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中国人民大学应统排名第三经验贴

时间:2020-03-15 18:48 来源:研导师 文加考研

      2018年考研终于落下帷幕,如愿被人大应统拟录取,写篇经验贴还愿。背景:一战人大应统,本科应用统计学,初试总分401,政治68,英语89,数学129,专业课115,排名第三。复试后综合排名第三。
一、复习阶段和时间安排
2018年考研我准备的时间是是3月-12月,历时10个月。6-7月忙着期末和搬家,复习进度完全打乱了,真正的的复习时间是3-5月和8-12月。总体来说,整个复习跨度分为三个阶段:3-6月基础阶段,8-10月强化阶段,11-12月冲刺阶段。
2018年考研我准备的时间是是3月-12月,历时10个月。6-7月忙着期末和搬家,复习进度完全打乱了,真正的的复习时间是3-5月和8-12月。总体来说,整个复习跨度分为三个阶段:3-6月基础阶段,8-10月强化阶段,11-12月冲刺阶段。
3-6月:考研前期准备阶段,我给这个阶段的定位是,消除对考研的恐惧感以及打好数学和英语的基础。主要任务是翻看经验帖,了解考研应该怎样规划(做好心理建设);数学三基础复习(听课+笔记+练习);英语一基础复习(单词+长难句)。这时学校还有课,没课的时候就去图书馆坐着学习,时间不固定,每天学习3-5小时,看看视频做做题,大多数时候有种能捡到分数的满足感。
8-10月:正式进入严肃备考状态(7月回家了,基本没复习),掰掰手指还有五个月,有了紧迫感,但还是蜜汁自信。这一阶段我认为以提升自己各科的硬实力为要。主要任务是数学三强化(听课+笔记+习题+真题);英语一练习阅读,巩固单词;专业课复习1-2遍;政治整体复习第一遍。
----------具体时间按安排 图1
大概是这么个时间安排,但不会严丝合缝地按照这个来,数学学累了的时候用软件刷刷单词,有时候会扣扣手机看看视频~算下来一天正经学习时间7~10小时。会用forest计时,看到有效学习时间增长很有成就感。
11-12月:一进入十一月,冲刺阶段开始,需要各科都形成清晰的脉络以供按图索骥;查漏补缺,学过的基础内容丢分岂不是很可惜;做冲刺练习,临阵磨枪,不快也光。主要任务是数学三查漏补缺,做冲刺卷;英语一解决完型,新题型,翻译,作文;政治准备第二轮客观题,准备主观题,准备时政,考前抱佛脚;专业课形成自己的知识脉络,操练解题技巧。
------------具体时间安排图2
每天学习9-12小时,背单词也是利用早上图书馆排队或其他科目厌倦了的时间空隙。
二、各科复习方法
(一)数学三
我本科学的数分高代,理解能力不错,反应能力比较快,计算能力一般(数三129,事实证明我栽在计算上)。
1、复习资料和时间安排
(1)参考书
《李永乐复习全书》(大红皮):知识点很全面细致,初次做会有点困难,一定要耐心全部刷完,初次做不要直接看例题答案。刷了三遍。(也有人用范培华李正元的粉皮全书,据说比较难,数学基础好的小伙伴可以用这本书)
李永乐《线代辅导讲义》:五星推荐!搞透这本书,线代满分没啥问题。大概刷了两遍。
《李永乐660题》:全是选择题和填空题,需要对知识点有深入的掌握和良好的计算能力,把高数部分完整地刷了一遍,线代和概统没写完。
张宇《高数18讲》:有很多很有意思的题,重视解题思路,还蛮好玩的,比较适合思维灵活,基础好的同学。我只写了七八章的内容,配合张宇老师的视频课食用更佳。
2000-2017年数三真题:好像是买啥书送的试卷,解析看的是李正元的历年真题解析
汤家凤最后八套卷:计算量巨大
张宇最后四套卷:挑战解题思路,计算量比汤家凤八套卷稍小
(2)辅导课程
汤家凤高数基础班,强化班,概统基础班视频
张宇高数强化班视频:张宇和汤家凤都是很好的老师,各有侧重,汤家凤讲的内容更细致,注重系统性,适合基础薄弱的或者思维习惯比较规矩的同学,张宇注重数学思维,适合思维比较跳跃的同学。
李永乐线代基础班,强化班视频:虽然讲课有点沉闷,但是思路清晰,内容完整,深入浅出,李永乐老师不愧被称为线代王。
--------------安排图3
2、复习方法
(1)3-6月,花了两个月复习高数,线代和概统各一个月。我是一边听视频课一边自己用笔记本做笔记,每学完一章,把全书上对应的例题都做一遍,有疑问的题做上标记,再刷全书的时候重点关注标记的题。注意,这一阶段不要图快,一定要扎实。我当时要求自己笔记尽量写得美观整齐些,留出一定的空间以备日后补充修正,后来证实这对逐渐形成对每个知识点的全方位的理解以及构建各个模块的联系很有帮助。听视频课的时候,遇到记忆不准确的概念和难以理解的知识点时,暂停视频,参考数学教材和网上的资料,也是为了对知识点有尽量全面的理解。这一阶段下来,全书写完第一遍,写了一本自己的数学笔记,基础阶段就算完结了。(其实概统半个月就够了,但是我六月份要准备期末,所以没太沉得下心来,进度很慢)
(2)8-9月,全书复习完了第一遍,进入攻坚克难期。还是听课,做笔记,写练习题,再加上把新的想法补充到基础阶段写的笔记上去,按照高数-线代-概统的顺序复习。练习,学习思路,总结,再练习。练习的材料是《660》,《张宇高数18讲》,《全书》(二刷),《线代辅导讲义》。其中二刷《全书》和《线代辅导讲义》是我规定自己必须完成的任务(我是重基础型选手,厌恶风险,宁愿难题只能做出一部分也不能容忍基础知识出错),后来由于时间来不及了,就只把《660》的高数部分选择填空和线代概统选择题写了一次,《高数18讲》写了七八讲的样子,没有强求。
(3)10-11月,开始真题,两天一个周期,每个周期解决一套试卷,第一天模拟考试写真题并批改打分(时间和时长建议按照考研时间来),第二天订正错题。养成写试卷的手感。(分数大部分在140+,也有130+或者120+)
(4)11-12月。汤家凤八套卷,张宇四套卷。和真题一样的打法,模拟分数会比真题的分数低,正常(分数一般在110-130)。另外,趁着10-12月,三刷全书(屡次做错的题),二刷《线代辅导讲义》,进一步完善基础阶段的笔记(让它尽量体现你对知识结构的把我,同时又有全面细致的知识点供查询)。
18年数三考得比较难,客观题主观题都不是善茬,思考量和计算量都不小。写完客观题,再写完第一个主观题我就有点慌了,还好我有旺盛的求生欲,坚持到最后一秒2333,结果是客观题没扣分,所有主观题我都知道出题意图是啥,该用啥方法。但是有一半主观只写了一半,就是算不出来或者算错最终结果,想来还是没多练难题和计算能力的锅。



(二)英语一
我英语基础还行,四级裸考630+,六级裸考530+这样。我一开始的目标是75,冲一下80,一直按照80的预期准备的,考完预期分数80-85,真实分数89,也许有一定运气成分。
主要用的参考书是朱伟的《恋练有词》,张剑黄皮书(历年真题),张剑的黄皮英语作文书(买书送的17年版)。
个人认为考研英语最基础的是词汇,次基础的是语法和长难句理解,在此基础上掌握各种题型的套路就大功告成了。
我从三月份开始复习单词和长难句。单词用的朱伟的《恋词》和配套视频,因为我光背单词表会感觉很枯燥,听视频课调节一下,大概三月到五月磨磨蹭蹭地把恋词的三十个视频听完了(最后十个串讲视频太长了,懒得看了),个人觉得词根词缀对猜词还是很有好处的,不需要刻意去记忆,听课的时候跟着理解一下形成印象就行了,以后碰到眼熟但是不确定的词根词缀或者单词,反复查几次就行了。系统地学完《恋词》之后,可以用单词软件背单词,每天坚持背,不能停下来,坚持到考研。我用的是扇贝,有的阶段一天背500个,有时候300个,有时候200个,根据其他计划酌情调整,只要每天背,坚持到最后一天就行。
长难句用的是何凯文的《长难句解密》,每天翻20页左右,三四月份看完的,学怎么断句,怎样整体理解句子。不必刻意去记东西。

说说各个题型:
阅读:应该算复习性价比最高的题型?(当然也是重难点题型了)分值高,套路性特别强,英语练习我都是直接用的真题,没有另外买模拟题或者专门的书,12月最后一段时间,直接拿最近五年的真题当模拟题练。
大概到七月底才拿起真题练阅读。总共约80篇真题阅读,每天干掉两篇阅读(96-11年),大概花了40-50天。建议先读文章做题,批改,尝试理解错题,再通读全文,查单词,看全文解析,看题目解析,理解出题和答题套路,做标记,如果实在觉得理解有问题,可以听听阅读专项的视频课(我听的是唐迟的阅读强化课大概04-08年的真题,基本上包括了考研英语阅读的所有套路)。十月到十一月中旬我把阅读刷了第二次(96-11年),直接通读全文,看标记的单词和标记的文章解析,看题目和题目解析,做标记。十一月中旬到考前,整套刷最近五年真题,三刷96-11年的阅读(直接看标记部分)。第一遍刷阅读边看解析边思考边划记,耗时会久一些,大概一篇阅读45-60分钟,第二轮第三轮就会快很多,因为已经有了适合自己的重点生词和重点解析了。不建议全文翻译,做阅读重在逻辑关系和情感倾向。

新题型:据说新题型很简单,但是我做新题型很烂,不知道啥原因,于是我听了王晟老师的专项强化课,再不行就只能看命了。新题型放在10-11月刷完阅读后复习(因为觉得阅读是大头,其他题型都是小菜),先做真题,再批改,再听课学思路。但是18年英语一的新题型当时我做的时候,直觉给出的答案还是和用王晟课程中的思路给出的答案有出入,最后直觉赢了,所以语感还是很重要的。

翻译:长难句的基础在这里很重要,翻译要求句子结构切分正确,内容完整正确。我看的是唐迟的专项强化班,每次练习完一篇翻译就看一节课,放在十一月中旬到十二月刷阅读之后练习。

作文:分两块掌握吧,一块是论述结构,一块是表达。论述的结构就那么几种,基本都是三段式,看几篇范文就能领悟,表达就需要自己整理用得顺手的句型和搭配,同时词汇量也要过关。最重要的就是练习,心里有一个论述的结构,向里面填充具体的内容(论述或例子)。作文我从十一月开始准备,从十二月才开始练习(后来还是觉得有点虚,最后主观题只扣了9分,出乎意料),看的张剑黄皮的作文书和真题的作文解析,积累其中用得顺手的表达。

完型:我从12月才开始准备,当时想着来不及复习就放弃,完型应该是最考验英语功底的题型了,分值小,范围广,做真题是时候可以注意积累完型的常用搭配,完型还是可以做做模拟题的。


(三)政治
政治分为客观题和主观题。客观题是拉分的关键。68分,说不上经验,说说个人的复习用书和复习感想。
1、复习用书:肖秀荣强化三件套(精讲精练,1000题,真题),《任燕翔主观题背诵宝典》《肖八》《肖四》《肖秀荣命题人时事与政策》《任燕翔四套卷》
2、8-10月中旬,听政治网课,看精讲精练,做1000题。10月中旬-11月中旬看第二遍精讲精练,刷第二遍1000题(只做了一半),11月中旬-考前,背《任燕翔主观题背诵宝典》(边看视频边背,其实没有完全背下来),做模拟卷选择题,读肖八主观题,背肖四客观题。政治最后悔的就是10月中旬-11月中旬想二刷1000题,对知识点纠结得过细,浪费了很多时间,但效果一般,导致最后一段时间政治比较被动。客观题我觉得还是快刷,多刷为好,建议最后各个政治老师的模拟卷都买来做做客观题见见世面,模拟卷的客观题错题可以考前强记一波。主观题不要太恐慌,看看任燕翔的主观题直播视频,背好肖四,考试的时候抄抄材料,背背理论就不会崩。

(四)432统计学
今年突然出了50分计算证明题,大概写出来了20分,拿了115分,对准备的部分还算满意,没准备的数理统计部分也怨不得人了。
1、参考书目:
《统计学》贾俊平(第六版)及配套辅导书
《统计学》贾俊平(经管版)(有第六版中没有的内容,如实验设计部分内容,时间序列部分模型)

圣才的《统计学》考研辅导书(蓝白皮的)(用来刷选择题熟悉概念)
何晓群《应用回归分析》(第四版)
王燕《应用时间序列》(第四版)
何晓群《多元统计分析》(第四版)
2、关于真题:真题很重要,真题直接反映专业课的考察套路:考哪些内容,考哪些方面,应该怎样作答。研究历年真题,会发现有很多知识点是反复考察的,那就是复习的重点。
3、关于笔记:不得不说学长学姐的讲义还是挺重要的,可以提供一个基本的整理框架和思路,让我不至于跑偏,但是不能完全依赖学长学姐的笔记,自己整理的东西用起来是最顺手的。我是参考学长的笔记结构和历年真题,按照自己思路整理的总结笔记,补充上我的薄弱项。最后整理了主要的八个模块,回归分析全过程的思维图,时间序列的模型总结,多元统计各个方法的联系图。到最后一个月基本就直接背笔记了,很少翻书。
4、复习过程:专业课复习从八月开始,我把上面的这几本教材通看了两遍,第一遍是把所有内容自己理解一次(感觉比较难的章节会做笔记加深一下印象),第二遍注意整理知识结构和在此理解难以理解的部分,这两遍是为了给后续整理自己的笔记和记忆打基础。进入十月下旬,开始一边做真题,一边整理自己的笔记。
《统计学》中,概念的辨析和联系是很重要的,如假设检验中第一类第二类错误的概念,p值的含义,假设检验的思想等等。而《回归》《时序》《多元》中,各种方法的适用范围和优缺点,还有分析思路是很重要的。比如回归分析的整个过程,就要从收集数据,数据清洗开始,到设定模型形式,到参数估计拟合模型,到模型评价,到模型改进和模型选择,再到预测控制,各个环节有各自对应的不同评估指标和处理方法,整个一套过程下来理清楚,就不容易出现记忆错乱的情况;时间序列中理清楚不同类型时间序列的不同处理方法以及具体模型是主线…
5、关于2018年专业课:今年专业课一反常态,出了三个概统的题,50分,难倒一片。第一个是辛普森悖论,第二个是证估计量的性质,第三个是证概率不等式,用到示性函数和柯西不等式的小技巧。可能专硕对数统的要求会有所提高,建议以后大家复习书目加上茆诗松的《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6、其他:大家如果有专业课方面的问题,可以向我询问,尽量解答,19考研的小伙伴多的话可以帮大家建个群,考研过程中可以交流信息,互相打打气什么的。United we stand, divided we fall.

最后,决定好了的事情就用心去做,祝愿大家得偿所愿。
以上是本机构为大家提供的2018中国人民大学应统排名第三经验贴,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上一篇:马院科社专业初复试第一经验(适合党史、中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