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考研不是件容易的事,考前先想一想自己是不是真的想考,一旦下定决心就不要轻易放弃。有人会在考研的同时一边找工作或者实习之类的,我的建议还是别,一门心思做一件事比较好,人有时候真不能给自己留退路。至于原因,我身边的实际情况是两头兼顾的人最后几乎没有考上的,虽然他们有的可能找到了比较不错的工作,但多数还是两边不讨好,得不偿失,既然如此当初何必还考研呢。
择校的问题。我当初是一门心思想考的厦大,也没想过要考其他学校,所以这方面没有什么经验。但我想无非就是自己的意愿和能力结合一下学校的情况。我当时的估计是以我的能力,复习一年之后是有把握考上的,但如果让我考清北复交的研,那我可能就没这个信心了。最后的实际情况是发挥得很一般,但总算有惊无险地考上了,也说明当时的估计是相对准确的。所以这里需要你能准确地估计自己的实力,小建议,如果中考高考估分都比实际偏高的,那就调低一下预期,反之也是,不要再一味地相信自己一年以后可以变得无所不能,这是一个充满竞争的世界,全中国起点比你高还比你努力的人多得是。
选定学校以后,多研究学校的历年招生信息,这方面如果有点数据分析能力的话,确实能分析出很多隐含的东西。比如每个专业的报录比,每年淘汰多少人,生源的分布情况等,这些东西学校不会直接给你,但可以从各种表格里分析出来。考研很大程度上就是一场信息战,了解的内容越多,对整个形势的掌控越有利。
自己联系前一年考上的学长学姐,他们是最好的信息来源。不要说找不到,这种事情都是肯不肯的问题,肯用心去找的话六度分割都太多,基本上通过两三个人就能找到了。
下面就说下我的复习进程。
总体上的建议,所有题目都用铅笔做,或者直接做在草稿纸上,做错的题用笔在题号旁边做个记号,做错一遍用一种记号,第二次做错用另一种记号,这样方便多次做题,明白自己的漏洞在哪里。
政治
参考书:肖秀荣《命题人知识点精讲精练》、《1000题》、《讲真题》、《知识点提要》、《时政小册子》、《冲刺8套卷》、《最后4套卷》、腾讯课堂视频等所有+大纲解析、风中劲草、蒋中挺八套卷、五套卷、任汝芬四套题
政治不需要太早开始看,我是从九月中旬大纲解析出了以后才开始看的,总体复习下来感觉时间是勉强来得及,但是稍微需要赶一点进度,所以我建议从暑假开始复习,这样时间是完全足够的。
参考书我选用的是肖秀荣的全套书籍,蒋中挺的只用了他的预测卷,别人的没怎么用过不知道好不好,这里就说一下肖秀荣这些书籍的使用感受。首先总体用下来的感觉良好,加上他一些微信公众号、微博和腾讯课堂(需另付费)的补充,只要是好好使用了的,想考70分以上是没什么问题的。我想他能做到考研政治第一人至少不是吹的,一个是态度很好,先不管书籍质量,发的微博和微信不会像蒋中挺那么情绪化,总是给人一种耐心、平和的感觉,让你觉得跟着他学会比较踏实,从去年最终的预测结果来看,成功率似乎稍微不如蒋中挺,但总体来说用来考70分是绰绰有余的,不过他有一道大题的预测是放在了腾讯课堂的增值材料里,所以难免有多赚钱的嫌疑,但是配合一下蒋中挺的预测卷和另一些预测,应付大题是完全足够了的。另外,很让我感动的一点是,在考进厦大之后我给他的微信公众号发了一条表示感谢的信息,本来也没期待他会回我的,但是第二天晚上居然收到了他的一条表示祝贺的信息,当时真的非常感动。有人说他的公众号是有团队在管理的,但是我觉得不管是不是他本人回的我,至少这种态度会让我感觉很舒服。考研本来就是一件比较枯燥、很考验一个人耐性的事情,这期间来自别人的哪怕一点点关怀都有可能成为你坚持下去的动力。所以如果让我推荐考研政治教辅的话,我还是会推荐肖秀荣的全套书籍。(好像写的稍微有点推销的嫌疑……)
下面具体说说我的复习步骤。
九月中旬大纲解析出来就立即开始复习,拿到大纲解析的书,看一章做一章的肖秀荣1000题,大题先不用做,期间自己通过视频或者文字材料去了解今年大纲的新知识点和变化。但是后来我嫌大纲解析纸质太差,印刷也不是很好,看着很难受,就直接用《精讲精练》代替了,我用下来的感觉是区别不大,该有的知识点几乎都有,只要在后期补看一些变化的内容就行。马原需要认真看,尽量去理解,因为考试的马原大题是需要自己靠理解做的,一般不会被押到。其余部分主要是看一遍留个印象,主要靠做题去进行巩固和记忆。第一遍看的时候会很无聊,可以做一些笔记,比如马原部分做一个思维导图,近代史做一个详细的事件年代表(建议把毛概部分的年代也一起放进去)。大约花一个月时间看完一轮。
时间到十月中旬,这时候开始看《知识点提要》,这本算是《精讲精练》的缩编版,作用和《风中劲草》相似。这里也要强推一波《风中劲草》,里面详细地把知识点重要程度和历年考察情况标示出来,非常直观。然后《知识点提要》的亮点我觉得是在附录,比如马原部分的思维导图,近代史的年代图,把这些和之前自己做的笔记对照着来,补充好自己的笔记,后面可以省一些时间。一边看一边继续再做一遍《1000题》,对的也要做,当然重点关注做错的题目。用去半个月时间。
时间到十一月。继续看《风中劲草》或者《精讲精练》,开始做历年真题。后面的部分可能是因为书都是混着看的,所以记不太清楚具体的步骤了,大概就是报了肖秀荣的腾讯课堂,开始看时政的视频,做时政小册子里的选择题,八套题出来了就开始做八套题的选择题和马原大题等。一点建议:真题的选择题做一套对一套,按年份倒着做,先做年份更早的,不要一次做很多套,可以一天一套或者两套,这样比较能看到自己的进步和知道考点的分布和演进。
这里说一点,个人感觉到目前为止都不用去做大题,主要是把所有的选择题搞定,力求全部正确且理解。
再说说大题。除了马原的大题,个人感觉其他的大题如果不是冲着总分80以上去的,都可以用背诵解决,所以这里先说马原大题。十一月上旬就可以开始背马原的内容了,把之前整理的思路图背出来,如果之前理解得比较好的话,背起来还是挺快的,建议一条世界观搭配一条方法论地背,这样更容易而且有助于答题。马原大题也不用做太多,从真题开始就行,历年真题先自己做一遍,然后看答案并修正自己的理解。其余的真题不用做,但要看几遍了解出题的方式和内容。八套题的马原大题几乎能覆盖当年所有的马原考点,所以需要认真做,注意理解是最重要的。到考前半个月不到的时候,会出四套卷,里面的马原大题是重中之重,再参考蒋中挺、任汝芬等预测卷,到考前基本要做到看到一段材料能说出所涉及的原理和方法论,这样马原大题就差不多可以了。然后是其余的几道大题,这里说一下我对每年考完有人说押中很多有人说押中很少这种现象的理解,我认为是因为说押中很少的人对押中题的概念是题目材料基本一样,而说押中很多的人的概念是考的知识点一样,所以从历年的情况来看,如果你的目标是政治不拖后腿,也就是70分以上就行的,我觉得如果论当年考察的知识点,肖秀荣四套题加蒋中挺五套题加其他比如任汝芬和启航的题是完全足够了的。你的任务就是在最短的时间内把这些题目的答案背下来,对比这些教辅的预测情况,相同的考点就是重中之重。答案背一个人的就行,所要注意的就是到了考场上不要希望每道题都跟预测的一模一样,知识点相近的就可以写上去,这就需要你去筛选背诵的内容,所以把四套题背得滚瓜烂熟是必要条件。
最后说说总的感受。个人感觉政治不难,只要你肯花时间。选择题才是重点,要考70分以上的,选择题40分左右还是要的。刚开始做整套选择题的时候可能会觉得40分挺难,但做多了还是可以达到的。大题没背到的也别慌,材料里的内容也可以抄一点上去,再加一些套话(复习这么久的政治套话还是能讲出来一些的),如果当年题目太难,据说会有辛苦分。
英语一
参考书:单词书、张剑黄色单词书、扇贝单词APP、张剑150篇、张剑及新东方真题、考研英语拆分与组合翻译法、考研英语高分写作、(英语阅读参考手册叶永昌编)、经济学人、华尔街日报等
首先要说的是我英语考的并不好,虽然放在往年分数似乎还可以,但放在今年这种又有泄题又简单的年份,这个分数甚至拖了后腿。如果觉得不想看的可以直接略过这部分。
英语最重要的就是单词!单词!单词!刚开始复习其他的什么都不用看,就是把考研英语的6000多个单词背出来,不管是用单词书还是背单词的APP。第一遍背大多数人会用单词书,不管是新东方还是红宝书,确实会非常枯燥,我就是背了一点坚持不下去所以改用了扇贝。每天背400个单词,其中150个新词,需要大约一个小时的时间,强度也不小,贵在坚持。这样大约一个半到两个月能背完一遍,这样一遍下来会记住个大概,但还是会有很多遗忘的,这时候(大约暑假)再开始用单词书会相对轻松一点。我用的是红宝书,按单元背,必考词共26个单元,基础词共31个单元,超纲词暂时不背,所以总共57个单元,一天两个单元。把不认识的用本子摘下来,背单词时先复习前一天摘下来的单词,仍旧不会的做个不同的记号等第三天再复习一次,然后再背新词,这样大约一个月到一个半月可以过完第二轮。这样单词的问题差不多可以解决了。这期间绝对不要碰真题。
在背单词的同时可以做张剑的150篇,一天两篇左右即可,如果实在觉得不够的可以看经济学人、华尔街日报(如果考的是厦大,华尔街日报在复试的时候会很有用,详情我会在复试的文章里提到)、科学美国人这些题源杂志,对提高阅读速度有帮助。不要太过在意150篇的正确率,因为考研英语的阅读题本来就很难出,人对一篇文章的理解见仁见智,真题是经过命题组反复推敲才拟出来的,尚且会存在争议,何况是这些教辅。时间来到八月上旬。
八月中旬可以开始做真题了。先做2012年之前的真题,2012年之后的先留着后面有用。真题建议买两套,一套张剑的一套新东方的,他们的答案顺序不一样,这样做的时候不容易因为记住答案而失去效果。第一遍我是单做四篇阅读,一定要认真对待英语真题,这是最好也是唯一有用的阅读材料。掐时间做,争取在一个小时之内做完,两天一套。然后认真校对和理解答案,最好把新东方和张剑的答案一起看,这样理解的比较全面。这期间英语单词可以继续背,题源杂志可以继续看。时间到九月份。
九月份开始关注其他题型,完型、翻译、新题型和作文。完型和新题型我没什么练的方法,完全靠感觉,从今年情况来看比较简单,我是最后赶时间做的完型只错了两个,新题型全对。翻译第一轮先做,翻完以后对照答案看,一轮过后开始看《考研英语拆分与组合翻译法》,不用逐字逐句看,但求掌握他的方法,之后再去做的时候会发现提高很多。
我扣分最多的应该就是作文,也是怪自己没有好好去复习它,可以看《考研英语高分写作》,但关键应该还是找个老师多写多改。这里只提一点注意,小作文题型一定要准备全面,不一定是写信,今年英语一考的就不是信,估计坑了一批人。这段时间再推荐一本单词书,我考的时候是买张剑的真题附赠的,很薄,只有单词和意思,它把每个单词考过的年份和次数都标了出来,在前面单词背的差不多的情况下查漏补缺非常好用。
十月份开始做2012年以后的真题,除了作文整套一起做,看需要多久完成,方法同上,花去半个月左右。下半月开始再回过头去用另一本真题做2012年以前的真题,整套一起做,对照之前的一份看错题。这段时间强度不大,可以隔几天写写作文之类的。
到十一月开始做第二遍2012年以后的真题,方法同上。然后可以做点预测题,但我不推荐,原因已述。最重要的还是榨干真题的所有价值。英语向来不是拉分项,历年保证70分(今年75)以上就可以。最后到考前,英语基本就差不多了,毕竟语言是靠积累的,不需要像政治那样背这么多东西。
关于叶永昌编的英语阅读参考手册,这是一本好书,但不是为考研出的一本书,如果有时间的话看了对阅读肯定是有帮助的,作为备选。
总的来说,我英语考的不好,没有达到考前的目标,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作文本来就没怎么准备,但更大的问题是原本信心满满的阅读做的惨不忍睹,可能还是平时积累不够。所以心得的参考价值有待商榷,有意者可以参看别人的经验。
数学三
参考书:同济高数、线代教材、浙大概统教材、李王全书、660题、(李永乐线代讲义)、李永乐线代视频、李永乐历年真题、李王决胜冲刺6+2、合工大五套卷、李范预测试卷(原400题)、张宇预测8套卷
数学是拉分项,从今年难度来看,数学的难度有所提升,所以更需要好好准备。
数学开始得比较早,寒假就开始看教材了。按着大纲把数三要考的内容看一遍,课后习题能做的尽量做完,觉得进度太慢的也可以挑选着做。到三月底把三本教材都看完。
四月份开始做全书,整个数三的复习过程中,全书是最重要的部分,到考前为止,我全书做了少说得有五遍。第一遍做会很困难,全书题目的难度比教材高,刚开始做的时候可能需要不停地看解答,特别是高数部分,但是相信熟能生巧,把不会的题目标出来,后面几遍会顺畅很多。数学就是个靠题海战术的科目,做到后来掌握了方法就能举一反三。全书每章的知识点部分都很重要,写的不全的可以对照教材自己补充完整。
20天左右看完高数部分。由于数学很容易忘,所以我在做完一遍高数部分之后选择立马做第二遍。第二遍还是会有些困难,但会比第一遍好很多。这样加起来大约一个半月把全书的高数部分做两遍。时间来到五月中旬。再用两个半月把线代和概统部分也这么做两遍。来到暑假。
有的人会选择第一遍看视频,但我没这么做,是因为数学这东西我感觉还是要靠自己钻研,别人灌输的就算当时理解了,过后也会很快忘记,只有自己推敲出来的东西才更深刻。
暑假开始继续做第三遍全书。线代部分很抽象,我前两遍都觉得比较困难,这里强烈推荐李永乐的线代视频,讲的条理清晰非常明确,配合他的线代讲义,再去做第三遍全书的时候会非常舒服。后来我还看过王式安的概统视频,就觉得几乎是把全书上的内容复述一遍没有什么太大用处。高数的视频有人看张宇的,我没看过不置可否。
时间到八月中旬。开始做660题,又是比较困难的时期,660题的题目考得很细,有些还很偏,会做得比较没信心,但做一遍还是有必要的。总共大概700多道题,由于都是选择填空,大概一个月出头就能做一遍。
时间到九月下旬。做660的错题,到十月份。十月上旬开始再做一遍全书,力求把每道题都搞懂搞会。这期间可以开始做各种预测题之类的。我列的上述参考书目加起来大约有20多套题,限制三个小时,隔天一套,一天做一天对答案,余下的时间做全书。到十一月开始做真题,方法同上,15套真题大约一个月做完,期间继续做一遍全书。十二月到考前就是不停看错题反复刷全书。
由于数学的预测卷有点多,可能会有来不及做的情况,从今年的难度来看,我建议历年真题必须做完,合工大五套卷和张宇预测8套卷难度较大但适合今年的形势,李范预测试卷(原400题)印象不深选择性做一下,李王决胜冲刺6+2难度接近历年真题但略低于今年真题,最好也能做完。
总体来说,数学复习我没什么特别的心得,偏理的东西还是要靠个人理解。历年分数最好是在135以上,今年可能125左右。
806宏微观经济学
参考书:平狄克微观经济学、曼昆宏观经济学、(聚英全书)、真题、金圣才名校考研真题详解宏微观、金圣才宏微观经济学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厦大本科课件)
专业课市面上没有特别多的教辅,能买到的也就金圣才的两本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跟名校考研真题详解。我一开始只买了这两本笔记,在复习专业课时还感到十分头疼,因为书上的题就这么些,感觉训练量不够,有些讲解也不够细致。幸运的是,我有一个一起报考厦大经院的同学,他比较舍得下血本,直接报了一个辅导班,拿到了一些教材。有一本特别厚的聚英全书,还有一些后续资料。因为我们俩比较要好,再加上报考的专业不同构不成竞争关系,在复习期间我等于免费共用了他的资料,甚至到最后几天时他已经吃透了专业课一门心思背政治,直接把教材拿给我了。(在这里略带投机之心地建议各位学弟学妹们,最好找几个有相同或者相近考研目标的研友。光是共享资料的帮助就已经很大,更别说精神上的互相鼓励了。后来我的这个同学考了四百多分,好人有好报啊。)回到教材来讲,辅导班的教材给我的感觉是过于细致,但其中也有精华,就是书中包括的历年真题以及真题解析,还有复习指南、出题思路预测、模拟卷等等东西。但是由于教材实在太厚,没能详细的看上几遍,比较可惜。在这里我倒是并不是很建议大家都去报辅导班,因为价钱通常较高,且提分效应没有那么明显(我的同学专业课分数只比我高个十分不到),找身边有同学报班的借看一下或者找学长学姐的借看一下就好。
我自己复习806,最主要的还是靠两本教材,至少完整地看4到5遍,一定要把每道课后习题都做会搞懂,因为厦大的试卷每年都会有一道两道题目是书上的原题。把考到的题目的年份在书上原题那里标出来。名词解释自己整理,把历年考到的标注年份,自己觉得重要的也写出来。不需要太担心答题字数太少的问题,复习到后来做真题的时候会发现甚至可能写不完。根据自己的复习情况,觉得这样复习心里没底的可以去找一些其他资料教材来看。
我的专业课考得也不怎么样,但是本来期望也不高,考完的时候以为会更低的,出来的分数反倒有点出乎意料。
总结
我认为理想的考上厦大分数线的分数分布是:政治70+,英语70+,数学135+,宏微观经济学100+,这样总分是375+,对于360分数线的年份绰绰有余,对于380分数线的年份勉强够用(但很多年没出380的线了)。但按照今年的情况看,大概应该是政治72+,英语75+,数学128+,宏微观经济学105+,总分380+。这些分数对于厦大经院的热门专业还是不够的,但对于想考进厦大就好的来说,能做到这些就完全够了。
下面放一下我考研期间的作息。
周一到周六7:30起,8:00到考研教室,整个早上复习数学,到中午11:50吃饭。12:20左右回教室,看一会儿书(闲书……),到13:00午睡,13:30起。开始复习宏微观经济学,到15:30,吃点水果休息一下。15:50开始复习英语(九月份开始给了政治)到17:30吃饭,回来得早的可以刷会儿微博什么的。晚上18:30开始自己决定复习什么。周一三五20:30回寝室,跑步或健身。周二四六就21:30回。一天共学习10到11个小时。周日可以选择上午休息或者下午休息,晚上会看一部电影。我的作息对于考研来说强度一点不算大,我有同学早上7:00甚至6:00起晚上22:30回且一周无休的,当然他们最后大多都考上了自己理想的学校。
当然有时候坚持不了了可以适度放松一下,但过后要马上继续复习,放松的时间越久越容易产生惰性。这就非常考验一个人的意志了。
关于考研期间要不要把手机换成功能机的问题,我个人是没有这么做,因为现在大多数的联系已经换成微信而不是短信,而且我需要扇贝来背单词,也可能有一些别的用处,但手机游戏之类的坚决不玩。当然如果觉得自己没有这个自制力的,还是换成功能机的好,反正能打电话也不会太影响生活。
考研期间身体也非常重要,考研复习强度大,精神压力也很大,对身体不可避免地有一定消耗,特别是视力,我原本双眼5.3的视力到后期一天下来几乎看不清三十米外的物体(当然现在已经基本恢复了)。初试结束后寒假等成绩期间可能精神压力太大,还出了一些更严重的问题。我有同学本身身体就不好,靠喝药调理身体坚持考研,到考前一天垮掉没进考场的,也有同学考试当天晚上姨妈痛第二天要人背着进考场的,所以,身体才是革命的本钱,这也是我选择牺牲复习时间去锻炼和放松的原因之一。
最后祝各位都能梦想照进现实。另外,关于考试资料,招生信息,院系专业,复试面试等方面的问题,如果有需要可以私下联系。毕竟过来人,很多东西都还留着,也许会对你们有用。学长在厦大等着你们来~
以上是本机构为大家提供的厦门大学厦大成功考取2016经院-经验分享帖,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