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小凡,二战跨考中国人民大学应用统计专业,本科毕业于大连理工大学(985)生物工程专业,初试总分405:数学三136,统计学133,政治70,英语一66。一战北理应统,突然决定考研后进入备考阶段已经十月份了,很遗憾没有过线;二战人大应统,初试排名22,拟录取排名12,感恩一切安排。这篇经验贴写给逐梦路上的学弟学妹,更写给自己。我深信年少时一腔孤勇的执着,将始终在我们跌跌撞撞的人生里熠熠生辉。
★初试-得分策略
在有限时间的情况下,应该根据自己的整体情况和考研学校的特点有一个整体的得分策略。比如我把2016年人大应统录取同学的各科分数做了一个统计,英语政治均分都在73分左右,数学和专业课都是120+(当然要考虑到2016年数学偏难)。我的策略基于短板效应,单科表现不需要突出,各科都拿到均分以上即可,就是英语70+政治70+专业课120数学130,这样的切实可行的目标有助于对复习进度的把控,减小压力。因为楼主是跨专业的理工科女生,我认为数学是我的优势不需要投入太多时间,政治、英语正常强度的复习可以拿到一个普遍分数,专业课是弱势所以要投入更多。
另一些同学可能选择的策略是专攻数学、专业课这两个拉分专业,英语政治就简单跟一下分数也不会太低。这样的策略对于名校热门专业风险较高,数学拿分失分都在一念之间而且分差很大。一旦放弃政治和英语的竞争力,数学的压力就会增大,可能会由于过高的心理期望达不到预期分数,时间充裕的情况下还是要对英语政治有足够的重视。
★初试-进度安排
宏观一点从复习心态上讲,我觉得考研人的经历的阶段是应该分为这三个部分的,但习惯上也各有不同。我通常会选择先攻克比较难的部分,在一开始心态比较平和的阶段里打牢基础扫除难点,不要在后面很紧张的冲刺阶段给自己留坑,所以基础准备阶段有差不多三个月。这个表格是我的各个阶段的学习内容,在后面会逐一展开。
☆ 数学三:136。第一轮复习高数部分粉皮的李正元版《复习全书》(很经典稍难冲高分强推)+张宇的视频,线代部分李永乐《线性代数辅导讲义》+李永乐的视频,这两个都是一边看视频一边看讲义,概率部分看的大红皮李王版《复习全书》(因为到后来时间不够了囧……),讲义的习题能自己写的决不偷瞄答案,看了答案也要跟着思路自己算一遍,不能偷懒,我一般还会在旁边批注解题思路和要点。有条件的话全书要看两遍。我投入在数学的时间不是很多,平均每天5个小时左右。一轮下来前面的部分就会遗忘很多,第二轮主要就是通过习题来恢复记忆整合提升,我用的是660题,做题之前一般会写一下整章的知识点总结,对加深基础概念的理解很有帮助。后期一个月就是每天上午一套数学题,可以真题和模拟交叉着做适应不同风格。真题做熟可以完美驾驭高频考点,但是还是有很多边角知识点照顾不到,这个时候模拟题的预测作用就凸显出来,我从张宇八套卷和合工大的预测卷中抽了10套做,那道差分方程的题预测题就做过好几道所以答的很顺利。级数的部分一直有很大漏洞抱着侥幸心理就没有补,结果考试的时候那道级数的大题是全靠想象力胡编很难过。后期真题的分数稳定在135+,模拟题120+。遇到遗忘的知识点一定要抽时间做专题复习,做模拟卷受挫是很正常的,我通常做三四天综合会花一天时间填补盲点。如果有再多一点的时间的话我会再多做一些模拟题,明显感觉到自己的熟练度还是不足,所以考研复习实在是宜早不宜迟。
☆ 专业课:133。作为跨专业考生,这个科目一直在左右我考研过程中的情绪,更曾经一度让我崩溃。专业课的书籍我用的都是人大版的,包括《统计学》第五版、《时间序列分析》、《多元统计分析》、《应用回归分析》、《统计学》第四版(管理类)这五本+人大金圣洁学姐的手写笔记+人大章华(学长)的电子版专题真题总结。人大应统的专业课题目是7-8道基于案例分析的主观题,考察对专业课的深度理解和实际应用能力,找准切入点后就需要大量的文字输出,这个必须要依靠背诵才有望冲高分。每本专业课都会自己先看第一遍形成整体脉络(案例很重要),第二遍对照金圣洁学姐的笔记整理重点到本子上,第三(四、五……)遍按照章华的笔记按点背诵记忆,每背完一章做真题检验一下。金圣洁学姐的笔记覆盖内容比较广重点突出,有些内容是简写的,适合前期打基础。到了最后两个月我就是章华版各种总结不离手了,八个专题的总结很经典,层次清楚表述完整,节省了不少自己整理的时间,打印出来的纸质版考前基本已经翻烂了。今年的出题风格较往年更加灵活,考的内容也更细,所以还是要全方位无死角覆盖列点记忆,毕竟分值辣么大心存侥幸的后果可能很惨烈。每天3个小时专业课,前期自己胡乱摸索浪费的很多时间,好在后来遇到章华(学长)和金学姐,给了我很多鼓励和建议,每次聊过之后都会有新的学习体验。
☆ 政治:70。《精讲精练》+1000题第一遍,《风中劲草》+1000题第二遍,时政部分用的肖秀荣的小册子,主观题是肖四和冲刺班视频。9月中旬开始每天1-2个小时。政治分数中等,原因是实在不擅长背东西,专业课又消耗了我太多耐性,主观题虽然买了很多资料却只背完了肖四,到后期复习很仓促,我甚至肖四的选择题都没有做完。其实进入12月政治就应该是综合阶段了,不要像我等到十几号才开始背,体验很糟糕不说还压榨了其它学科的黄金时间。
☆ 英语:66。我看到这个分数的时候实在是绝望的,毫无悬念地收获了全场最低分,害羞到不敢谈经验。到后期英语的学习时间就一直被挤压在1个小时以内,甚至连一个完整的套题都没有做,卷子上作文的字写的有点大,出考场才想到字数好像不够……所以啊要把所有的进度尽可能提前,不然考前会有怎样的窘境完全可以预期得到。
★复试
人大应统今年的复试校线院线都是390,甚至超过了金融的录取线,相比于去年竞争压力更大。2月27号公布复试名单3月4号复试,节奏快到窒息,考研群里面的气氛也一直很压抑,所以从知道初试成绩就要开始着手复试了不要拖延。
笔试是英语听力、翻译和专业课,面试是英语口语面试以及专业课和综合素质面试。英语口语没在状态,考官没有问我背了好久的自我介绍(心累,不是说好了一定问的么),读了一段不知道是什么的文章,问了我一个类似于财政部长一类人的名字和影响宏观经济的因素类似这样(好几脸懵*,宝宝是学生物的),后面我整个人就很崩溃了……还好他很善良地安慰我这只是一个小环节,叫我不要紧张好好准备后面。专业课面试比较幸运分到了院长的组,题目是多重共线性和异方差,期间还抽到国民经济核算,只能老实说没有看那部分,老师就让我抽下一道了,可能因为是跨专业老师们没有追问我太专业的问题。人大的老师真的超级nice,气氛一直很轻松像是在谈心,大概是我这么热爱统计的心情有被老师感应到,结束的时候院长表扬了我的表现,还说很欢迎我,出考场的时候好像进行过一次盛大的表白那样释然。
★考研日记
“每一个人的灵魂里都住着千军万马,在和自己独处的时间里他们不住地在和我的懦弱争战。”
那段备考的日子终于成为了一段执拗的过去,我甚至不敢确定未来是不是还有能力再这样勇敢一次。只因为对统计学的热爱执意要二战,没有宿舍住就独自搬到了一个陌生的校区,每天一个人吃饭,一个人自习,一个人散步,状态不好的时候坐在河边一个人发呆。中秋节那天我自己绕着宿舍边空荡荡的街道来来回回地走,听见电话里爸爸的声音,望着天上的月亮忍不住哭出了声。我从不害怕别人怎样看我,我只是害怕自己成为不了我自己想要成为的那样的人,害怕关于青春的记忆里有那么一段被命名为爱而不得。“你要很深切地体会盼望、体会不得、体会失而复得。”我在日记里这样写。
每天的学习任务都在十个小时以上,整个人的时间意识由分钟构成,手机都会随身带但基本都出于飞行状态,开机时间不会超过三个小时。后期因为白天持续的神经紧张导致睡眠困难,最后练就的本领不是怎样睡着,而是怎样在只睡五六个小时的情况下保持精神集中。这样听起来很辛苦的日子是真的很难熬,但是也会有那些完成一天的任务在寂静的街道上蹦蹦哒哒的喜悦,模拟拿到高分心满意足地奖励自己炸鸡块的确幸,接到跳出的慰问电话和信息忽然倍感温馨的幸福。每一个人的灵魂里都住着千军万马,在和自己独处的时间里他们不住地在和我的懦弱争战,这场战役让我所有的思考和感受都变得深刻。它在凝固的时间里筑了一座塔,封印着年少时那么热切的一次盼望与坚信。
“我做孩子的时候,话语像孩子,心思像孩子,意念像孩子;既成了人,就把孩子的事丢弃了。——林前13:11“
我深知在这个时代谈论梦想是一件看似多么浮夸的事情,可是我们心底真的不能丢失那一份单纯的渴求。我想做自己喜欢的工作,和谈得来的人交朋友,爱自己想爱的人,并且我不会妥协。我时常觉得自己幼稚的像一个孩子,自我陶醉在到处撞南墙的孤勇里。考研这条路真的很艰苦,却在真实地体会自己每一天都朝着想要的生活迈步,“there is freedom from the chains that bind us"。
“他要像一棵树栽在溪水旁,按时候结果子,叶子也不枯干。凡他做的尽都顺利。——诗1:1-3“
愿我们都能忠诚于自己的信仰,它使我们四面受敌却不被困住,心里作难却不至失望。按部就班地完成自己当做的事,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出人意料的平安总会与我们不期而遇,保守我们的心怀意念,使喜乐不至缺乏。公布录取结果的那天,我在微博上写:”能在自己热爱的领域里才华横溢,是我所有能想象的最好的未来。”
吃瓜群众终于拿到入场券,这个长队我排了几个通宵,看了太多伙伴来了又走,还好发票的这一天我还守在这里。
以上是本机构为大家提供的2017中国人民大学应统三跨考生405分考研经验分享,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