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基本情况
地处北京的四大顶尖财经院校之一,专业全能,税收金融双学位,是金融专业知识体系搭建大师。
专业课全面把握:以所有录取考生专业课最高分进入光华金融硕士复试,全面精准把握考点,注重效率,拥有对真题考点深入且独到的大量见解,所有经验/见解将倾囊相授。
2.总体概述
2018年毕业于北京某财,完成了我校金融双学位的学习。两次选的是微观+金融,今年报考的是金融方向。这两年的初试成绩如下:为考光华这事我付出了13个月的努力。今年翻盘的原因是专业课大幅提升,专业课考了130+,在今年所有考生里排前三,在微观+金融考生里排前二。
公共课考得只能算差强人意吧,不算突出,第二年相较第一年也没有提分太多,而且其他人的帖子里都说得很详细了,公共课这块我就不详述了,我会把重点放在专业课上。
3.个人体会
经验贴仅仅是别人过往经历的陈述,要批判性地吸收。
在看别人的成功经验时,除了关注备考方法,还要关注当事人的背景,比如数学或者英语底子好。像我的话就是有金融双学位的学习经历,这段学习经历对我今年专业课考试起到了特别大的帮助,这在后面会详述。成功的人似乎都会有很多经验,但这更可能是一种幸存者偏差。上岸之后侃侃而谈,但是备考的时候其实是很挣扎又迷茫的,不会像帖子里那么自如。经验贴只是别人在陈述自己的过去,具体到每一个考生则需要自己再去探索。
总而言之,经验贴很多,但是最应该关注的是对自己有帮助的备考方法,以及是否有相似的背景。
考光华既看重努力、毅力和智商,同时也是一场信息战。
考研不似高考,有家长和老师全力以赴的帮助,而本人只需投入精力学习就好。因为每所院校考试内容都不同,所以要相应地去搜集学习资料,以及关注考试相关的信息。这里可以给一些我的tips:
(1)微博:可以关注张宇、肖秀荣、何凯文等各学科考研老师,便于获取实时信息。
(2)微信:政治可以关注肖秀荣老师的公众号;同时有不少公众号会免费分享那些付费公共课课程,虽然这样的行为不太好,但是如果经济状况不是很好可以搜集这方面的信息。
(3)研友:线下的更好,线上的也不错,平时可以交换信息也可以讨论难题;此外,可以加入一些QQ或者微信的考研群,但不要沉迷于水群。
(4)人大经济论坛:光华的很多专业课资料都可以在上边搜到,清北的各经管专业资料也能找到。
(5)知乎:知乎是一个大宝库,政治、英语、数学的备考,整个考研过程的学习规划,心态调整等等都能在上边搜到,遇到问题可以去上边看看。
(6)最重要的是,考研的信息是一个逐渐搜集完善的过程,千万不要等到觉得各方面信息资料已经充分完备才开始复习,这既没有效率也浪费时间,同时会让你沉浸在自己在努力的错觉里。先看一些帖子然后定个大致的学习计划框架,在执行这个框架的过程中不断改进,才是上上策。和几个朋友聊过考研、高考的区别,高考老师们干的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帮我们筛选资料和习题,帮我们节省了我大量时间成本,防止跑偏。可是考研啊搜索信息特别重要又浪费大量时间,现在最靠谱的还是当年考上的及近几年考上的高分学长学姐给的资料和习题及笔记,个人认为这是第一手和相对偏差最小的资料。最重要的的就是和已经考上的学长学界们多线下线上互动,把握更多富有价值的信息。
在备考中觉得疲倦、不想再努力是正常的,但是能够坚持到最后的人才是赢家。
考光华是一件不容易的事这大家都清楚,其实每个人在这个过程中都会有很多次想放弃的时候。因此,一方面大家可以给自己放松放松,不用太逼迫自己,因为大家都会这样;此外,一直高强度学习很难坚持到12月,劳逸结合更可取,能坚持到最后才是赢家。
一语概括之,考光华更需要韧劲。
我是一个二战上光华的人,也有很多气馁的时候,有一战结果出来把自己闷在枕头里流泪的时候,有二战12月觉得自己什么都不会绝望的时候。但是有时候这些感觉是一种错觉,挺过来的人都能成长。
4.公共课
政治
我的政治复习策略很简单,就是紧跟肖秀荣大大,看精讲精练、做1000题、做肖8肖4。
如果政治基础不是很好,尤其是理科生,那建议千万不要学别人10月、11月再开始复习政治。一方面是到了最后三个月,各学科的学习都非常紧张,在这个时候再开始对政治学习的探索,心态会崩的;另一方面是,光华对四门课的要求都不低,一门课考低了很可能总分就不达标了,此外就是光华的政治单科线是60,今年过385分数线的其实有35人,但有4人政治未过线而抱憾。因此不要轻视政治。
英语
这我没啥好说的,关于阅读的技巧可以看看何凯文的基础班和强化班,课程时间不短,自己权衡。
数学
数学我就大概说说自己的感想吧:
(1)我的数学底子还可以,直接开始看起了全书。关于全书,我觉得张宇的不错,难度足够。
(2)去年开始,数学变难了许多。去年数学难在技巧,今年数学难在计算量。我今年数学考得不算好,至少和我考前的预期不符。在考前我忽略了对计算量练习的保持,考试的时候就尝到了苦果。考试时所有的题目我都答上来了,但是正确率不高,所以最后考了129这个不上不下的分数吧。
(3)李林的押题班视频还是看看吧,我今年又没看,结果又押中不少。如果考前看了的话,我考试的时候会答得更自如吧。
5.专业课
大致概述
专业课选择了微观+金融,第二年考研的三个月里,我在专业课花了不少时间,但其实我并没有吸收太多的新知识,更多的是在反思自己上一年的失误以及填补复习方案的纰漏。
在第二年的复习中,我最深刻的体会是:书要越读越薄,成体系的框架非常重要。
专业课的东西又多又杂,看的书目也很多,金融比微观更甚,因此善于总结就非常重要了。复习的时候,不同书目的重复内容其实可以大致翻翻就可以了,不要花太多时间做重复功。最重要的是你对专业知识是否真的理解了,是否可以给别人讲清楚,是否可以用简练的语言、图表和框架把这个学科的东西说清楚。
我是本专业大类的,但是考研专业课的深度和维度跟本科所学差别很大,我第一时间找了去年考上的本科学长仔细询问了重难点和考试风格和注重哪方面的能力考查,某某学长在后期帮我解决了很多疑问,在这里感谢某某学长。
考过一战大概就知道专业课是多么扎心了,需要有个人带,我第二年专业课的分能翻倍,就是买了一些资料课程,感觉完全不同了。是的,有个人成体系地带跟自己摸索完全不是一个层次,就像在超级中学读书和在穷乡僻壤读书一样。
在考试前两个星期,我把微观和金融的考点用14张A4纸详略得当地罗列清楚,这样自己的内心里会踏实不少,漂浮不定的感觉会减轻。
专业课的书目
(1)微观
《微观经济学 现代观点》范里安:这本书是入门,建立对微观这门课的感觉,但是数理方面的难度不够,如果本科学过微观的可能会觉得这本书简单。如果看的时候觉得没有收获可以跳过。
《微观经济学十八讲》平新乔:这本书的作者是北大经院的老师,风格也十分贴近光华的真题,都是数理风格的。但是有些部分和考试关系不大,不必太深究。至于哪些部分与考试关系不大,这要以你做真题的感觉为主。看书吸收知识还是为了应付考试,那还是要以真题为标准。真题没有出现过的知识点大致看看即可。
《微观经济学理论》尼克尔森:这书的难度介于前面两本书之间,我没有看过。
《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张维迎:平新乔的书博弈论那块讲得一般,可以看这本书补充,但是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那块可以不看,信息经济学大致看看就好。
《高级微观经济学》蒋殿春:这本书及其他太难的微观书我都没看,我觉得不太有必要,光华的微观题更多考察你对微观思维更多,不会在这方面设立太多难度。有时间的倒是可以看看。
(2)金融:
《公司理财》罗斯、《投资学》博迪:以上两本书为重中之重,光华的金融题目偏爱微观金融,这两本书避不开,讲的内容其实差得也不多。不过废话有点多,如果看不进去的可以看看光华自己的书,刘力的《公司理财》和曹凤岐的《证券投资学》。
《无套利均衡》宋逢明:之前提到的两本书在解释CAPM、APT、因子模型等这一方面挺混乱的,看这本书对理解这方面特别有益。这本书数理推导特别多,不必太纠结,注意对理论的解释就好。
《期权、期货及其他衍生品》赫尔:衍生品逐渐成为考试重点,今年考了不少的衍生品题目。期权和期货都要掌握好。
《货币银行学》姚长辉:这几年,光华开始喜欢考货银的题了,只看公司理财、投资学、衍生品三门课已经不够了,因此可以看看这本书。
(3)做题
真题
重中之重。无论是看书、上课、做题都是为了考试,获取考试相关信息的唯一渠道就是真题。要注重收集真题以及对应的答案进行反复练习,专业课的一切备考方案要以真题为标准。答案如果可以的话也要努力收集,因为发现自己的不足就是在真题的练习中,答案很重要。
书本习题
大致做一做,觉得有启发的和对考试有帮助的题反复钻研。
其他学校和专业的考研真题
同上。
6.感想
其实这一部分挺重要的,可能在这一块我才能比较好的阐述自己今年专业课考高分的原因。
(1)本科金融双学位的学习,这点对我今年考专业课特别重要。今年拿到试卷我直接懵了,因为问的问题其实是我这两年复习没有重点复习的,全是我之前认为的边角料的知识点。比如有一道三国央行操作和基础货币的题我这两年完全没看过,我当时在那发呆了两分钟,慢慢回忆大三修的《中央银行学》这门课才慢慢答上了。所以说运气也好,金融专业素养也好,我这两年的复习可能没有那么有成效。但是懂得多对于光华的考试确实是有好处的,光华的出题风格飘忽不定,押重点几乎做不到,扎实的学习才是最重要的。
(2)考过一次才真的知道自己的不足在哪,第二年的学习中我就发现了自己第一年的知识盲区不少,第二年的复习就在用真题扫盲了,所以真题很重要,建立框架很重要。
7.总结
总而言之,这两年在专业课学习我干的事大致如下:
(1)以真题为导向,保持复习方向不歪;
(2)努力吸收书本知识,以加深理解为目的,而不是机械地刷书;
(3)多做题,多做真题,要把真题做到一看到题目答案就浮在脑海为止,同时以真题为标尺查漏补缺;
(4)善于总结,多总结,要把加起来几千页的书织成知识网络,细节可以记得不全,但是心中框架一定要非常清晰。
8.复试
今年是招BA的第一年,同时在今年的复试取消了英语听力,相应地在复试中要求英文自我介绍作为对英语能力的考察。
当时复试完,金融方向的都觉得灰头土脸,被怼得很惨,BA方向的都觉得老师挺和蔼的,估计采用了不同的面试策略。
我的复试表现一般,分也不高,有一半的问题没答好,但是出来以后问大家好像表现都差不多。
复试时候被问了大概下面的问题:
1.问了本科一篇论文的结论是为什么。
2.利率的风险结构,两个债券的收益率有差异原因是什么。
3.两个公司EBIT相同,负债率不同,市盈率不同,对么?(这题我答得非常不好,老师直接说我错了,所以我也记不太清了)
4.亚马逊每年利润都很低,甚至有负值,为什么估值还这么高?(这题在往年的复试里也出现过,我回答了有NPVGO和市场有泡沫但老师都不满意)
5.老师说他们家乡的一个村子,交通便利但是很穷,为什么这里的矿泉水比北京的都贵1块钱,用微观经济学的知识从理论或者直观解释一下。(我给的回答是因为太穷了坐不起高铁来北京买矿泉水。所以只能接受这个价格,老师有点哭笑不得,不知道怎么反驳我但我这个答案显然不是他想要的,事后想想可能老师想问的是价格歧视)
6.CAPM和APT的区别在哪,包括假设、结论和推导过程。
9.结语
希望我写的这些能对后来者有帮助,共勉!
来自iPhone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