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制约了优秀博士生培养

时间:2017-07-16 17:28 来源:研导师 文加考研

     

  近日,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副司长黄宝印在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法学)上指出,我国博士培养面临着数量较大但质量不足的问题,我国博士生培养质量与欧美等研究生教育强国相比仍然存在一定的差距。笔者近几年来一直参与关于研究生教育的研究,对于上述论断基本上表示认同,并且认为应该找到制约我国优秀博士生培养的一些制度性因素,才能对症下药。

  虽说博士生培养受到博士生导师水平、博士生生活压力等因素的制约,但笔者认为,一个往往不被人提起的因素,就是现有科研人事管理制度。

  不可否认的是,相对发达国家,我国学术劳动力市场的流动性还是太低,无论是要获得或者失去某个高校、科研院所的正式事业编制的身份都是一件非常难的事情。这就使得很多刚刚毕业的博士研究人员,最直接的想法是尽快占有一个稳定的正式事业编制的位置。因此,很多高水平大学、科研机构很难招募到高质量、年富力强的非正式事业编制的科研人员,因为与毕业时相比,工作一段时间后要拿到正式事业编制的机会少很多。

  以前博士后是一个很好的制度安排,能够让刚刚毕业或者毕业不久的青年学者有机会跟着一个导师或者项目团队,比较全身心地从事科学研究。然而博士后现在在年限上规定很死,往往做完两年博士后就得离站。而且有不少希望进入博士后工作站的人员,最大的企图是希望解决自己小孩上学的问题,比如能到某些著名高校附属中小学读书,或者以此为跳板让小孩获得北京、上海等地参加高考的机会,还有不少人在博士站期间,大部分精力并不是跟着导师做科研,而是四处找工作。

  这样问题就出来了。高水平大学、科研机构里面导师的科研项目很多,他们需要得力的助手来为自己分担科研项目的压力,但是无论是没有正式事业编制的科研人员,还是在站的博士后人员,都很难成为这些科研项目的中坚力量。导师不得不寻找别的人力资源渠道,例如自己的博士生。原因有三:其一,博士生理论基础相对扎实;其二,博士生有一个较长的、稳定可预期的工作年限;其三,导师对学生的科研活动有较好的制约机制,而学生也认为对导师的项目全身心投入是一种“合理的义务”。

  这样博士生就不得不站在导师科研项目的第一线了。关键是科研项目本身并不仅仅包括研究,还有大量琐碎的活动与环节。很多博士生不得不将自己的时间与精力耗费在项目的具体环节上,包括写开题报告、结题报告、做大量重复但又有一定技术含量的实验、数据分析等,显然就很难再抽出时间与精力投入到追踪世界学术前沿、进行科研创新上。自然而然,博士生很难在创新的最佳年龄提高学术涵养、扩大学术视野,没有空间与渠道进行各种大胆的创新探索。这必然会拉低整个国家博士生培养的水平,更为严重的是使得本来可能成为学术上的“好坯子”沦为厌恶科研、不敢攀登科研高峰的庸人,这将大大阻碍我们创新性国家的建设。

  因此,改革现有的科研人事管理制度,让没有正式事业编制的科研人员以及在站博士后更好地承担科研项目的各项任务,将博士生从烦琐的科研事务中解脱出来,让他们将更多的时间与精力放在纯粹的科研上,而非事务性的工作上,一方面能够迅速提高我国博士生培养的质量,另一方面也将提升我国整体的科研创新水平。

  具体而言,可以让博士后在站的年限更加具有弹性,让博士后或者没有正式事业编制的科研人员和正式事业编制的科研人员享受同样的薪金增长机会、同样的福利机会。这样会让博士后或者没有正式事业编制的科研人员更加安心地留在研究团队工作,真正成为科研的主力军。与此同时,如果通过人事制度改革让我国整个学术劳动力市场流动性增加,让正式事业编制职位的获得更多由申请者的科研成果决定,博士后或者没有正式事业编制的科研人员才能长期在某个研究团队安心科研,通过逐渐积累科研成果,为自己今后争取到正式的事业编制的职位、后续长期的职业发展打下基础。这样整个中国的科研界就能形成更加纯正的学术氛围。

  一旦整个中国学术界的学术气氛越来越浓,越来越多的科研人员有动力沉下心来做学问,博士生也必然能沉下心来做学问,我国博士生的培养质量必然会有大幅度的提升。

  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到,要“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笔者预计,大学、科研院所的人事制度改革也将得到大力推进,这样必将促进我国博士生培养质量的提升,促进我国早日从研究生教育大国迈向研究生教育强国。


以上是本机构为大家提供的谁制约了优秀博士生培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上一篇:致2015考研同学,考研致胜不得不知的10件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