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北大数院应统,大龄在职备考上岸,迟来的经验帖
大家好,我是醉客,今年报考了数院的应用统计专业,在职备考四个月,成功过复试线,无奈复试发挥一般,最后调剂非全成功上岸。经过这一系列折腾,本来挺心累不想写什么经验帖的,但考虑到自己经历比较特殊,马上就要开启一段全新的征程了,因此也写点东西作为自己考研历程的总结吧,也希望可以对那些在和即将在考研苦海挣扎的孤独人儿有所鼓励,希望能帮助到想要考应统的学弟学妹选择或排除。
一、一个忠告
首先奉劝大家不要考研。19年的考研人数已经达到了280多万,比18年涨了50多万,而现在的经济形势依旧没有好转,仍然会有很多应届生和已经工作的人投身考研大军,所以20年大概率超过300万,竞争将会非常激烈。当然如果你有志于考清北复交等好学校,那么不必理会多少万人报考,但是,清北每年名额就那么多,也架不住多增加个一两千人来考。而且出国工作考研三条路中考研是地狱模式,一年一次,一次一个学校一个专业,没过线或者过线被刷将会非常非常被动,参加春招没什么好公司,出国也基本过了出国季,可能连语言都来不及考出来。更为可怕的是,考研会上瘾,你会想要二战,或者在对工作不满意的时候,也会想到考研这件事,在职考的话还好,如果辞职,要是再没上的话,可以设想一下会怎样。
上面是考研的成本,考研的收益也非常大。我建议既然要考研还是要考排名靠前的学校,当然要结合自己实力进行分析。如果你本科没好好学习有什么遗憾,那么考上研意味着一次重新来过的机会;如果你本科学校一般,那么考上清北复交等学校便意味着拿到了阶级跃迁的门票。想必看到这里会有很多人想来杠,拿自己某个同学某个哥们的事情来举例。但我想反问一句,你自己/其他人有那个背景和机遇吗?我们中的绝大部分人都捡不到武功秘籍,所以扎实打好基础才是最好的选择。研究生进门之后再好好发展,能大概率有份不错的工作,未来可期。
所以这是一个风险与收益平衡的过程,高收益便意味着高风险,当然也不排除有少数未被发现的处女地/价值洼地存在,如去年的叉院。如果你没决定考研,那我劝你好好考虑一下,有很多路比这个轻松;如果你决定要考,那希望你能志存高远,并为未来的自己负责。人们似乎很喜欢看人跌下神坛,之前被炒得很热的北大硕士毕业送外卖,他可能不是北大里比较拔尖的,但至少也不会很差。他和外卖小哥的差别在于,当他决定不送外卖的时候,他还有很多其他选择,而外卖小哥没有。最后我也得说一句,并不是最后考上了就万事大吉了,这只是新人生的第一步,后续还有很多要做的事,从学长的朋友圈看,读研并不会比考研轻松。以上只是我的碎碎念,本来完全可以不写的,权当分享一下给大家做个参考。
二、基本情况
我毕业于上海某财经大学,国贸专业,出国没优势,但就业还行。当时想去券商所以就考了复旦金融,但差几分没过。后面直接工作了,但初心不忘,不想在国企咸鱼一辈子,可是不工作又没法养活自己,于是选择在职备考。现在想想这真是非常有勇气的决定。
因为自己对大数据感兴趣,同时不习惯复旦金融那种文科性质的试卷,再从备考难易程度、试题难易、学校等多个角度考虑,最终选择了应统专业。前年选择了清(qing)华(huai),从历年真题来看也比较喜欢这个风格。下定决心的时间比较晚,在搜集信息准备资料后,十一才开始复习。在职准备时间比较少,所幸公共课有一定基础捡起来比较快,但专业课因为没学过,就只能一边打基础一边按照之前的考试真题挑重点进行复习,最终感觉复习得还不错,题也都会做了。结果18年出的比较飘,和前几年风格不同。因为没有全面复习,有30分的简单题直接没看过书,在考场上做完了其他题,还剩大把时间,心态很崩,只能尽力搜罗东西往上面写,最终还是跪了。
痛定思痛,决定再战,这次选了北大,原因后面会分析。政英数专69/80/138/141,今年分数爆炸,竞争异常激烈。复试因为发挥问题被刷然后调剂非全,再次复试并通过。一开始觉得很不划算,多花了13万左右念了个非全,但后面从官方了解到非全和全几乎完全一致,除了多个字,也就欣然接受了,能有这个机会挺难得了。我挺认同一个朋友说的,如果是想混学历,那么非全没意义,如果是想学技术,那么非全也没有差别。如果只是混学历的话应统也没什么优势,所以肯定不能混学历的,因此非全也可以接受。当然这是一件见仁见智的事,也有同学调剂复试当天去了但最后主动放弃了录取机会,我非常理解,多努力一年念全日制完全值得,毕竟非全可能面临认可度问题。但对我来说一年的机会成本有点大,意味着今后一年要和马克思、泰勒为伴,不能去学去浪,而且我认为如果走技术流,非全完全没问题,学校学历只是一个平台,只有是与否的区别。我一个券商的同学说专业并不重要,就算是北大考古专业(仅指专业相关性不大),能力过关他们公司也同样会要。
三、信息收集
在决定要考研后,就要开始去搜集信息,包括选择院校专业的信息,以及复习资料复习方法的信息。搜集信息是个耗时耗精力的过程,而且还涉及到和陌生的学长学姐去交流沟通,往往很多人都会忽略掉这一块,但这却是非常重要的,做得好的话能事半功倍。考研界里有句话很流行,“选择比努力更重要”,初看起来怪怪的但却非常正确。去年叉院360就上岸,今年初试420不过线。在备考的过程中,我在考研帮上面搜集到很多的信息,也和很多学长学姐聊过,这对我的备考有很大的帮助,少走了不少弯路。所以大家现在可以多逛逛考研帮以及某乎,关注一下目标院校的官网官微,甚至辅导机构的公众号(不是让去报班,有不少有用信息沉积在历史消息里),去球球上加一下群,多方面了解信息,埋头拉车也要抬头看路。
四、目标选择
专业方面,虽然我本科学了不少金融知识,但是考金融意味着要在较短时间内复习很多本书,也是很有难度,所以就决定继续刚统计。学校的话我是从考取难度、个人实力、个人喜好等综合考虑。第一次报清华就是因为个人喜好[微笑],这次选北大一是因为北大信息更加透明更加丰富,二是北大的出题风格比较适合我,三则有两个学院招生,招生人数多竞争会相对小一些。报考前我问了一个学长有多少人咨询了他叉院的情况,他说有很多,劝我慎重,所以我报了数院,只不过没想到叉院不仅没有分流走一部分流量,还从外面带来了不少流量[捂脸]。所以学弟学妹们还要结合专业当年的热度来考虑。
另外最近不停地有小道消息说应统今年要取消,也有复试的同学说听老师说的,我去的晚没听见,但我大胆猜测不是房老师说的。所以我觉得,如果你想要考北大应统,现在完全不用担心,专心复习,不要被带节奏,静待最终官方信息。即使最终真的不招应统,也有很多其他出路的。有以下三种可能吧:
a.应统继续招生或缩招。血赚,早复习早有优势,缩招也不能缩到一两个人吧?
b.合并到金数招生或者转为学硕或者转为非全日制。结合相应的变化进行调整就好了,金数也考100分概率统计的。此外清华带宿舍,人大兼具名气与实力,还有复旦等很多选择,连光华也考75分统计呢[滑稽]。当然如果调整为招学硕或非全的话也要思考一下是否符合自身需求。
c.不招。北大的统计可以说是全国第一的统计,如果不招就太可惜了。可以参考上条进行调整。
五、课程复习
首先要说明的是我的经历比较特殊,复习方法也比较特殊,请结合自身实际情况食用。因为我从9月开始复习的,而且是在职备考,所以没有多少前期的进入状态的时间,基本上是直接从强化开始的。工作日就只有下班后回家复习四五个小时,周末有两天较完整的时间,同时把不必要的社交活动都推掉了。复习时间在精不在多,并不是说每天一定要复习到多少个小时,而是以你每天复习到多少知识来衡量的。考清华时坐我前面的哥们每天上午下午晚上各两个小时,最后也考上了。效果=效率*时间,提高效率很重要。所以一战的同学要找对方向,制订好大目标小目标,不然就有可能坐在桌前一上午大部分时间都是在神游。二战及以上的同学最重要的是调控好心态,我的同学在上课/恋爱/工作/旅游,而我却还蜷缩在桌前一遍遍背政治刷数学,那种孤独和焦虑感只有经历过才明白,不疏解好的话分分钟想撕书,不可能有效率。下面分科目讲一下我的复习方法和节奏:
1.政治
政治我主要跟的是肖秀荣老师。从10月开始刷1000题,刷一节对答案,标注不会的和错的,立即返回去看书找原文。因为我有一定基础,所以这个过程还挺快的,然后进行第二遍。然后是肖8、肖4的选择题,此外还做了几套近年的真题,真题会比模拟题更灵活一些,平时模拟40多做真题可能只有30多,所以提前要熟悉一下真题的套路。然后到了12月肖4出来,就开始整理肖4的分析题,肖老师每年都压中多道题,分析题我个人觉得把肖4背下来完全够了,即使没压中的题也能有答题的思路。我背东西不行,所以我喜欢先把肖4先整理一下,理出每个回答的逻辑和关键词,这样把一科4道题都整理到一张A4纸上,拍下来上下班路上及空闲时间都拿出来看一下,记住逻辑框架后整个答案很容易就记住了。此外我还买了徐涛老师的小黄书,参考了几个马原的题。政治的复习大家还是要重视的,每年都有很多人高分而被政治卡线,非常可惜,我已经算是非常偷懒的方法了,最后考了69也还挺满意的。所以政治一定是不能放弃的科目,并不是说你政治省下来的时间亏的分数能用数学补回来。前期当然可以不用管政治,但是后期在政治上的投入非常有性价比,多刷几个选择题多背几道分析题,也就几个小时的事,可能因为刚好考到而多好几分,政治是非常好被押题的。另外字写得好看也有优势,有时间可以练练。
2.英语
我英语阅读基础比较好,所以没怎么复习,这也为我节省了大量的复习时间。清华考的是英语二,北大是英语一,所以我买了一套英语一历年真题试卷,从新往旧刷了几套,了解一下阅读的难度,看到阅读的出题类型和套路都是相通的,所以就没再练了。另外我建议英语复习只刷真题不要碰模拟题,出题思路不一样可能会被带偏。看去年的经验帖说新题型比较难,所以我着重练了几篇新题型。翻译的话我推荐一下唐迟老师的翻译视频,讲得挺好的,“尽量译主干,修饰层层加”。此外12月中旬我花时间练了几篇作文,准备了一下作文的模板,主要是连接词和过渡句,这些都是套路可以提前准备好的。尽量不要用别人的模板,一是不能灵活运用,二是可能这个模板很多人用,都被用烂了。王江涛老师的押题也可以看一下,今年他一篇押题的例子完全可以用到今年的大作文里面。
3.数学
数学我考得不是很好,18年比较难,我考了134分,今年138是真的不高,主要是今年没有保持足够的训练量,熟练度不够。数学的复习重在打牢基础,建立好知识框架,然后在框架中进行强化复习。以大量刷题来复习有点以战术上的勤奋来掩盖战略上的懒惰,虽然也有效,但是比较耗时。去年我是一边看张宇老师的强化视频一边记笔记,跟着把所有章节都捋了一遍,然后开始挑重点复习刷题的。这个过程中不断整理总结知识点,比如中值定理会怎么考怎么做,任意级数的判敛,矩阵的n次方怎么算,两个矩阵相似怎么证等等。这样整理归纳后即使遇见比较新颖的题,也基本上都能有一定的思路。在有了去年的基础后,我9月把之前的笔记都看、做了一遍,熟悉一下知识结构。然后是660,因为去年的选择填空题比较难,所以就练一些难题,但是今年选填太简单了没能起效。再然后看了冲刺视频,刷了历年真题,练了张8张4(选了一些),还有合工大的卷子。练一些难题是很有必要的,现在报考人数激增,已经不可能有数学简单的年份了,今年已经算是比较简单的了,20年是偶数年会比较难,所以数学更要做好准备。有必要说一句,张宇老师的4/8是有难度,但是和真题的出题思路不太一致,可以备选(有一说一,张宇老师的高数课还是不错的)。另外,线代可以看李永乐老师的视频。我本来是不相信数学押题的,但是今年又被教育了,被押中的大题还没做出来,所以为了保险还是可以做做李林老师的题,且不说他是否能再押中,他在今年押中了,就说明他一定程度上把准了真题的出题思路,当做练习题做做也是不错的。
4.专业课
我大学学的概率论和统计非常简单,中外双语的那种,所以准备清华的时候几乎是在学全新的东西,只看了茆书(从前一年的真题来看可以覆盖),上考场就见光跪了,后面和考上的交流才知道一些门道。所以我今年在准备的时候,提前就联系了学长学姐,然后把考研帮能找到的帖子都找到了打印出来,掌握到一定信息后也就更坚定地报了北大。随后把经验帖推荐了的几乎所有书都买了回来,虽然很多都没有看到,但也借鉴了很多,主要有:
a. 茆诗松《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及习题集:重点,对跨考生很友好,还有习题集可以刷题,有答案。除了没有强大数律以及假设检验的思路和北大的考法对不上外,其他都很好。但并这些不足并不影响它成为考清北应统的必备书。这书有第二版和第三版,我都买了但是看的第二版。该书的习题得认真刷,可以多刷几遍,和真题的出题思路比较像,对于打基础很有帮助。
b. 陈家鼎《数理统计学讲义》:官方指定参考书,包含常考的UMP检验、多元回归,往年考过的偏题也能在里面找得到原型(虽只是借形出题),如核估计、lasso回归。这本书的内容比较跳脱,对跨考不太友好,但慢慢看多看几遍还是能懂的。还有不能图快,要一个个地方搞懂,实在不懂的地方可以参考一下其他书(我后面会说),搞懂后你会发现这本书还是很有逻辑的,一开始看不懂是因为作者和我们的理解不在一个层次上。还有个问题是,该书的习题没有答案,但又不能不做,所幸往年有前辈做了,可以参考一下
c. 李贤平《概率论基础》及配套习题:强大数律这章写得很好,比较详细,我就是看的这本书。它还配有习题集和答案,优秀程度更上一层楼(书上是左连续,所以一开始学还是不要看这本书了,谨防搞晕)
d. 何书元《概率论》:北大本科教材,写得挺好的,但我时间不够就没详看,重点看了随机向量那章
e. 汪仁官《概率论引论》:官方指定教材,但比较久远了,他有的何都有还更详细,看了何的就没看这本
f. 韦来生《数理统计》:我问学长有没有别的统计的书可以参考,学长让我看好陈书就行,但我觉得陈书讲得不够详细,所以又买了这本,这是前面提到的清华的哥们推荐的。我参考看了UMP检验这章,里面举了比较多的例子
g. 陈希孺《数理统计学教程》:陈老是中国统计学的泰斗,水平很高。这本书我就参考了多元回归里的一小部分,然后回去看陈书就容易多了。他写的内容比陈书更难[捂脸]
h. 其他还买了张立卓的,Casella的,还有一些电子书,不过都没来得及看。
由于去年看了茆书有一定的基础,今年9月的时候我结合笔记用一周多时间快速把茆书过了一遍,然后开始刷题。茆的题比较多,而且每一节都有题,要是正常一道道刷的话时间肯定不够,我是把答案翻开,看一题思考一下会不会,写写关键步骤,然后看答案。会做的过,不会做的或者答案做法新颖的标记出来并搞懂,下次开始时翻一下回忆一下是怎么做的。第二遍复习的时候我就做有标记的题,选几道基础题也做一下,同样标记不会的。真题要在这个时候用起来,通览一遍真题,了解真题大概在哪些地方出题,怎么出题,在做题的时候把那些和真题比较像的也标记一下。同时,分析真题也能知道大概会考哪些章节的哪些考点,这对复习知识点也有帮助,可以少做很多无用功。茆书结束后看的陈书,为了连贯性我专门请了一周假来看,看一章做一章的题,方法同上,只是因为题量比较少,所以就先自己做的,做不出来看完答案记住就好了,不需要死磕。第一遍后把真题做了,然后又开始第二遍,同时也找了其他书上面的题看看。复习完已经到了12月,这个时候更重要的是回归基础保持状态,主要在看笔记做标记的题,直到考前。
今年的题出的比较简单,所以大家都考的挺好的。但即使考难一点我也不慌,我也针对性做过一些难题的。比较怕的是考一些不常见的,但是也无所谓,应该除了超级大佬外大家都不会。大家复习的时候还是要全面,包括一些基础的但是不常考的章节,去年清华出了一道拟合优度的题我刚好没看,结果大家都会,整整20分...
六、复试
说到复试,我算是不幸的又是幸运的,经历两次复试,来来回回折腾,最后还好有书可读,性价比是会低些,但我认为也比调剂外校会好很多。北大的(至少我们专业的)复试还是比较公平的,她公平在学校年龄绩点个人经历都不是老师们重点关注的点,所以要考的同学不论你是985还是211,应届生还是工作几年,都可以先不用考虑复试的公平性,好好准备初试。随机性很高是复试的一个不确定因素,很有可能问别的同学的问题你刚好就会,问自己的却一脸懵。总之,先过初试,在初试成绩出来的时候好好复习,全面准备复试,以不变应万变。
七、后记
在4月2号大名单公布以后,考研这件事就画上了句号,虽有些许遗憾,但我对去年无比坚持的自己充满感激,同时也对未来充满希望,感觉未来的一切都因此发生了变化。从工作再回到学校真是一种神奇的体验,我想我应该会比大学上课时认真数倍。
因为工作和备考CFA的原因,这篇文章从开始到现在断断续续写了一个多月,期间情况也有所变化。据小道消息,应统应该还会再招生一年,大家可自行判断,实在不行还有带宿舍的隔壁呢(狗头)。洋洋洒洒也写了大几千字,感觉话还没说完,但送君千里终须一别,最终还得靠各位自己努力。关于应统大家有问题的话可以留言,北大或清华都行,我会尽量回答。
最后引用一句话作结:博雅塔前宜聆教,未名湖畔好读书。愿大家不忘初心,实现理想。
以上是本机构为大家提供的2019北京大学数院应统,大龄在职备考上岸,迟来的经验帖,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