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跨专业考研,我做了回“分母”

时间:2017-07-16 17:26 来源:研导师 文加考研

     

  现在回过头想想自己当年的考研经历,还是会 佩服自己的勇气。

  我是一个纯正的“三跨”考生,跨地区、跨学校、 跨专业。当然与那些从艺术到医学的跨考大神相比, 我从哲学到传播学的跨度只能算是小儿科。但我又 的确是个失败者,在那场轰轰烈烈的考研大战中,我败下阵来了,做了回“分母”。

  从哲学专业跨考到传播学,自复习开始,我便 真真切切地体会到,为什么“跨考考生是最痛苦的 考研人群”。翻开参考书,未知的人名、未知的理 论、全新的学科体系,我跟大学新鲜人一样,努力对此表现出了足够的兴趣,然而这种新鲜劲儿很快 就被人类与生俱来的对未知事物的恐惧所取代。十 几本参考书三千多页,仿佛什么都是重点,又什么 都不是重点。我所能做的就是从书的第一页开始翻起,事无巨细,通通阅读。考研经验谈里多会提及 一点——别管别人的进度,安心复习,但事到临头 又有多少人能心如止水?看到班里考本专业的同学 一两周便能复习完一遍专业课,而我连一本都没看 完。急躁、不自信,各种感觉蜂涌而至。在近一个 半月的时间里,我的效率很低,也许一天复习 8 小时,只有 4 个小时算是真正在看书。 考研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一场信息战。收集院校招生信息、考研动态、参考书目、报考时间等是必不可少的步骤。但就专业课而言,收集专业课复习 资料才最重要,也最难。因为我是跨校跨地区考研, 想拿到权威的复习资料,难度可想而知。整个复习 过程,我就像是在无边的大海上航行,找不到方向。我找不到真题,找不到课程笔记,指导复习方向的 只有五六本专业课教材。

  无奈之下,我只能拼了命地通过各种途径寻找 一切跟所跨专业相关的资料。虽然现在网络发达,只要你想找,就没有你找不到的,但谁都知道,网络信息泥沙俱下。我在考研论坛上泡了一两周,试 着用各种关键词组合搜索,如“北师大传播学”“传 播学”“传播学概论”“传播学笔记”……最终找 到了一堆所谓的“过来人”的经验,但互相矛盾的有,言过其实的也有。我也试着跟论坛上认识的一帮“志 同道合”的人共享资料,但其实别人能找到的,我也能找到,只是这些都不是一手资料。我无法确定 谁说得对,也不知道是否权威,索性将它们全部束 之高阁。我的复习进度也停滞了下来,上网、打游 戏成了我派遣郁结的唯一途径。

  在我郁闷的时候,一位同是跨专业的室友倒是 忙进忙出,朝六晚九。他报了考研辅导班,老师给他配备了详尽的参考资料,每周还会给他补专业课 的知识。他脸上明显带着志得意满的神情,根本不 像“最苦的跨考人”。

  有一次,我略带醋意地问:“你复习得这么好,是不是辅导班的老师帮了你很多?”他想了想,说: “可以这么说。老师提供了资料,帮我圈定了复习的范围,确实帮我省了很多事。”我心里哼了一声, 果然是报班的功劳。“但是,我每天都学够 12 个小 时,而且保证效率。”他说,“老师一再警告过我,虽然信息和资料很重要,但如果跨专业失败,唯一 的原因就是没有坚持下来。不管报不报班都是这样。”

  我的脸热辣辣的。第二天一早,我把闲置了一 个月的书包背上,又回到了自习室。此时距考试只有两个月,不管结果如何,我也想像室友一样,真 正坚持一回。

  我没有获得励志故事中黑马式的结局,专业课差 4 分,英语差了 8 分。室友则顺利地考上了目标 院校。当我和其他人一道恭喜他时,我心里想的是,如果在那近乎荒废的 3 个月里,每天能学 8 个小时, 现在接受祝福的会不会是我?如果能给我再来一次, 即使我仍然在找资料上一塌糊涂,我也会坚持到底。


以上是本机构为大家提供的分享:跨专业考研,我做了回“分母”,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上一篇:心灵鸡汤 拨开“寂寞党”考前心理阴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