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关于考研是否存在歧视这个问题,可以说是相当敏感的,大家也各抒己见。有的童鞋哭诉自己被歧视的经历,个中原因,可谓是一把辛酸泪;也有人在考上之后,特别骄傲的证明自己是普校上重点高校的典型案例。
个人认为,关于歧视的看法,其实重点在于你用什么样的心态去看待歧视。最可取的方法是换位思考,站在导师的角度,咱们来一个移情大法。假设你自己是某重点高校的导师,在面对两位初试成绩相当,但一个本科出自211,另一个来自普通本科,你会作何抉择?我想,毋庸置疑,一般人都会选择211来的,那么问题来了,这算不算歧视呢?
不算,事实上,你的本科学历,也就是第一学历。本身是你个人的一部分,且这一部分已经与你同声共存了,成为了你的标签。想想,为什么总觉得别人带着有色眼镜看待二本三本的学生,却从来没有思考,为什么自己不能做的好一点?
学习成绩
大家都知道好学校的生源好,竟争强。如果你来自一所普通学校,可是你白成绩单竟然那么普通,那请问你的能力在喔里?作为学生,连学习都搞不好,自然就无从谈起其他能力了。
考研成绩
既然要跟别人一起竟争,先天缺陷的你,如何让别人刮目相看?毫无疑问,你自初试成绩,如果你能遥遥领先,那么自然京获得了一定的优势。
其他能证明你优秀的内容
比如奖学金,比如各种竞赛等。当然你要是当干部当得好,也是一门能力。
简单说一下
·将本科出身作为标准的只是极少数
院校重视你出身的原因,主要是考虑你研究生毕业后的就业情况。不少大企业HR筛选时会在意第一学历。学校一般不会这样。
原因:
1.流传出去会影响优秀人才的报选
2.容易被举报。
3.导师注重的是你的能力。
·院校出身成为影响因子的必然性
老师只会对20%的优秀学生映像深刻(加分),对其他同学的评价在潜意识里则基本处于一个分数段。但是,考研复试毕竟是选拔性考试,老师不可能把其余80%的人给一样的分数,这就使得老师主观上可能参照非考核标准的“院校出身”,来评价考生。具有一定主观性,人是有感情的。
·出身的影响可以被降低甚至避免
老师在复试中会尊重考生的努力和实力,因为老师知道每一个进入复试的考生,都是优秀的,需要对他们负责。
这里就需要你的所作所为了,不少三本院校,你和老师跟过一个实验项目么?很多资源是没有,导致了简历上(客观上)的欠缺。同上,多拿点奖,证明自己不差,起点低不是你降低自己要求的理由,自强者自强。
·我为什么听说有211/985歧视,而且有真人真事佐证
失败者在心理上往往会夸张化各种说辞,让自己有个心理安慰,好接受这个事实,这是一常见的心理调节,不多说了,这是心理学的内容。
记住,真正卡你出身的少之又少,真正卡你的是你的能力和现场表现。
为什么别人可以?是潜规则吗?有黑暗的地方么?
有。但你的优势决定了是否会有这种可能性。
另外,每个人表达能力不一样。传出去的往往会很夸张很多。
做一个不恰当的比喻(非侮辱女性),好比一个女同学,性格比较文静,内向,在拒绝别人追求后,传出去后往往会变成这样,偷偷说这个女生受过打击,等等很多非常负面的形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