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媒大学传播学815传播学综合考研经验

时间:2019-11-28 17:20 来源:研导师 文加考研

     

815传播学综合
考试科目及专业方向





参考书目

1.段鹏,《传播学基础:历史、框架与外延》(第二版),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2013 年。
2.陈卫星,《传播的观念》,人民出版社 2004 年。
3.斯坦利·巴兰、丹尼斯·戴维斯:《大众传播理论:基础、争鸣与未来(第五版)》,清 华大学出版社 2014 年。
4.克劳斯·布鲁恩·延森:《媒介融合:网络传播、大众传播和人际传播的三重维度》,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12 年。
5.Duan, P. & ZHANG, L. (eds.) (2018) Social Media Studies. London: SAGE. (段 鹏、张磊主编,《社交媒体研究》[英文],SAGE 出版社 2018)。
6.雷吉斯·德布雷:《媒介学引论》,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2014 年。


招生情况:传播研究院  传播学拟招生55人(拟推免27人) 


分数线

 
 
 

考试大纲

第一部分:理解传播学
1. 传播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2. 主流范式的诞生与发展 3. 批判研究与多元化 4. 中国传播学研究的本土化发展 5. 传播学子领域:跨文化传播学、国际传播学、发展传播学、健康传播学等
第二部分:传播
1. 传播的概念 2. 人类传播演进的历史进程 3. 人类传播发展的规律与趋势
第三部分:传播研究方法的应用
1. 问卷调查及其他社会调查统计方法 2. 实验法 3. 内容分析法 4. 文本符号与话语分析 5. 深度访谈、民族志与质化的社会调查方法 6. 个案研究法 7. 其他方法
第四部分:传播类型
1. 内向传播 2. 人际传播 3. 群体传播 4. 组织传播 5. 大众传播 6. 传播的功能研究 - 2 - 第五部分:传播过程与传播模式 1. 不同视角下的传播过程 2. 重要的传播模式
第六部分:传播者与传播的控制研究
1. 社会制度、媒介控制与媒介规范理论 2. 控制的不同形态 3. 把关研究 4. 媒介垄断、媒介组织及其结构 5. 媒介专业主义及其反思
第七部分:传播内容与文化
1. 大众传播内容的特征 2. 大众传播内容的商业化 3. 大众文化
第八部分:传播媒介
1. 媒介及认识媒介的基础性原则 2. 各种媒介的比较与选择 3. 新媒介与媒介融合 4. 媒介与技术理论 5. 西方媒介产业
第九部分:受众与用户
1. 受众的概念、特征、类型 2. 受众观的变迁与受众理论 3. 受众主体与受众行为 4. 从受众到用户的转变
第十部分:传播效果
1. 传播效果的认知历程 2. 各种传播效果理论 3. 传播效果的普遍取向
第十一部分:智能媒体传播
1. 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 2. 智能媒体传播的理论 3. 智能媒体传播的特点 4. 虚拟现实与未来影像 5. 智能技术在新闻领域中的应用 6. 社交网络与智能媒体传播 7. 平台社会 8. 5G 与融媒体建设 - 3 - 9. 未来媒体与未来社会的反思与前瞻
第十二部分:传播研究的专题领域
1. 治国理政新理念中的传播思想 2. 国家发展战略与传播媒体 3. 全球化与大众媒介、发展传播学、文化依附、全球传播 4. 国家形象与大众媒介 5. 媒介事件 6. 媒介素养 7. 消费主义与大众媒介 8. 阶层、社会公平与大众媒介 9. 广告研究、公共关系、危机传播、品牌战略 10.传播研究的其他前沿课题 第
十三部分:传播理论在媒介实践中的应用
1. 社会理论:从大众社会到网络社会 2. 规范理论 3. 受众理论 4. 效果理论 5. 批判理论和文化理论 6. 传播政治经济学 7. 传播全球化与跨文化传播 8. 媒体与新技术革命
第十四部分:传播与政治
1. 传媒法规与传媒规制 2. 舆论生态与舆论引导 3. 政治传播的议程设置 4. 国际传播秩序与信息战 5. 其他相关课题
第十五部分:传播与社会
1. 社会阶层与受众分化 2. 大众传播与社会治理 3. 媒介素养与社会代沟 4. 社会学、心理学等学科的理论与方法在传播与媒介研究中的应用 5. 其他相关课题


经验分享


本科目主要考查传播学史、传播基本原理、传播理论及其应用、传播者和传播体制研究、 传播内容与文化研究、传播媒介研究、受众研究和传播效果研究、国际传播、智能传播、新 媒体传播、政治传播、媒介素养、性别传播等。要求考生能熟练掌握传播学的基本概念、重 要理论和研究方法,并具有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媒介现实问题、对解决方案进行思考的能 力。
以上是本机构为大家提供的中国传媒大学传播学815传播学综合考研经验,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上一篇: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708新闻传播史论考研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