问题或我的回答追问了两个问题,我也只是简短回答;最后老师问我本科时候给我印象最深的老师和我最喜欢的一本书,我如实回答了,不过老师问的是专业书,我回答的是一本小说,得到纠正后,我说自己上课时跟着老师大略了解了《资本论》。整个复试过程看下来,自己回答得都很简单,所以最后复试成绩比较低,名次后退了两位,所幸进了,这些也就不重要了。
最后提一句,我之前写过一篇个人关于考试资料的分析介绍,是烦请学长帮我发布了,各位如果没有找到那篇贴子但又需要的话,也可以发邮件给我。
非得要说一句什么的话,就是“知其不可而为之”:不问能不能够,只问应不应该。祝各位好运~

来自Android客户端


以上是本机构为大家提供的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政治经济学初试复试经验贴,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上一篇:北京大学政管院区域经济学经验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