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一)分数:政治69,英语二85,资评专业课121,396经济联考122,总分397。
(二)大致基础
1.学校专业:某财经211投资学专业。专业课大部分学过,也不算太跨~
2.英语基础:四级600,六级591,基础还可以。但是考研英语真的和基础关系不大,看了好多六级没过分数考很高的例子,所以只要方法对,用心学80+没问题哒!
3.自我分析:高中文科生,严重的偏科型选手,更擅长文字论述,数理能力较弱,从我的考研成绩也可以看出,396基本上是数学拉了后腿。。。所以人大的风格很适合我。
4.备考时间:
(1)3月-5月,备考金融,除了金融专业课,期间大概刷了半本核心笔记,英语单词记了一些。
(2)6月初-觉得金融竞争太大,转考资评,最开始从黄达和罗斯两本厚到可以挡子弹的书转到资评,觉得哇内容少了好多啊,简直开始放飞自我。当时6月份咨询一个考上的师兄的时候,讲我的这个感觉,他说你这是太浮躁还没复习进去,后来才发现确实是这样!所以千万不能掉以轻心!当你深入复习的时候,你会发现其实有好多东西需要早点开始准备。而且看过再多经验帖,有些东西真的要去学了,才能知道自己哪些方面该怎么做。
(3)暑假-回家待了一个月,效率实在不行,8月十几号回学校复习,刚开始在各教学楼打游击,后来9月份搬到图书馆,研友座位时间什么的都固定下来才渐渐进入状态。所以有个固定的复习状态还挺重要的!如果不是非常自律还是别回家复习吧~
(4)11-12月:这两个月是效率最高的两个月,没有疲惫期,每天觉得非常充实。所以前期状态不好没关系,总会找到状态的,一定要稳住不能放弃呀!
————手动分割线————
废话完毕,进入下面的干货,因为公共课和396的经验帖网上可以找到很多大神的帖子参考,所以我着重写专业课。
一、参考资料
(一)必备参考书及用法
1.《资产评估教程》刘玉平_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_第三版
经典!因为俞老师的书里没有流动资产评估和长期投资及其他资产评估两章,以及其他章节的侧重点不一样,但是考试都有可能考察到,所以两本书要结合起来看。
2.《资产评估基础》俞明轩_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俞老师的书!肯定必看呀!里面的案例值得多看几遍~毕竟资产评估的案例网上还挺难找到刚好合适应试的。
(2)还有一些知识点可以作为刘老师的书的补充。举个栗子——历年初试真题出过一次+复试题常考里的题:如何理解成交价格与价值? 你可能在其他地方找不到好的答案,但是翻开俞老师书的P3-4你就可以惊喜地找到观点和论述答案啦!
3.《财务管理学》荆新 王化成_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_第七版
(1)两个大牛写的很经典的书。课后习题很值得做+背要点,很适合应付财管的简答题。
(2)财管关键在于知识点的要点要记住,因为财管不容易与生活现象或者热点结合起来,因此灵活运用的题出的不多,所以财管的分你背得越牢,拿到的分就越多。相比于经济与资评的不确定性,财管拿分的确定性与你下的功夫成正比的。
(3)历年真题有偏爱考关键参数比率或者一些常规知识的盲点的规律。比如今年出的:用净现值法和内涵报酬率计算得出的结果不一样的原因?如何选择?
4.《西方经济学 微观部分》高鸿业_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_第六版
《西方经济学 宏观部分》高鸿业_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_第六版
(1)有些学校本科经济课应该就是这两本书了。官方大纲说微经考前五章,宏经考第一章,但是今年出了两道和经济增长相关的题呢!!以前也有出过外部性的题,不过人大简章里没给参考书及考察范围,也不能说他超纲。
(2)所以建议是官方规定的范围要好好看并做好笔记,范围之外的建议看看,挑重点记住观点,因为经济题历年从没考过计算题,所以不要求会做计算,核心知识点记住就好了。同时尤其关注当年的经济热点,比如今年两道共50分的经济学题就一个考了201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内生增长模型“,一个考了2016年一个提案关于GDP核算改革对经济增长的内容。
(二)自己买过的资料+看过的书
1.圣才笔记_资产评估考研专业课
配套的书是:刘玉平《资产评估教程》、《财务管理学》荆新 王化成、高鸿业的宏微经。所以非常适合人大和央财资产评估的备考。结构是按章编排,每一章分了:笔记、课后题答案+考研真题三部分。
1)笔记部分也是类似于书的缩略版,但内容还是很多所以这个笔记挺一般的,其实可以理解为什么质量一般,因为这个专业考的人少,所以相关的资料也少。
2)课后题答案部分不错,不用单独买财管资评的课后答案了,而且有些可以作为简答题备考。
3)历年名校真题:我主要用这个部分,因为各个学校风格不一样,但是有些题可以作为补充,而且是以题和答案的形式呈现的,可以学习别人的答题思路和答案论述。
2.某宝买的笔记+真题+冲刺期的四套模拟卷
(1)笔记部分和买的圣才笔记基本一致,也是书的缩略版,同样质量一般。
(2)真题部分2016-2018年答案也是要么有些题没写答案,要么质量一般,有些题明显瞎拼凑的,而且格式排版都很乱。。。15年之前的真题和网上流传的真题版本的答案一样,但是这个版本其实有些题的答案写的也不太好,后来我是自己找资料写了份真题答案。
(3)四套卷有些题质量还可以。
3.一个18届的师兄电子版背诵笔记
(1)这个笔记可以说后期才发现是宝藏笔记,最开始买到的时候觉得有点简略,觉得不是很好。然后备考时自己花了不少时间整理笔记啥的,后期刚开始背书还拿着圣才笔记和教材直接边看边记,而且9-10月份的时候还在试图做思维导图看能不能背的快一些,但是知识点太多了,我大概是考前1个多月才开始系统性地背,按理来说9月就要开始背的!当时又背政治又背英语的专业课压根背不完,所以后来试着背这个简略版的笔记,发现能把这些背完就已经很不错了,就像背肖四那么几张纸的答案就很多人喊难背了。
(2)建议:前期笔记可以自己先做一做(因为简略版的笔记会省掉很多论述和逻辑链条,一个观点要有对应的论据支持才好理解记忆,这就需要把书多看几遍。)这样有助于帮助把知识点理解透,积累阐述话语,把论述能力练好。但是一定要把握好做笔记占用的复习时间比例,以及做的笔记效果(纯粹抄书效果不佳),后期如果背诵时间比较紧的话要回归到背知识点要点和框架,毕竟大家都知道是按点得分的。
4.2018资产评估师资料+配套课程
(1)这个可以前期作为入门课程看,因为资产评估确实书还挺无聊的,老师虽然讲的一般算不上好,但是看视频至少有个人讲给你听,没那么无聊,可惜我发现得太晚了,大概9月份10月份的时候才挑了一些看,也没多大用。
(2)注意资评师考试比考研范围大很多,很多内容我们不考,他们讲的很细,而且内容的侧重点也不一样,所以要学会衡量哪些需要重点听,哪些不用听。
5.经济学的思维方式_[美]保罗海恩
(1)因为人大的考题比较活,看过一些非考研资料的书,这是其中zui想安利的一本!因为高鸿业的书还是知识点为主,但是人大出的经济学题基本上和生活现象结合起来,所以当时在图书馆找了好几个版本的经济学书,发现这本的时候简直就像挖到宝贝了,相对比较适合人大的考试,强烈安利去学校图书馆借这本书看看~
(2)有趣易读但是又有深度,不同于牛奶可乐经济学这类的偏重于通俗易懂,这个确实培养经济学的思维方式又把知识点讲的很有深度,国外一些学校是将这本书作为经济学导学课的,我觉得非常合适!里面讲交易费用、外部性等讲的非常好!
(3)但是注意这个放在前期入门时培养思维看,我就是9月份才看到的,不要像我一样,一定要前期看,后期着重做应试的事。
二、考题风格特点
人大的专业课有它的特点,不同于上财、央财、厦大,有它独特的风格特点,所以把握好这个,可以更有针对性地复习~总的来说建议基础知识学扎实全面,历年真题能背熟,框架要点背好,在此基础上拓展自己相应的所需要的能力。
【前提】首先提前声明,真题有规律能摸索出风格是因为出题老师有相对固定的思路和偏好,如果押宝,万一出题老师换了或者老师打算换个风格就完全没法应对。不可押宝在这种真题的规律,一定一定要把基础知识扎实学好背好,我就是押中了30分的热点题,5道简答题有些要点却没记住。
(一)特点一:论述题为主,偏重分析论述。
1.更偏重于从理论层面考察对知识点的理解与灵活运用,对论述能力要求较高,计算能力与上财进行对比,上财侧重于计算能力,计算题比重很大,但是人大近两年才又出计算题,11-12年也出过,但是给的数字与运算过程超简单(今年的计算题就简单到怀疑人生,不过那道计算题也主要在于后面接着的论述),因此重点也不在于考察计算,还是更重要在于对知识理论的把握与理解,可能这个对于文科生来说相对更擅长。
2.原因:可能因为人大是个偏人文社科类的学校吧,学者大牛们特别多,加之北京是个政策制定的城市,学者们多是研究理论政策的制定的,所以也可以理解北京经济金融类的题目为什么比较偏宏观(对比人大与上财复旦的金融经济类考研试题可以发现)人大还是更多地考察理论知识点的理解分析,而不是微观层面地考察你能不能把一道题算出来。
3.这种风格也有好处:你把知识点的框架等重要知识背熟了总有话说,今年两道共50分的宏观经济学的题,我就是尽量围绕着比较相关的知识点写加大创新和教育的好处,而且私以为如果考前没关注到这两个热点,大部分人都拿这两道题没办法吧,但是创新和教育的话题还挺好扯的~
所以人大的题再活也不用太担心,因为不同于金融考这个专业的人少,大神只是极少数,大部分人碰到很活的题都是扯,碰到这种题我就开启蜜汁自信模式安慰自己,我不会做,也没多少人会做啦,我尽量多写一些,大家分数应该差不太多吧。但是之前还是要尽量准备的,这只是安慰自己~
4.这种风格的难点在于:分析人大的真题你会发现,其实它的题比较难答好(注意是答好)。不仅基础知识要记牢,还要会用,会分析热点,还要求较高的论述能力。
5.举个栗子:比如之前有道20分的论述题是这样的:请从显性成本与隐性成本分析北京限行政策的合理性。这道题可以说很人大了,很开放,很考察对事件分析能力,也算是历年真题里我觉得很有水准也很难的一道题。计算题你花个几小时总能算出来,但是这道题你去网上并搜不到答案。其一显性成本和隐性成本是经济学中很小的一对概念。其二网上对于限行政策也没有相关的分析,再者,连论文都没搜到很相关的。。。如果只知道概念,且论(xia)述(che)能力不强想不到点,憋不出话的话,碰到这种题就很抓瞎。我当时这道题特意去请教了一个经济学老师,老师也是把题拿回去之后才和我说的,还给我打印了一篇论文参考。对于这种题,也没有相应的习题去练习,只能说把知识点掌握了,然后把历年真题练透(毕竟分析真题可以发现可能会出类似的原题呀),然后学学用经济学分析问题的套路。
(二)特点二:风格飘忽但有章法
1.之所以不要押宝规律和风格是因为每一年的题型什么的都在变[泪]。今年的题型就和去年不一样了,分值也不一样~
2.真题非常重要!且能发现规律!
(1)比如大家都比较了解的一个规律是,最后一道论述题可能会出俞老师当年的论文相关的。但是今年我备考期间一直刷知网,老师一直没写新论文~还好后来有四项准则修订的这个热点,考前去中评协微信公众号上看了几篇相关的,我当时预测肯定会出“资产评估人员是未来现金流预测主体”这个热点,因为这个热点实在太适合了,也是企业价值准则修订中最有看点的一条。一是因为之前就出过类似的题,二是因为这是实务界有一定争议的话题,非常有思考价值,我在推文下面就看到从业人员在讨论这条政策的实操难点。三是,这很符合出题特点,摆个有矛盾的问题让你分析,相对比较能考察能力。
(2)还有些小规律啦
比如,我发现资产评估和财管偏爱出参数比率类的,比如利润分成率、资本资产定价模型、折现率的确定等等之类的,所以我当时特意把相关重点的参数整理到旁边了,背真题的时候顺带背了,比如你背机器设备的功能性贬值因素,就顺带把经济性贬值,实体性贬值背了呀。而且出这种也好理解呀,实务中其实这些比率是非常关键的。
再比如,喜欢摆出一个比较有矛盾话题让你分析,我复试又抽到了一个矛盾话题,后来最开始分析的时候果然中了老师的圈套哈哈哈,大佬们出题真的有水准!
还比如,经济学喜欢考成对的概念或者核心知识点:比如显性成本和隐性成本,经济成本和会计成本,互补品和替代品,弹性理论,供需均衡。
经济学的论述,之前万年出GDP核算,近两年出经济增长,经济增长质量和数量那个不就是近两年来政策层面推行的要从经济增长数量转变为高质量发展嘛,然后今年又出诺奖的经济增长模型,我当时经济学的热点准备了比如共享经济(小黄车,滴滴老出事),双十一,贸易战等等一些,然后找了一些相关的分析推文和论文摘了些观点,不过却忽略了诺奖这个大热点确实是个失误,还好那个题也有话写。
还有就是财管历年考的重点也主要在那几章,所以可以有侧重点地学~
(3)总的建议
虽然题目很活,但是老师是绝对不会通篇出很难的,毕竟考研题目难度应该是有规定的,基础的简答题会有,所以这个在自己能控制的范围内,把基础知识记牢就能把简答题的分拿下啦。论述题的话就算再灵活,也会有依托的知识点所以知识点框架还是要熟悉,另外就是就算不会也尽量写,会有分哒~
在知识点记忆与热点,论述能力等的拓展上,一定要把握好时间安排,建议以知识点和真题为主,在复习的过程中优先把核心知识点弄熟,然后把真题自己早点好好写一遍,平常多看看论文和相关热点分析~
真题很重要,但是建议不能仅以真题风格为导向去学习,还是前面的话题万一风格变了就很麻烦,所以可以到8 9月份再开始做真题,前期基础要打牢~
三、结尾
因为有师妹问我想不想带考研的师弟师妹,我后来想了想是可以的,因为这个专业挺冷门小众的,可以找的资料参考的经验都相对较少,而且有些时候看了很多经验帖还是会走一些弯路,比如什么时候该复习到什么程度,或者有些时候自己发现不了自己的复习方向跑偏了,抑或是备考期间经常性迷茫不解找不到人解答。所以有个过来人带着学可能会稍微好点,自己在备考过程中各种也尝试过,算有一点心得经验。如果你觉得自己不需要辅导那就忽略啦,上面的经验帖也是很用心的在写,自己选择性借鉴就好啦~ 如果你觉得自己需要一个人带一下 认可并信任我
最后,以上仅是个人的备考经验,建议大家结合自我分析与时间安排等有选择性参考~
写的时候也是想到什么写什么,如果有什么其他问题可在下面留言~
以上是本机构为大家提供的2019中国人民大学436资产评估专业课备考经验帖,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