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师大19古代文学初试和复试经验贴
28号上午,随着专业课面试的结束,我那颗一直处于紧张状态的心,总算是可以稍微歇一歇了。但这还不是真正的结束,大家都和我一样在等待着最后的宣判。29号上午10点半,直到亲眼看见拟录取名单上自己的名字,才感觉到终于可以和考研进行深深的告别了。从一战南师大再到二战浙师大,漫长的两年时光,教会了我很多东西,也让我收获了很多。我把自己一些自己积攒的经验和教训写下来,希望能以微弱之火给你的道路上带去一些光亮。
基本情况及公共课(简要介绍)
浙师大古代文学从18年开始改革,各个方向都是考的单科,就是说你报考哪个专业就考的哪个科目的知识,不再综合在一起考。古代文学19届以前,考的是古代文学,文学理论,现当代文学,而今年,变动很大,只涉及到古代文学,文学批评两门课程,也就是说,对古代文学本学科的考察更深更系统,所以一般会考察地比较有深度比较前沿或者和导师的研究方向联系密切。再加上今年文学类的国家线355,比去年多了10分,可谓有史以来新高,再加上报名人数激增,因此导致考研难度提升。今年也是调剂很难的一年了,很多b区院校都爆满。这就告诉我们,一定要好好准备,不可懈怠,不然调剂会让人心力交瘁。
至于公共课经验,我一战时英语56,二战64,都不是很好,甚至是我的弱项,因此只能给一点我的教训。英语我是前期背单词,六月左右单词背的差不多了,就开始做真题里的阅读理解,一天做一篇,再用一天去研究,每篇控制在15分钟左右做完,做完把不认识的单词摘出来继续背,文章要是看不懂就反复琢磨语法,结构和意思,有的同学会自己手动整篇翻译。不过要留出最近三年的真题不要做,放到12月模拟,就这样我到暑假过完就能把1997年到2015年的英语阅读理解做了一遍。暑假期间我也开始加入完形填空和新题型的训练。真题确实很重要,模拟题一般情况下不需要买,每天花一到两个小时背单词,3个小时左右训练英语阅读,10月份开始学习写作文。如果你想听词汇课,可以搜索哔哩哔哩,听考虫的词汇,作文我也推荐考虫石雷鹏的,综合王江涛的,训练作文思路,英语阅读理解可以听汤迟老师的。12月份没题可做了,就用留下来的三年真题模拟考,每次都安排在下午的2-5点(考研就是这个时间)。一般训练的时候先大小作文(20和30分钟分钟),然后阅读(17分钟每篇),之后是完形(20分钟),新题型(15分钟),最后翻译(20分钟)。英语真题的话,可以淘宝买张剑的黄皮卷,基础不好的也有买考研真相的。政治是我觉得比较轻松的学科,用的是肖秀荣系列(精讲/1000题/肖四八/时政)和《风中劲草》,1000题刷了2遍,考前主观题主要是背了肖八和四,最好复习的时候能够画一个脉络图,我当时还做了史纲的时间轴,确实用处蛮大的,会在资料里附赠给你。同时等到十一月,我就开始买了市面上各种政治押题卷(徐涛八套卷/有的人买了腿三/任四/米三等),你可以一开始在B站听徐涛的课,关注了徐涛的公众号,他在考生里比较受欢迎,讲课风格还可以。
三、关于专业课1、时间规划我一战是5月左右才开始看书,对于考南师大的准备来说,远远不够,当然也是意料之中的落榜。所以就只提二战经验。做了二战的决定以后,我在5月份毕业论文结束的时候开始了学习的新征程,因为有了一定的基础,所以学习起来,和一战相比,有了更加清晰的目标、规划和方向感。整个二战平均下来是每天学习十个小时左右,就这样,一直坚持到12月23号。一开始前期差不多每天六七个小时,到暑假了就慢慢坚持早起,差不多十个小时左右。到10月开始每天平均12小时左右。我周日下午4点以后基本不学习了,会和朋友一起吃吃饭聊聊天什么的,劳逸结合。同时要注意,学习一定要有效率,不要一个多小时过去了书才看寥寥几页,不然宁可多休息一下。当时二战我没有选择在家,而是在学校外面租了房子,每天风雨无阻的去图书室,因为这里有助于集中精力学习。每天早上背完单词之后,就在一个专门的小本子上写下自己一天的规划。同时也会制定月任务/周任务,规定自己这一周要看完什么书,达到什么进度,完成一项就打√,这样不仅会有成就感,也会对自己目前的学习进度心里有底。
前期时间表
早上六点 起床
6点20-7点10 吃完早餐进入图书馆
8点半以前 背单词
8点40到9点40 政治
9点50到11点30 古代文学
12点30到1点 休息
1点到3点30 英语真题
3点30到5点30 文学批评
5点30到6点30 吃饭,和同学去操场锻炼
6点40到7点40 听英语课【因为英语差,所以花的时间多】
7点40到9点40 结合当日学习情况,查漏补缺以及阅读文学原典
前期最重要的任务是打好基础,养成每天看作家作品的习惯,我大概每天看至少一个小时左右的作品,也买了作品选,作家作品特别多,是不可能看完的,大家面临的情况一样,但是重要的作家作品必须阅读一下,有所了解,实在太长来不及阅读的长篇小说,可以了解下梗概,但其中的重要人物事件最好有所了解,看完记住人物性格和主题思想。最好在8月以前能过完一遍文学史(可以结合框架做一下简单笔记)。8~9月的暑假专业课开始第二轮。
2、专业学习浙师大因为是第一年考文学批评,没有真题可参考,没有学姐学长可以请教,大学里也没有开过这门课,所以学的时候,只能摸石头过河,把官网的参考书都简单翻了一下,最终选择以《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教程》(修订本) 张少康为主体,以《中国文学批评史新编》 王运熙 顾易生为辅,不过我最开始看的是《中国文学批评小史》周勋初撰 ,这个版本简单,方便你尽快进入文学批评的大门,而且浙师大的考试纲要就是这本书的目录。
古代文学虽然和现当代考试在2018年分开了,但是以前的真题还是很有参考价值的,我自己尝试把真题答案全部写下来,然后给别的同学检查讨论,自己总结规律和出题风格以及其他相关重点,拓展点和盲点。切记,真题的名词解释,简答,论述,在考试之前要模拟一次,把握好时间,把答题纸打印下来备用,这样考试时就不至于过度紧张而造成题没写完,每一年考试很多文学类的考生都会抱怨这个。在自己独立思考问题的时候,需要考虑是否还有可以完善开拓的思路,并对每道题都有所延伸补充,最后一刷把难题打散分类整理到一起,做完还可以看看相关论文;这些不但是因为浙师大历年题有重复可能,还是为了锻炼考场上极度紧张状态下遇到难题的快速思维能力,脱颖而出,稳稳考上。
关于选学校和二战选学校确实是个很费心的问题,没有定好学校,就如同没有目标,不知道该从何处下手。第一次考南师大失败,首先摆在我面前的问题是,要不要二战,下一个问题就是二战是继续初衷,还是另择新校。在经历了一番思考之后,南师大出题风格多变,我没有十足的把握能考上,所以我选择了浙师大,因为我这次不想再失望。我也认识不少二战三战还是失败了的,所以如果选择了二战,选择了浙师大,我明白应该有破釜沉舟的勇气,不再去想考不好调剂。因为如果没能上岸对于调剂来说是很不占优势的,一方面因为现当代文学专业实在太热门了,很少有学校有缺额,有缺额也优先考虑那些本科出身好的,另一方面是浙师大考单科,跨专业调剂非常非常不占优势。所以从选择二战开始,我回顾自己备考18年考试的种种,仔细分析了真题总结失败的教训,丝毫不敢松懈。其他更细的专业课学习方法另附在其他资料。
学习方法因人而异,仅以此为参考,希望你得偿所愿。
浙师大复试考的是文献学,我这次文献学复习花的时间比较少,不到一个月,所以成绩也不是理想,主要谈一下教训。文献学,我看的主要是杜泽逊版的《文献学概要》。杜泽逊版的《文献学概要》,乍一看,内容很多,其实去掉很多举要,需要背诵的内容并不多。书大概看了两遍,然后自己列了一下提纲,提纲很有必要,帮助你梳理脉络,简化内容,快速了解背诵。阅读书籍的作用主要是对资料进行补充和理解。古代文学的复试是文献学,这个复试,是没有给提纲的。我们主要参考的是文献学专业的复试提纲,提纲只是一个参考,提纲之外的一些内容,比如伪书,也是很重要的内容。所以在复习的时候,提纲之外的东西尽量看一看。
另外,在此建议的是,你的初试成绩出来以后,感觉能参加复试,就尽快的看书,不要等到国家线出来,或者说等到离考试很近的时候,才开始着手准备。 总的来说名词解释和简答这两块我做的还可以,但最后一道题是文献阅读和论述题。这种题,一开始没有练习过,所以到考场上有一点生疏。这种题一般考的是你的文学阅读基础,在初试的时候就应该多多的阅读文学原典。
另外,你的初试成绩出来以后,感觉能参加复试,就尽快的看书,不要等到国家线出来,或者说等到离考试很近的时候,才开始着手准备。
送给考研宝宝一段话,考研就像在黑夜里洗衣服,你看不到哪里洗的干净或者不干净,但只要你每一块都仔细的认真的去洗了,等到天亮起来的时候,它一定不会太差。
来自Android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