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北京大学新媒体总分第三经验!

时间:2020-03-16 09:59 来源:研导师 文加考研

     

首先来道个歉,这份经验贴真的迟到了很久。说句实话,我没想到过有一天我也能给别人写经验贴!

我个人基本情况先做个报备:报考北京大学新媒体研究院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初试总分383,政治69,英语78,专业一110,专业二126。初试排名第7,复试排名第1,总分排名第3。本科是典型工科专业,一战

没错,我就是你们眼中工科背景的三跨考生
没错,我就是靠着专业课和复试成功逆袭的应届生

我本科就读于一所985,专业是建筑工程类的典型工科专业,四年GPA为3.58/4,加权86.89,英语四六级都是大一一次过的,全靠吃高中老本,大学遗忘了不少。我辅修工商管理,多背景学科的学习的确占用了我不少的时间,但收获也是相当丰富的,还有一些社会活动的经历,这样跨学科背景的经历,我自认为是让我成功进入北大新媒体院的加分项。

关于我个人的基本情况也想做个交代,也因为这些才觉得自己能以这样的成绩录取到新媒体院是真的充满了不容易。我3月份决定考新媒体院,3、4月遭遇感情背叛分手,5月去了一场音乐节,大三留任了两个社团主席5-6月都在忙换届的事情,还办了比赛和好多活动,7月脊柱和肩颈疼到不敢写字去医院看病,8月本专业统一上海实习顺带旅游了一圈,还有7月份入坑开始追星,直到考前都每天学习结束躺在床上会看2个小时左右的爱豆物料补充精神食粮,哦对,还没说我本科专业课多到爆炸,加上还有双学位的课,加上我也没有报政治课、英语课……说这些并不是想要强调我走过的艰难,而是为了告诉弟弟妹妹们,我都这样了都能考的上!你们还有什么不可能

这篇经验帖我会分为个部分:心理建设及院校选择、政治复习、英语复习、专业课复习、复试准备及应对。

心理建设及院校选择

(一)心理建设。

首先,在你做考研决定之前,我希望你用一段时间来自我设问,你真的愿意考研吗?你真的敢于吃苦并甘于寂寞吗?你真的能够承受“可能会失败”这件事带给你的心理冲击吗?如果你在非常冷静的情况下,答案都是“yes”,那么你可以继续往下看了。

考研是一场漫长的攻坚战,需要耗费巨大的体力、精力,以及财力,而且这是你一个人的战场。你可能会在此期间不断地自我否定、自我怀疑、出现焦虑、抑郁、暴躁、低迷,各种负面情绪都可能会爆发,甚至会延续到你上考场的前一天,因为我也是这样走过来的。我说这些不是为了打消你们考研的积极性和决心,更不是为了强化和渲染考研会带来的负面情绪,只是想让你们明白,这些都是考研不可避免的一部分。

因为我是应届生,这段话想说给同样应届考研的弟弟妹妹们,每年下半年(也就是大四上学期,也就是你准备考研最为重要的时间)你会收到来自各方面的信息,比如,保研名单出来的时候,再比如,秋招就业季,许多的同学都会收到心仪offer,你都会羡慕甚至嫉妒。谈到“未来去向”这个话题,你只有低头继续学习,可你心里不免会起波澜。

那么同样要说一段话给非应届生,我常和身边朋友说,考研最怕“不甘心”。我身边有打算再继续二战的,也有二战乃至三战成功的,甚至还有依然在奋斗着的。我希望你们做了决定就别后悔,考研是个练兵场,你已经练过了,比别人更丰富的经验足以让你放平心态迎接后一年的挑战。

另外,我想说关于“留后路”这件事,毫不避讳的说,当时在准备考研时我也想过自己要不要也去投几个简历,万一考研没考上,还能去工作。所幸我最后并没有这样做。我并不否认有些优秀的人既能拿到工作offer,也能考研顺利,可是这些是少数。用“置之死地而后生”来说,或许显得有些绝对和严肃,但我只想建议你们,别给自己留后路,很多时候,鱼与熊掌真的不可兼得,把自己逼到绝路上未尝不能开辟新的生路。

我真的觉得考研心态太重要了,它会一直一直影响着你,贯穿你整个备考期间,你只需要下定决心,然后全力以赴。

(二)院校选择。

这里我就说的简单一点,专业+学校。你需要确定你觉得这两点哪个更重要,考虑好以后,然后再去考虑另一个。并且你需要了解同专业不同学校是否是自命题,考察侧重点是否有不同,也需要了解同一个学校不同专业有什么不同要求等等。

你可以给自己划定几个范围和几个目标,然后针对性的去对比,去搜寻信息,详细看这个学校相应专业的招生简章(如果当年的还没出就参考前几年),看看招生数量、招生要求都有哪些变化和特点,还要看学校专业的历年录取比,这些信息都可以充分体现该校该专业的考研难度以及报考情况、录取情况。

另外,一定要明白,考研可不是四六级考试,不是分数过了即可,而是名额有限的选拔性考试。也需要明白,考研有点像高考,它不是校内选拔考试,因为没有人知道、也没有人关心你大学期间学习怎么样、加权多高、社会活动参与多少,面对那几张卷子,所有人都回到了同样的起跑线,拥有着同等的机会,所以能不能咸鱼翻身就看你自己啦。

政治复习

话说在前面,公共课还是很重要的,我知道有太多经验贴都说新传类考研公共课拉不开分数。我个人拙见并非如此,公共课稳妥是你很大的保障。

比如我今年就因为考完以后觉得自己公共课没太考好,觉得自己可能凉了。(当然,最后成绩出来还是要感谢幸运女神的眷顾!)可是如果你们细心对比新媒体院今年考上的这些同学成绩就会发现我的公共课真的不算高,而且公共课高一点的同学成绩就会比较稳。

1、基础认知。

政治框架和题感很重要。一般来说政治选择偏难,至于大题嘛,那些做政治考研的老师们都能压题压个八九不离十。

政治分为马原、近代史、毛中特、思修、时事政治这五大部分。政治题和我们高考数学或者理综文综很像,它是有固定顺序位置的,比如1-4题就是马原,5-8题就是近代史,类似于这种,大题也是一样,一个板块一道。

所以需要把各个板块的框架搭建好,然后对号入座很重要。但也需要提醒的是,就我自己研究来看,近些年政治的综合性在增强,比如这道题的位置应该是考察近代史,但是它会结合一定的毛中特进来综合考察,这也就对于考生的知识积累和掌握有了更高的要求。

题感是特别针对于多选题来说的,得政治多选题者得天下,政治多选题很重要,而且是非常容易拉开分数的,但是有很多多选题是哪怕你知识不够牢固,也能看得出正确答案,这就需要练习题感。

2、资料选择。

市面上的做政治辅导的老师有很多,每个老师都开始出自己的系列丛书。我对于哪个老师好没有深入研究过,更没资格做评价。只能提出一些个人建议。我建议你选哪个老师都行,但跟了这个老师就跟到底,因为老师们思路和方法都不太一样,不过你只要用心学了,都会有收获。

我选用的是肖秀荣系列,肖老爷子的书可以说是每一届考生几乎都必选的,口碑和质量都完全过关,非常良心。那一套书你全吃透政治就绝对没问题。

另外还有两本书不是肖秀荣系列但也有不少同学在用的,这里也推荐给大家,风中劲草和徐涛小黄书。风中劲草可以和肖秀荣的知识点提要一起学习,都是一些精炼的知识点,徐涛小黄书就是最后和肖四肖八一起用,因为都是大题押题的内容。不过我个人这两本书都没有看过,我这种水平有限的觉得拿下肖秀荣我就是英雄了…

3、学习方式。

首先,肖秀荣的1000题我建议做3次,我自己大概算是做了2.5次吧,第一遍看一章精讲精练做一章题目,第二遍时候看这一章节画出来的重点部分再做题目,并且这个期间可以自己总结框架图,最后一遍只做错题。为什么希望大家重视这本书,是因为就像我前面说的,政治选择题的难度逐年升高,充分的练习有助于你增强知识记忆和题感训练。

另外,历年真题要做,不过政治每年的时政性太强,所以考过的题几乎没有什么参考价值,但做的意义在于熟悉卷子题目顺序和出题特点,顺带了解一下自己的复习水平。肖秀荣历年真题还有一个好处是他会把一些完全时政的题标注出来,你就没必要做了,政治历年真题的选择题可以做1-2遍作为练手,大题就随缘看个人能力和需求吧(我没做,因为每年材料几乎都是当年时事,所以考过的价值不高)。

其次,知识点提要的小册子可以过1-2遍,最后复习阶段翻精讲精练有点费劲,就主要攻克好知识点的总结。不过我因为复习的没有太多时间了,我知识点提要的册子没怎么看过,但里面有一些总结的很好的表格附录大家都可以参考着复习!

最后,肖八肖四考前人人必备,像我这种政治基础很差的理科生就完全押宝在背肖四大题上了,我肖八大概自己看着背了三四道,事实证明感谢肖老爷子的押题,还是很有用的。但我的方法不建议大家都如此,毕竟押题风险系数太高,中了还好,没中就凉了!所以政治建议你们在能力范围之内尽量多背、多掌握!

4、复习时间。

我个人是理科生,历史水平相当对不起这二十年的学习,就很弱势(如果不是历史不好可能高中我就读文了),而考研政治里历史的部分我觉得还是蛮重的,所以我就一直比较担心自己的政治,大概从6月底、7月初开始的学习。但是比如一些政治基础比较好的同学8月份开始也完全ok!

如果你选择的是肖秀荣系列,因为书都是在更新的,这一套里面很多本都不是同时出版,一般就是出版了发货了,你收到书的时间就差不多是该看这本书的时间了。肖八肖四留在最后,但也要留下比较充足的时间,因为最晚11月开始你也要准备各种时事政治的积累和学习。

我大概每天都在上午学习政治,晚上时间充裕会在学一段时间,大概每天平均用在政治上的时间有3-4个小时(我基础比较差,有时候时间甚至耗费更多,大家因人而异!)

再划一次重点:政治选择题重在理解,主观题不能完全靠押宝,学科框架很重要,肖书系列有非常高的参考价值,要有符合自身实际情况的学习步骤。

英语复习

我个人认为英语还是很重要的。不可否认,英语基础好的同学会比较有优势,我个人在英语上没有花费太多的时间去准备。我这里有一个非常负面的例子,希望大家一定引以为戒,就是我没有背过考研单词,单词书我买了不少但都是只看了十几页的这种。而我最后在备考期间也发现背单词的确对我有很大的影响,在做阅读完型以及写作文的过程当中,单词量都显得相当重要,而我几乎就是在吃老本。

1、关于单词。
虽然我自己没有太多背单词的经验,但是我可以给大家分享一些,我身边朋友背单词,他们采用的方法记单词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通过一些考研单词的书籍,还有一种形式,就是通过一些手机上的App。

我个人比较建议,通过单词书来记单词,因为记单词是一个比较枯燥的事情,利用手机App固然比较方便,但是特别是对于一些自制力比较差的同学,很容易在背单词的过程当中从单词App转到其他社交App。

考研单词书籍我身边人用的比较多的是恋恋有词,或者考研红宝书,也有用新东方单词的。其实选择一本就够了,哪本书都是那些单词,你能背住单词比用什么书更重要。

一般来说,四六级能够通过,考研英语就没有太大的问题。但是考研英语四六级,还是有比较大的差别的,因此考研英语真题就显得至关重要。

考研英语分为以下,几种题型:完形、阅读、新题型(类似于七选五)、翻译、大小作文。其中最为重要的是阅读,可以说考研英语阅读拿高分,几乎可以保障英语高分。

做考研英语真题我想给大家重点提醒以下4点:

(1)做考研英语真题最关键的是需要进行总结,总结出来老师的出题习惯以及挖坑点,一般来讲考察的点就那几种类型,比如说偷换概念、答非所问、张冠李戴等等。

(2)需要在做真题的过程当中,培养一种做题的习惯,比如联系做题过程中把握文章中心、围绕文章主旨进行答题等等。

(3)做英语真题,还需要进行总结反思需要明白自己为什么在这个问题上出错,是因为题目理解存在的问题,还是因为答题方法出现的问题,还是因为文章的内容没有理解,并在分析以后进行归类总结,以及同类型题目对比。

(4)北大新媒体考英语二,但是英语二的真题是从2010年开始的,可以参考的题目数量非常有限,考英语二的同学就需要用英语一的真题去练习,而且英语一的难度会稍大于英语二,因此用英语一练习,有助于提高英语二的水平,建议大家可以先练英语一再练英语二 。还可以预留2至3套年份较近的真题到考前再进行练习,做全新题目的练手。

我个人英语一2010年以后的做了2遍,2004-2009的真题做了1遍,英语二的真题完整做了3遍,第4遍时候只复习了错题进行回顾。其中我没有做作文以及英一2004-2010年份的翻译。

3、资料选择。

推荐张剑黄皮书。有些资料,连参考答案都是错的。但是,张剑黄皮书的确会比同类型的考研真题册相对较贵,但我个人认为,考研是值得投资的,最起码张剑黄皮书的讲解相当详细,比较可靠,很适合进行复习。

专业课复习

对于像我这样的跨考生,专业课是需要比较早进行准备,并且要投入很大精力去准备的科目,大家一定要明白专业课是学院自命题,所以,考察重点和出题方向会有院校自己的特色。

我自己就是一个典型的工科考生,所以我这里分享的专业课复习方法以及经验会相对比较应试,因为跨考生他们的专业基础是一定远不如专业学习过的同学的,但是初试能否通过专业课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想要在短期内达到专业同学的专业水平,又是很有难度的,因此我们跨考生需要相对应试的去准备专业课的学习。

1、把握所考察的知识板块。

北大新媒体院的专业课有2门,总的来说板块有三大部分,分别是传播学、研究方法、新媒体,在知识的考查上,综合性相当强。专业一是新媒体综合运用,专业二是基础知识的考查。为了让大家更好的理解和掌握,我先从专业二来说起。专业二基础知识对于像我这样的跨考生来说一定要把握好核心的三本书:

(1)郭庆光《传播学教程》。

这本书可以理解为传播学非常入门的基础书籍。内容相对比较通俗易懂,且易于帮助初学者建立基本的传播学框架。

这本书我读了2-3遍。第一遍的时候泛读,只需要对传播学有一个基础认识,第二遍要精读,需要对一些细节知识有较为深入的理解和思考,第三遍就是查漏补缺和巩固框架的过程。

建议大家从开始看第二遍精读的时候就自己做笔记,做笔记的方法可以根据个人习惯来选择,比如手写框架或用电脑都可以,这个过程比较繁琐,比较耗时,但是非常有用,并且在最后的复习过程当中也可以用到。自己做总结还有一个益处在于可以帮助初学者更迅速的形成学科思维和加深知识印象,无论是对知识进行补充、修改或调整都会更加方便。

(2)刘海龙《大众传播理论:范式与流派》。

郭书主要的笔墨都放在了经验学派的知识点上,对于批判学派和研究方法的介绍非常少,而这两项工作被刘海龙的《大众传播理论:范式与流派》和风笑天的《社会研究方法》继承了下来。

《范式与流派》对于传播学不同的流派及其代表人物和重要观点进行了比较全面的分类和讲解。因为传播学这门学科本就源于政治学、社会学、心理学等多个领域。了解这些学派的异同,可以帮助在答题过程中比较快的定位到不同考察点和对应的一些基本观点。

这本书我也读了2-3遍。还是一样,做笔记非常重要,笔记能让你更清晰的区别学派特点及观点异同,有助于初学者树立自己的学科框架和进行知识的记忆。等到最后,你会发现你前期付出的这些努力都是相当有用和值得的!我后期就是基本脱离了书本,靠着自己的笔记在复习和查漏补缺。

(3)风笑天《社会研究方法》。

研究方法的学习会有一些枯燥和无聊(我认为…),而且相对于前面传播学的学习会发现知识点有些死板,但是研究方法也是新媒体研究院考察的一个重要方面,而且研究方法学好也有助于研究生阶段的专业学习。

研究方法的学习方法主要就是反复读书,并进行仔细对比,还有一些比较常考的关键概念和方法需要掌握,另外研究方法的整体框架需也需要自己进行总结。研究方法这一块背诵比较重要。而且研究方法还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它相对于传播学的考查来说,答案会更为标准,考查更加严谨。新媒体院对于研究方法的直接考察每年都在30分左右,也有可能更多,绝对不能轻视。

相关的书还有袁方的《研究方法教程》。袁方是风笑天的老师。新媒体院这两年对于研究方法的考察逐渐偏难,大家还是需要多下一些功夫的。

风笑天的书相对更基础,可以用于初学阶段打基础。袁方的书第三部分对于“资料分析方法”的介绍更全面,两本书可以结合起来阅读,综合掌握。

(4)彭兰《网络传播概论》(第四版)。

彭兰的《网络传播概论》(第四版)可以在看完郭庆光的《传播学教程》之后,进行补充阅读。这本书主要是与新媒体结合很紧密,还有一些相关新媒体的概念,在答题当中都会有比较多的应用。

彭兰的这本书写得也非常基础和通俗易懂,但是每一句话都值得耐心斟酌,建议可以认真阅读一到两遍,你会有不一样的收获和感悟。


2、专业一综合能力的复习方法。

北大新媒体院的专业一题型为4选3的论述题,每题50分。不仅考查专业基础知识,而且还会考查对于知识的综合运用,以及考生的独立思维、崭新视角、答题观点以及与新媒体的紧密结合和运用的能力。

对于专业一的复习,我最大的建议,是要建立好自己的思维框架和答题模式,毕竟是一道论述50分,所以对于基础知识阐述,以及综合分析运用都要并重。而这样的能力和答题技巧,并非一日之功,是需要长久的练习和多方面知识储备的积累。不过对于专业一并不必太担心,因为主观题会有更多的开放性,老师也很乐于接受学生个人的新鲜观点和你独特的视角看法,但是需要注意你所表达的内容都不可以偏离主旋律方向。

那么在答题技巧上,运用5W、多元主体的思维,以及与具体热点结合进行例证观点,都是比较常用的方法。
在知识上,一定要做好关于新媒体与政治,新媒体与经济,新媒体与文化,新媒体与社会等多个方面的总结归纳,因为北大新媒体院专业一很注重考查如何运用基础知识来分析实际的问题,这与我们的政治经济社会生活是分不开的。

另外,建议大家也要尽量多读一些新媒体学院各位老师的论文,特别是近几年的一些论文,还有一些学界的著名学者的论文,也可以选择性地进行阅读,因为老师的论文体现出了老师的研究重点、研究兴趣,还有研究方向,这些很容易会出现在初试考题,甚至复试的面试题目当中。论文阅读从9、10月份开始即可,也可以在读论文中总结积累一些老师的观点运用到答题当中。

复试准备和应对

我最后能拿到复试第1的成绩说实话我是非常意外的。我也知道有很多弟弟妹妹希望拿到我的真经,但讲道理是没什么真经的…努力➕幸运吧~但篇幅也不能太长,这篇经验贴还是想主要帮助大家顺利通过初试,

前面说过了考完以后状态不太好觉得政治英语没答好,一战可能要凉了,整个假期都没有准备复试,加上假期相当贪玩,所以我是初试成绩出来以后一两周才开始准备的。大概准备了不到20天的样子。

准备的内容主要是包括英语、专业书籍、个人材料等等。但还是比较匆忙所以有很多方面都没有做的很全面,这里需要自我检讨。

不过想要告诉大家的是,通过初试了说明了对你初试学习和专业知识的一个肯定,那么复试老师更多想要考察你的综合能力、思维逻辑、个人气质面貌,复试也不会有你想象中那么可怕。

而且初试有一个好成绩,复试也会相对于有优势。争取到一个好的初试排名至关重要,现在需要做的就是好好考好初试,复试的事情完全不需要考虑。毕竟不能急功好利,通过了初试你才有复试资格。
最后,想要给大家的考研提供一些小小的tips(没错我就是这么啰嗦操心的学姐):
1、考研是需要有一个精神寄托的,所以我不会提类似于为了考研分手之类的建议,你只要保证别让谈恋爱影响你就好,比如考研期间你们可以约定什么时间联络,一周还是两周见一次面都ok。我分手后也没想到会追星,但最后发现爱豆能给我的正能量是远超我的想象的,他的努力、坚持、心态都真实的鼓励着我走到了现在。

2、考研找个研友吧,不必一定要和你考同样的专业,但是有个伴,你没那么寂寞,最后还能一起谈谈时政,背背英语政治。

3、请你们吃好喝好睡好,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我不必多说这一点了你们懂的。

4、“成功者的经验是不可复制的”,再多经验贴、鸡汤能给你的都是学习、积累以及反思,你需要找属于你自己的路和学习方式。

5、有时候努力与回报不一定成正比,但是不努力一定不会有回报。我也见过一天24小时有十五六个小时都在学习的考研同学,也见过每天学个五六七八小时足够的,可能前者最后没上岸,后者上岸了,但每天都吊儿郎当不当回事的一定没上岸。

6、跨考生需要找人帮你入门,感谢两位学长带我入门教我方法,真的可以少走弯路,但无论是自己学还是报班,关键还是在自己,你不认真,神仙姐姐也救不了你。

7、下面这张图是从我初试到复试都在用的锦鲤图,希望你们也有幸运眷顾。




以上是本机构为大家提供的19北京大学新媒体总分第三经验!,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上一篇:2017北京大学MTI初复试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