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Breeze﹏゛ 于 2014-7-3 11:40 编辑
关于文学评论写作
最近一年很多人问。懒得写这种东西,很大程度上只会误人子弟。但是每次和不同的人谈一件事情,发现都不在一个次元,这更令人望而生畏。
我自己总结了三点。
(1)切入角度,很多人一写就想到主题思想啥啥的,我觉得该收起初中高中分析课文的那一套了,一首诗歌可以让你写1200字的地方绝对不止这些。不要写小学生都能看出来的东西了。举个例子,上次一个师妹写的潘莫华的《离家》,她花了很多篇幅去分析离家这种感情和情绪。后来我给的建议是:这首诗它是早期白话诗,它的形式无疑是现代的,但是你也发现了,它的内蕴或者说思想情感都是古典的,换句话说,它写的东西,无非就是旧诗词中《游子吟》这一类。这是个很有趣的现象,但是细细想来,也不奇怪,五四那一批文人,都有很深的国学功底。虽然胡适说“作诗如作文”解放了诗体,但是这种根深蒂固的传统并没有割断。这就涉及到另外一个问题,就是五四时期的文学,在理论上虽说是要完全推倒旧文学,彻底在废墟上重建,但五四文学是有文化传统的根基的,它不是凭空就忽然出现的东西。所以你可就这方面谈谈,就是诗歌这种文体在五四时期经历了巨大的变革,但是至少在五四时期,它还有“常”的东西存在,那么这种“常”和“变”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值得深究。透过这首诗看到整个文学发展的脉络,这就是上次和你说的眼界要开阔。另这首诗也可以联系80年代中后期第三代的口语化诗歌写作来看,这就更复杂了,可能不管在语言和精神内涵上,都完全不同了。
(2)你的语言表达的准确性。能文采飞扬当然更好。这靠积累和练习。不要轻易下结论,有结论就要有依据。不要扯得不着边际。今天一个小娃和我说他有自己的想法,但是发现自己的想法是不对的,因为和书上的分析不一样。我想说,书不是人写的么,那些砖家能比你牛掰多少,言之有理自圆其说,文学这东西,哪有什么标准答案,更何况是写作。
(3)和文学史的联系,就诗论诗是件很可怕的事情,一首诗是个人都能看出来它是在写思乡或者怀人的,你为什么要花1000多字揪着思乡或者怀人不放呢。站在高处才能看得清来路和未来。举个例子当时写宋晓贤《一生》,我是先叙述了当代诗歌在朦胧诗之后的发展情况,然后分别论述了这首诗具有的相似于朦胧诗的一些艺术特点,比如在意象和语言上,还有具有的第三代诗的一些特点,比如内容上对日常化的抒写。最后探讨了下当代诗歌可能的一个发展方向。虽然大多是瞎扯淡,但最后得分还行,134。
最后是多练习,不要到考试前才说啊啊啊一篇没有写过。有的人说不知道怎么下笔,完全没有头绪。我建议有时间在这纠结这些事情,不如现在就拿笔写一篇,多看点专业的论文,看看别人是怎么切入问题的,是怎么表达的,很重要。这首诗,你看到了,然后心里只有一个念头,我去你大爷。这不就是想法么,这不就是你的思考么,写下来就是了。写一篇,就要发现自己的问题,我相信自己还是有些鉴赏力的,写得好不好自己能感觉出来。上面我说的三个方面(你也可以自己总结),参照下,看看哪方面比较薄弱,下次写就特别注意。写完就扔一边了事的写多少篇也是枉然。
写作水平的提升不是一蹴而就的,且写且珍惜。
以上是本机构为大家提供的南京师范大学文学评论写作经验贴,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