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导师的层次及影响

时间:2017-07-16 17:31 来源:研导师 文加考研

          在我国,硕士生和博士生的指导教师有个响亮的称呼:导师。若干年前,导师还属稀缺资源,大概从研究生扩招开始,国内稍具影响的高校和科研机构,纷纷取得硕士甚至博士研究生的培养资格,导师也遍地开花,只要是高级职称,几乎无师不“导”。而与此相对照的是,研究生的培养质量似乎并未见有大的提升。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当然十分复杂,但客观地看,导师的因素不可忽视。因为,从学术层次而言,低层次的导师过多,高层次的导师太少,必然冲淡导师的整体水平,影响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低层次的导师可分这样几种类型。一是无能型。教育界有个形象的说法,如给学生一碗水,教师须有一桶水。导师尤其如此。但现如今有些导师,取得高级职称进而获得指导研究生资格,并不是学术水平的真实体现,他们或通过拼凑论著数量而速成,或通过熬年头而由多年的媳妇变成婆,或通过其他关系而巧取,但在学术上却很平庸,缺少必要的学术基础、学术眼界和学术能力。二是无暇型。有些导师忙着当官,忙着图名,忙着求利,实在不舍得抽出点时间和精力用于指导研究生,随便开几门课,随便开些书目,随便布置点任务,或干脆把研究生当打工仔,学生的论文如何写、怎样改,全凭他们自己的造化,即使学位论文没啥价值,甚至拼凑、抄袭、剽窃,也一概不觉,最后统统顺利过关。三是无为型。有些导师恪守“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的传统观念,认为研究生要全靠自学,要给他们以完全的学术“自由”,导师只是象征性提点意见,至于如何开阔学术视野、进行学术训练,完全是研究生的“私事”,跟自己毫无关系。
    
    应该说,在中国学界,低层次导师已成研究生培养的重要群体,这对研究生质量的整体提高无疑是个阻碍。导师学术素养不高,指导能力必然低下;导师利用头衔以自肥,视学生如无物,无异于挂羊头卖狗肉;导师任凭研究生“顿悟”,为师而不导,颇类看护人角色。俗话说“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导师深陷于“熊市”,焉能指望研究生出现“牛市”?真正的导师,或者说高层次的导师,往往视学术如生命,他们为追求学术进步,心无旁骛,砥砺精进,以形成自己的学术见解和学术体系为首务,并深谙学术薪火相传之理,对研究生极其负责,循序渐进地进行科学系统的学术训练,力争让他们在学术起步时就站在自己的肩膀上,少走弯路,早入坦途。当然,这种学术、人生的境界未必人人能达到,但真正有责任感、有职业道德的导师,都应“心向往之”,而努力不止。(朱同洲)
以上是本机构为大家提供的研究生导师的层次及影响,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上一篇:成功考研经验分享之三个月复习考研政治斩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