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20老学姐们的初试战争落幕,众多萌新们也在一番思想工作后走上了考研滴”不归路“~可能是因为一个信仰、因为自我追求、因为父母期待、或是因为一个喜欢的人……不管是因为何种理由最终决定通过考研进行自我提升的萌新总会面临这样那样的择校相关的问题:
”学姐,学校太多了,怎么选择我无从下手...“
“学姐!武大和华科哪个更好考嘞...”
“学姐!我跨专业你觉得考北大是不是没戏哇...”
“学姐!我喜欢的学校是非985非211是不是难度小很多哩....”
“学长,我双非二本出身,是不是考研会被歧视啊…”
学姐:卒!
首先你要对择校步骤有所了解,以下为崽们整理的择校5步大法!分别是【1、定专业;2、定类型;3、定备选;4、初步筛选;5确定学校】,下面学姐对每个步骤做简单分析。
首先确你要考的新传专业,这里简单介绍一下新传专业。从学硕看大部分学校都只有:新闻传播学、新闻学、传播学。但还有:编辑出版学、传媒教育、传媒经济学、传媒经济与管理、电视电影与视听传播学、法制新闻与传媒法、符号学、广播电视学、广播电视与数字媒体、广告学、广告与媒介经济、国际新闻学、汉语国际推广、互联网信息、跨文化传播、视听新媒体传播、数字出版与传播、网络与新媒体、新媒体、艺术传播、影视文化传播、舆论学、语言传播 (信息来自研招网)专硕一般情况下只有一个专业: 新闻与传播(MJC)。在这一个专业中,有的学校不单独设研究方向,有学校则有设独立的研究方向。
定类型即你要先决定你想攻读学硕还是专硕,类型的不同相应的对应到学校也会有所变化。有的学校没有专业硕士有的学校学术型硕士也可能没有你的喜欢专业。关于学硕和专硕的区别这里简单介绍一下。
首先,学硕全称学术型硕士,顾名思义更侧重理论培养,研究方向划分的也更细致。在招生方面名额通常较少;考试难度方面,一般情况下英语要考英语一,专业课考试难度只是相对题型来说,学硕更偏向与理论性和思辨性(如武汉大学学术型真题),而专硕出题偏重于对业务能力考查和前沿热点分析的考查,甚至其中一个科目全部都是实务写作题型(如华东师范大学),难与不难,还是在于学生自己是否适合某种出题风格。但也有些院校的学硕和专硕考试范围和难度相同,或者用的同样的试卷,如西南政法大学学硕专硕就试卷相同。
专硕全称专业型硕士,更侧重实际操作,在人才培养上多数高校为“双轨制”即校内一名导师、校外一名的导师,专业设置上所有学校的新传专硕都叫“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招生名额较多,英语考英语二(但是也也有如电子科大、大连理工等极少数院校要考英语一),专业课相对简单些,且更侧重新闻业务和前沿热点的考查,题目一般比较灵活,但越灵活越好答,基础理论理解透彻,再把新闻传播知识融会贯通,一般情况下无论出什么灵活题型,都能写出个123来,总之专硕培养方向更倾向于未来就业。
如何确定备选下文会有详细分析,崽崽们可以从学姐给出的参考因素中进行自我评测,然后初步确定一些备选项,这里不过多赘述。
如何确定备选后进行学校的筛选,学姐在下文中给出了科学的计算公式,详情见下文这里不过多赘述。
在经过以上几个步骤之后差不多崽崽们心里已经有了一个大致决断了,考研择校是非常非常关键的一步,做出抉择后就一定不要后悔,也不允许换校,中途换校对学习进度学习心态都有很大的影响。
定完专业与类型后就要确定备选范围筛选学校了,确定备选和筛选是两个至关重要的步骤,以下学姐根据以往学姐学长们择校经验以及科学分析得出的择校因素供同学们参考。
招生人数指的是统考招生人数!统考招生人数=拟录取名单人数=招生计划人数-推免人数。有的学校的招生计划人数和推免人数占比会在当年的招生简章中就写出来,没写出的可以参考往年研究生复试细则里的人数(注意今年人数变动问题喔)
这一步的意义在哪里呢,最重要的意义就是对于自身实力确实有限的情况,比如英语水平过低,理科跨专业且文科记忆能力又不是很强,那么这种情况下不建议大家不要冒险去报只招10个以内的专业,想想除掉推免生还剩几个名额呢,但万事无绝对,如果你本身英语底子好各方面又不错对该学校又十分喜欢那也大可去试一试。
考试难度既涉及到公共科目有涉及到专业科目的考试难度,对于公共课英语来说,英语一比英语二难度要大一点。英语底子不是很好、害怕英语的考研er建议在择校时关注英二or其他语种的学校。不过一般情况下,都是专硕考英语二的多,学硕基本上都是英语一。不过大家也不要过于担心英语的问题,如果你喜欢的专业喜欢的学校就是考英语一那也大可试一试,因为不管是英语一还是英语二也只是参考因素,毕竟通过一年的训练都是可以提高应试水平的;
至于其他语种,还是建议要是有一定底子,一年的时间说长也长说短也短,但是对于考研人来说哦每一天都很宝贵,专业课,政治都要占据大量的时间,所以基本上是没有再重新学习一门语言的时间。不要听说日语什么的比较简单,但从头开始也是要时间和加倍精力的,所以有这种思想的崽崽慎重!
至于专业课的考试主要关注初试涉及的参考书,从参考书以及历年真题来把握该学校的专业课考试情况。对于参考书涉及三本及以上课本的专业课,课本太多有没有足够时间看完,看完了怎么抓重点的问题;以及找不到历年真题or历年真题少于三年的专业课,没有真题为指引,重点怎么把握的问题。大家心里都要有一个数。
首先是未来居住,如果你一直向往定居另外一个城市向往以后去某个城市生活。那么考到了那个城市的学校,就有2-3年在城市生活的机会。也可以给自己一个居住体验的机会。
如果不是为了定居而是单纯的喜欢,这份喜欢或者是来自幼小的心里一直藏着的一个自己向往生活的城市,那考研将会是你重新选择生活城市的机会,又或者是因为你喜欢的偶像生于这个城市,又或者是你喜欢这个城市的风景,又或者是你喜欢该所在区域的气候环境,你甚至可以是仅仅因为你心爱的姑娘/男孩在这个城市……总之你可以有任何理由决定或者拥有你喜欢的城市,然后坚定这个理由,因为它会陪你度过一年的酸甜苦辣,孤独寂寞之时它会是你的信仰。
可能会因为父母期待不要距离太远,也可能你是一个念家的女生,这种情况下可以优先考虑本城市离家近的学校。但如果你不是一个特别念家的小可爱,仅仅只是考虑上学的地域距离,而不是其它原因那倒问题不大,如果这点来回的距离值得你为“想换一个城市生活”付出,那就去做吧。
说现实点,硕士毕业绝大多数都面临找工作。如果以后想要去一线城市工作还是想留在家乡工作这是一个需要好好思考的因素,虽然读书和工作地点不是绝对的联系在一起的,但是如果读书能和工作地点联系起来无疑是对人生更有利的抉择。对于那些觉得一线城市有更好就业机会,想去一线城市闯一闯的崽崽,也可以在择校时选择想去的一线城市。
每个学校设有一级学科、二级学科都会进行学科评估。评估的等级分为A+、A、A-、B+...越靠前说明这个专业在这个学校内还不错。教育部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2017年12月28日公布的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中,其中新闻传播学类学科排名一级学科:新闻传播学(一级学科代码0503)中的,人大、中传、复旦、华科都位列前四,崽崽们也可以通过该评估结果去大致把握各院校专业情况。
通过专业评估分析你也可以中发现一些小秘密,比如新闻传播专业头部强校主要分布在北方区域,比如诸如西南政法大学双非院校在本区域却仅次重大远超同区域211西南大学,总之,崽崽们可以根据以下评估结果作为择校参考因素之一。同时,崽崽们也需要注意,专业排名有一套复杂的计算体系,也与人事变动有一定关系所以对排名也不用过度在意,尤其是不要认为排名靠后的就一定好考。
一般情况下,985、211、双⼀流,学校的综合实⼒越强,各⽅⾯的机会越多,客观的来说名校对就业确实也有一定加分项,但是万事在个人,一个优秀的个体哪里都会发光,一个无用的皮囊名校光环也救不了。所以崽崽们不可一味的追求名校,追求受欢迎的而忽视自己最适合的,以下为大家大致分的参考档。
由于篇幅有限,以上名单未全面,仅作参考,最后,还是那句话,档位区分只是依据中的小部分,不能作为决定性因素择校需要更多综合因素考量,新传专业的择校,应当档次和地域结合起来抉择。地域不同,学校牌子和专业实力都没有可比性, 档次相同,一线城市难于二三线城市、总体上985难于211、专业强211略难于普通985。
考研动机对考研学校来说也是需要考量的。如果你考研的原因是想换一个喜欢城市生活,那选择喜欢的城市对你的考研历程就是最好的动力。如果你考研是为了自己喜欢的女生/男生,那对方所在的区域和学校就是你考量学校的因素。如果你只是单纯想拿个研究生文凭那你完全不必追求名校选择一个普普通通的又相对容易的学校就可以,因此要记得问自己,为什么要考研。
新闻传播专业毕竟是属于文科专业,需要背的理解的东西十分的多,考研路上也少不了各种分类整理背诵。如果你不喜欢新闻传播专业仅仅只是为了考研而考研那么建议你慎重选择难度过大的学校。如果完全不喜欢一个专业,又选择了难度较大的学校,那整个考研路上的压力和枯燥程度将会比喜欢新传的考研崽高出至少一倍,这一点你需要知道。
学校不同,以及学校所在区域不同会有不同的学科特色。也有的高校因为历史原因或者学校传统,其考题风格体现在试卷上也会具有本校特色。比如有的财经类学校的新传专业考题就会经济新闻类题目偏多。对此,崽崽们要在了解学校风格基础上根据自己兴趣大致了解两方面,一是你喜欢的这个学校有吗,而是这个学校有的你喜欢吗。
包括个人的知识性素养的评判,以及综合素养的评判,你的英语能力怎么样,你的记忆能力好不好,理解力呢等等。要注意,崽崽们在考量时不尽量要局限在当下的实力,而是要聚焦在你心里的一年后的自己的实力。
第三方需要考量的因素,即除了学校以及个人自身以外的因素。可能是你的父母你的家人对你的要求或者期待,可能是因为你的朋友的影响,也可能是你的对象的因素,任何一个第三方因素能否成为你的择校考量因素取决于你。
5D(5 Dimension)决策公式即从5上述提到的5个维度进行考量,最终得出结论。我们先来看看这5个考量因素的各自占比。备选学校分数=学校难度*15%+城市青睐*30%+学校综合实力*25%+其它个人因素*25%+第三方因素*5%
注:每个维度100分,其中学校难度系数越低,分数越高。以上公式没有完全的划分,比如城市青睐度也很有可能来自于第三方或者个人原因,因此可能出现的交叉因素崽崽们要们发挥成年人的冷静理性同时参考内心声音自行决断划分到倾向性更强的维度里。
对于信息搜集当然最可靠的还是官网的数据,对于官网没有的呢就需要崽崽们聪明一点啦,通过其它途径搜索,选择一家靠谱的机构也是可以的。以下给崽们总结了常用的信息获取渠道:
各大高校官网(最可靠的数据)
通过往届学长姐了解或已有的数据
利用好社交平台、搜索引擎
各大新传考研机构专业咨询(推荐木铎喔)
通过新闻媒体报道,或者各个高校的校园媒体(最)
通过自己本科学校的老师相助(新传老师每年都在经历学生抉择与成功一般了解较多)
一个学校报了多少人,和最终录了多少人中间的影响因素是各种各样的非常复杂的,有学校的也有个人的因素。但你不可以连试都没试就因为”吓人“的报录比就否定自己,就算是报录比很苛刻,那你为什么就不能成为苛刻的比例中的一份子呢。实际上,所谓的报录比,是报名人数比上最终录取人数的结果。但是请大家注意!!!报名人数并不等于参加考试人数。报录比只能作为一个常规数据参考,并不能作为判断学校是否好考的依据!
你还没有择校,你对自己还没有很好的定位,你还有很多未知需要解决,所以你一直迷茫.....对于这种状态的崽崽,这个时候需要静下心来从学习开始,一边解决疑惑,一边经典书籍先读起来,先进入学习状态。
我不仅见过很多学生都是跨专业考上的新传,我还见过不少的跨专业的学生最后取得非常优秀的成绩。他们正是因为跨专业所以才对自己要求更严格,逼自己比别人付出更多,是的,这个人也可以是你。
初试看实力复试看实力+态度,如果你实力也有了态度也有了不知道刷掉好大一批本一的的学生。所以不要因为自己是二本或者三本院校就怀疑自己,也不要听信二三本院校会被歧视的谣言,那些告诉你二三本院校会被歧视的学长姐,不管对方说得多么真实,相信我他们大多不是没考上,就是自己本来就不够优秀还找借口~
不要盲目追求名校,也不要盲目选择大家都热捧的院校,每个人有不同的特殊性,也不是每个人兴趣爱好都一样,因此要科学择校首先就要根除自己的错误跟风思维,选择最适合自己的不是选择最容易的或最热门的。
不要总觉得考研是一件多么痛苦的历程,自己多么多么的惨!还没考呢就先把自己角色给定位了~考试已经是中国相对公平的制度了请你放过自己,去告诉自己每个人都是一样的,你没有多不一样也没有多弱小卑微。
父母的意见和建议可以当作参考,但是既然都已经成年了就要像成年人一样自己去做决断,脑子是自己的请你做好你自己,父母不可能陪伴你一辈子,对你的选择负责任的人永远是你自己而不是你的父母。
很有可能最终你考上了最初选择的学校你会觉得自己做的决定很棒,但事实是也有可能你选了另一个学校最后也考上了。因此你要清楚,这场抉择很关键很重要,但没有绝对正确绝对错误的说法,只有相对合适。
不要纠结你现有的实力,12月的考试考的是12个月后你的实力而不是此时此刻你的实力。你还有接近一年的时间,不管现在的你是什么样的状态,只要你足够努力,实力就可以在一年后的考试被彰显。
随着本科人数逐年增多,加之就业压力增大增多读研人数也在每年突增,相应的考研难度也在不断加大,因此人数增加是考研的大势所趋。这种趋势是每个考研人都要面对的而不是你一个人,放平心态,经过试验的才是结果,不做没有结果只有谬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