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录取结果已出来一段时间,原本以为自己会激动很久,其实没有,而是慢慢沉淀下来。之前也曾受惠于学长学姐的经验贴,自己也觉得有必要记录一下这个过程,所以写写我在考研路上的些许经验。鉴于个人基础和学习习惯不尽相同,各位读者对于其中经验需要仔细甄别,毕竟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介绍一下本人自身状况:本科双非,本科专业和计算机不相关,跨考厦门大学计算机系专硕。初试排名专业第一,总分384,政治66,英语88,数学112,专业课118。复试比较菜,应该属于擦线党,但还是幸运地考上了。有之前的努力,才有后来的幸运。(说这些是希望给那些情况跟我类似的学弟学妹一些动力)
一.关于专业和择校:
考研立志要考985,算是了高考一个心愿。然而没有985院校开设本专业,同时本专业工作地点一般离家很远,所以不太准备考本专业。同时由于上C语言课程和大创项目中涉及的编程工作让自己培养了对计算机的浓厚兴趣。大约在四月左右正式决定跨考计算机。
本人南方人,选学校时只考虑了南方的学校。虽然是跨考,但毕竟无知者无畏,开始是准备考408统考的。最初考虑了中大和华工,也按照408专业课复习了一段时间。四月到七月期间(中间有一个月在实习)主要看了数据结构,组成原理(这些内容在复试都有涉及)。渐渐发现自己好像408复习不完了。在八九月左右在考虑去华科还是厦大(两个学校只差一门计算机网络,而网络我在考计算机三级的时候学过。),还是因为厦大离家近吧,最终选择了厦大,此后专业课专门复习数据结构。(从今年华科的情况来看,自己做了一个多么正确的选择,有点感慨选择真的很重要)
二.初试各科经验:
政治:这科全国平均分差不多都有60,我在考研时给它定的目标就是60。所以在复习时没有在这一科花很多时间。九月中下旬开始复习,这段时间主要看了万磊的马哲,个人觉得讲的还可以(我看视频一般用1.5-2倍速看)看完这些视频觉得马哲用处很大,其余课程只是有了一个大概印象。每天晚上刷大概一小时1000题,其中错题的错误点都用一个本子专门记下来,这个本子是我后期复习选择题的主要依据。十月底十一月之后,各种模拟卷陆续出版。我只买了预售的肖四肖八,但一起的复习同学各种模拟卷都买了,我也借来做了一些。一套选择题做完大概25-30分钟,加订正和总结差不多一个小时。到十一月底,模拟的选择题平均能拿40分了,这给我一种幻觉,觉得60分政治好拿了,因为后面大题拿20分还是不难的。所以大题没有怎么背,主要背了肖四上面的大题。十二月有传闻说肖四被命题人看到了,有可能押不到多少,就有点慌,临考前还去背了任燕翔的安全体系,没背完。最后的结果是总分66,还可以,但选择只有31,和平时练得差距有点大,还好大题写得好像还行。
书目:1000题、肖四、肖八
主要经验:前期多刷选择题,做好错题整理。后期看个人,愿意花时间保险的看任帅的安全体系,时间不多的背肖四。
英语:英语是一门比较重基础的学科。基础如果还可以,可以少花点时间,但是真题是要吃透的。我英语基础还可以,虽然考英语二,但我一直是按英语一在复习。九、十月的时候做了两套英语二练手,最后考前两周左右才又开始看英语二。英语单词很重要,七月以前一直在看单词(朱伟的恋练有词),其中实习的一个月好像别的什么都没看,休息的时候就在看单词。八月以后正式上手真题,一般一周一套真题,通过做题实践在视频中学到的一些经验技巧。
书目:恋练有词、张剑黄皮书
数学:数学是2018年考研决定成败的一科。无论大小年,数学都是应该投入大量时间学习的一门课程。数学也看一定的基础,但其实大家都差不多。从四月底一开始复习,就要开始看数学,最重要的是,看完一章的内容要趁热去做这一章的内容,在习题中巩固知识点的理解。我开始买的是李永乐全书,做了一段时间之后我觉得有点难,也有的地方不容易理解。然后就开始结合视频看张宇18讲。宇哥的课风趣且由浅入深,有助于记忆。不过关于中值定理这部分我也看了汤神的课,讲得确实很细。在七月底基本上在过完一遍之后,我开始刷汤家风1800题(17版),用了差不多两个月,主要做完了基础题和提高题。九月左右,用八九天做完了660题,然后又做了闭关修炼180题。差不多十月份开始刷真题,用的是张宇真题大全解(因为这一本真题最全)。前期大概是两三天一套吧,后面就是一两天一套。开始100分的卷子好像只能做70分左右,150的卷子做110左右。练到后面就慢慢有些提高了。十一月中下旬陆续开始做模拟题。李永乐6+2,张宇八套卷,汤家凤八套卷基本都做了一些。从难度上说张宇八套卷>李永乐6+2>汤家凤八套卷,也是李永乐的卷子比较贴近真题难度。但是既然是模拟题,就是为了测试水平,难题做做也有益处。(对2018的考生尤其如此)。模拟题也基本是两天一套。到考前一周就主要是归纳总结,看看错题。
书目:李永乐全书、660题、张宇18讲、闭关修炼180题、汤家风1800题、张宇八套卷、李永乐6+2、汤家凤八套卷
专业课(数据结构):专业课和数学一样重要,对于跨考的来说,其重要性更加突出。从四月开始看专业课的内容,先过了一遍C语言的内容,然后看了浙大陈越老师的慕课,个人感觉陈老师的课挺有意思的(现在觉得这个时间段可以结合上机代码理解,使代码能力也得到提高)。八月开始看王道单本和数据结构高分笔记,习题主要做了书上的选择题,对主要知识有了大致的了解(选择题好像来回刷了两三遍)。十月以后集中看了代码,将书上的可能考的代码题都整理到一本笔记本上去。数据结构1800题也在这段时间刷了选择填空和部分简答和代码题。关于代码部分的理解,推荐高分笔记的辉解读,几十块钱,讲得很不错。考前一个月就主要是刷之前收集好的历年真题和目标院校的本科期末考试题,做完这些就能对命题方向有个大致的把握。关于专业课资料,得到的途径很多,QQ群,院官网,学长学姐等等。(专业课资料收集应该是考研信息战的重头戏,我手头也有资料可以出)
三.复试经验:
复试情况不同学校和学院各不相同,此处只适合厦门大学计算机系专硕参考。
复试有四部分内容:专业学位研究生复试包括专业课笔试和面试,其中综合卷占30%(基本知识测试包括《离散数学》),上机编程占20%,专业外语(含听力)占20%,综合素质面试(含口语)占30%,共计100分。
总成绩=初试成绩÷5(或3)×权重+复试成绩(百分制)×权重,若有必要请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
离散今年考得难,证明题挺多;听力只听一遍的话比六级难,但是能听两遍,难度还好;上机今年考得常规,好像厦大有意多考了字符串的题;面试过程是在教室讲台,下面坐了五个老师。你一进去先用英语进行自我介绍,然后讲台上放着一些题,你抽三张纸条,挑其中的两个进行回答。回答完之后老师根据你回答的情况继续对你提问。时间一共是十五到二十分钟。
复试结束后一两天就可以知道结果了。
四.几点建议:
1.一定要有规律的作息;我个人一般早上八点起,中午十二点到两点是吃饭和午休的时间,晚上学到十点图书馆闭馆后再去专门的考研自习室学到差不多十一点十五分,回去洗漱完毕后一般在十二点睡觉。另外前期有时间锻炼的时候一定要多锻炼,身体练好:我十月以前基本每天都有跑步,之后因为天气和时间原因都没有跑了,明显感觉临近考前更容易感冒了。
2.找几个研友,要有每天能和你一起学习谈心的,也要有和你考同学校同专业的研友(可以是网友)。前者是那些孤独的日子里互相坚持的动力;后者可以互相交流资料,在专业课的学习上指明方向。
3.关于是否报考研班,还是因人而异:自我约束差的可以报一个,毕竟花了不少钱,多少会心疼,觉得应该学回来。比较自律的话我觉得没太大必要。(话又说回来,不能自律的人很难坚持到最后的)我是只报了一门政治,后来报的这一门我也没去,因为不能加速,感觉看那些视频觉得有点浪费时间。
4.不要太过于计较考前模拟的分数,任何模拟题都和真题差很远。
5.全力以赴,祝各位圆梦!
PS:企鹅②④⑤⑤⑥⑥⑦①⑧,可以咨询资料也可以用答疑,看到能回答的问题会尽力回答。
[拳头][拳头][拳头][拳头][拳头][拳头][拳头][拳头][拳头]
来自Android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