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新生入学时。每次与新入门下的研究生第一次谈话,谈及读书做学问,笔者特别强调“泡”与“钻”:做学问要有“泡”的功夫和“钻”的精神。
“泡”乃浸泡,是一种长时间、全身心浸润其中的过程。中国科学院院士、我国著名高等教育专家杨叔子讲过高等教育的“泡菜理论”:读大学就像制作泡菜,必须有足够的时间浸泡在泡菜水之中,这里的“泡菜水”是指大学里第一课堂、第二课堂、校园文化等大学精神与文化的总和。“泡菜理论”是对读书做学问的“泡”字最好的理论概括。“钻”原指一种机械加工工艺,钻磨、钻研,引申到读书做学问,形容刻苦努力、不畏艰难,见缝插针、锲而不舍的“钉子精神”,中国古代读书人“锥刺股”、“头悬梁”的故事是对“钻”字最生动的写照。
笔者认识两位老人,一位是已故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我国遥感与摄影测量之父,原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名誉校长王之卓先生。笔者在武测任教时,在外文期刊阅览室见到最多的就是王先生。那时王先生已经80多岁高龄,也早已是蜚声中外的科学泰斗。他早年从德国留学回国后,坚持每周到外文期刊室跟踪查阅最新外文期刊、做摘录,几十年如一日。另一位是笔者儿时朋友的父亲,一名普通的中学物理教师,年近百岁坚持不辍两件事:一是每天做剪报,二是培养一些小植物、小动物,每天早晚从阳台上搬进搬出,观测局部气象做记录,用于教学。前几年我去看望老人家时,简报和观测资料分门别类、严整有序,堆了满满一间房。两位耄耋老人,毕生践行着“泡”与“钻”。
现代科学技术迅猛发展,读书做学问的方法发生了很大变化。电脑、平板和手机在手,百疑查“百度”、即兴访“谷歌”。传统的读书卡片或剪报,一张不到1K字节,累计一年的工作,加上辅助信息量,总存储量也就几M。但这并不意味着做卡片、剪报纸、写摘录等传统治学方法完全失去意义。即使在现代技术条件下,仍然离不开必要的记录和储存资料,数据和概念性知识可以少记,元知识和核心知识必须强记,扩展知识尽量多记,更何况持之以恒做卡片、剪报纸、写摘录的精神和毅力,是任何现代工具无法下载、链接和复制的。
近日遇到两件事情,感触颇深。
接待一位学人,上个世纪70年代初生人。易学世家,自幼习易,衣着打扮、言谈举止、眉目之间,多学究范儿。研究生期间,开始下苦工夫钻研经典,花了数年时间,将有清以来一千多种前人研习易学的文献逐篇评注,这可是下了一番实实在在“泡”的功夫。厚积薄发,近年他撰写了大量易学研究论著,在易学史,特别是在清代易学研究方面颇有建树,赢得学界赞誉。
一挚友孩子,4年前高考失利,就读一独立学院,名校情结耿耿于怀,立志报考某名校硕士研究生,发奋努力,今年如愿高中。按时下风习,他本可以在入读研究生前放松一把。但考研成为该生一段重要的人生成长季,激发了读书做学问的原动力,他决定从做好本科毕业学位论文开始。论文选题是对我国“文革”前影响至今的某模范人物的新闻宣传效应分析。出于很朴素的想法,避免雷同、力求原创,该生选择了一种笨拙的方法。将某权威媒体从第一篇新闻报道至今的所有宣传文章收集起来,数千篇之多,分类整理、统计分析,从中找出规律性的东西。功夫不负有心人,论文经导师组评审后一致同意免答辩,并推荐候选省优秀学位论文。
两位年轻人,在浮躁风盛行的当下,静心读书、潜心向学,实在难能可贵。他们给新入校的莘莘学子树立了榜样。初入学术门槛,必须下苦功夫、用笨办法,把流行于“泡吧”、“泡K”的时间用来泡图书馆、泡资料室、泡实验室,一扫急功近利、浮光掠影、浅尝辄止的学风,提倡“钻”经典原著、“钻”档案文献、“钻”实验数据,甚至“钻牛角尖”,坚持下去,终有所获。
(作者:苏州科技学院教授)
以上是本机构为大家提供的研究生求学中的“泡”与“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