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研究生就业难问题持续显现,引起社会广泛关注。一些教育专家建议,破解研究生就业难问题,需要国家从扩大就业需求、改革高等教育培养体系、研究生提升自身综合素质等多方面着手解决。
研究生持续出现就业尴尬
2013年11月16日,吉林省举办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主会场,这是该省规模最大的就业市场,吸引了近3万名毕业生参加。与此同时,全国各地高校也迎来年内校园招聘的最后高峰。记者采访观察到,多数校园招聘会现场爆满,连投简历都需要排长队。一些研究生称自己被淹没在求职人海中,并不比本科生占优势。
“脸皮厚吃个够,脸皮薄吃不着。”某交通大学铁路运输专业研究生满心辉说,之前,他总因为自己是研究生学历,产生了特别高的心理预期,看不上一些普通单位和职位,到后来才发现这样是不可行的,错过了很多机会。“与本科生竞争激烈,心态过高不可取。”
吉林大学研究生孙浩告诉记者,从2013年9月开始,他向很多单位投了简历,之后几乎每天参加面试。然而招聘现场的混乱和拥挤让他此前的研究生“优越感”荡然无存。孙浩说:“招聘方并不会因为研究生学历而高看任何人。找工作时,学历只是个锦上添花的东西,并不能雪中送炭。”
此前,武汉大学中国科学评价中心进行的“中国研究生教育与学科专业评价”课题显示,目前中国有30多所高校每年研究生的招生计划和在校生规模都在不断扩大,部分已超过本科生。但2009年至2011年,研究生的就业率连续3年都低于本科生。该数据显示,“学历越高,工作越好找的”时代已经过去。
来吉林大学招聘的深圳赛意法微电子有限公司的负责人表示,在新入职员工工资待遇方面,研究生基本工资会相对高于本科生。但总体讲,本科、硕士、博士不同学历层次的毕业生待遇差异并不大,而日后提升主要依据实际工作能力和具体工作业绩,招聘单位注重的是员工的技术操作能力而不单单是学历高低。
研究生就业市场存在三大痼疾
随着研究生不断扩招,其学历“含金量”有所下降。记者调研发现,目前研究生就业市场存在三大痼疾。
一是区域偏聚、行业不均、结构矛盾等问题一直未得到解决。研究生就业市场上始终存在供需结构矛盾、就业地域扎堆、培养机制不适应市场需求、研究生职业规划意识淡薄、就业竞争力参差不齐等问题。
作为就业市场选择的结果,女研究生求职困难、文史哲等基础专业研究生就业困难等越来越明显;甚至研究生的第一学历背景也成为不少单位遴选人才的一道门槛。
二是研究生培养体系对于就业市场信号的反应明显滞后。市场经济在研究生就业市场中逐步起到了基础配置作用,但是国内研究生培养体系改革未能迅速适应市场变化。长期以来国内研究生培养多以面向基础研究为主,一些就业需求不足的专业招生规模在扩招过程中同样增加,进一步导致了研究生就业的专业结构矛盾。
近年来,应用型专业硕士培养无论从数量还是专业范围都逐渐扩大,但由于长期以学位型硕士教育为主,这一改革尚未完全适应市场需求。部分新兴专业硕士学位是否能得到市场认可,还有待进一步检验。多位在校和已经毕业的专业硕士研究生认为,目前的课程体系、教学安排与学术型硕士差不多,实践性并不大,体现专业学位特色的课程并不多。
三是研究生职业规划教育薄弱,就业观念缺乏理性。国内大学生的职业规划教育起步较晚,针对研究生的职业规划教育更是远远滞后。相关职业规划教育开展非常少,至今鲜有高校专门开展针对研究生的职业规划教育。
此外,长期以来,研究生教育定位于高层次专业人才培养,从学校到课题组,从导师到研究生本人对求职能力的提升不够重视。遇到激烈的就业竞争环境时,研究生的求职技能往往捉襟见肘,造成了高层次专业人才的巨大浪费和研究生就业市场的不规范发展。
多层面入手破解研究生就业难题
专家认为,破解研究生“就业难”问题,需要从扩大就业需求、高等教育培养体系改革、研究生提升自身综合素质等多方面努力。
首先要加强宏观调控,面向社会发展需求,引导理性就业。长期从事大学生就业指导和生涯发展教育研究的南开大学化学学院团委书记张更辉认为,国家针对研究生就业的宏观调控政策要面向社会发展需求的新增长点,鼓励研究生面向社会发展的各个区域、各个行业实现人尽其才的充分就业。同时,要加强对部分需求不足专业研究生的培养体系控制。一些专业培养人数的过剩、培养体系与市场发展不匹配等,往往会在形成规模后造成影响。
吉林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所长赵俊芳认为,研究生求职遇冷表明一种理性的回归。国家可以引导研究生在求职过程中依据社会需求、学科特点、个人兴趣等寻找适合自己的工作,主动提高自己的素质和能力,以期顺利实现就业。
专家建议,在研究生就业的长远规划中,要面向重大的产业需求和区域平衡发展的需求,采用定向培养、优惠政策等实现人才资源的合理配置;面向生产的专业技术人才需求仍比较大,要加强专业硕士培养,不断依照市场需求进行以应用技术培养为目标的研究生培养体系改革;基于研究生在培养机构所在地就业比例较高的现状,要加强中西部地区高等教育投入,面向区域经济发展,提升研究生服务当地发展的能力。
其次,研究生培养机构改革培养体系也是重要一环。由于大学扩招的影响,研究生的在校数量和毕业生数量还将在一定时期内保持较高水平。南开大学化学学院党委副书记郑龙表示,要破解研究生就业难题,研究生培养机构必须面向国家发展的重大战略需求,结合关注就业市场变化,对各专业的培养规模、就业率、就业质量等进行分析研究,做出科学判断,及时进行调整。
积极开展研究生职业规划教育也是重要手段,可以帮助研究生认知自我,提升求职技能,使研究生树立正确的职业发展观,而不是盲从于热门行业和热点城市。
张更辉认为,在指导研究生完成专业研究的同时,导师要了解学生的职业兴趣,引导学生关注职业发展,帮助学生认知专业应用背景并拓宽职业能力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