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经验贴不仅适用于二战考研狗,对一战考生有更大的意义,因为我会告诉你们我走过的弯路,从而在专业课和数学的学习上效率更高,尤其是专业课将会有质的提升。此外,此贴也适用于其它经济类学硕的复习(山大经济类学硕考的科目相同)
我先进行一下自我介绍,我是某211大学的数学专业考生,本科期间基本没有接触过经济类课程。
一战分数仅仅333分(十八线开外),也就是说刚刚过校线,而当年的复试分数线为360!其中我的专业课111(我把大量时间都用在了专业课的学习上,因此,在2017届大量专业课高分的情况下,这个分并不高(ー_ー)!!)
二战366分(第三),其中专业课124(第二)、数学123(第一)、政治63、英语56。在这里我要说的是,不要把分数的提高简单归结于熟能生巧,考了两年谁都能考上这类说法,效率、时间和机遇缺一不可,而且我总结了一套学习方法(特别是专业课!!),绝对行之有效的干货(资料,不看后悔的)。
一、学院概况
1.各经济类专业在经济学院和经济研究院都会有,但是两院的分数线和培养方向不同。经济学院分数较高,研究院对研究生的培养较为严格(更偏向数学方向)。
2.每年学硕招生人数在75人左右(包含保研,两院皆是如此),留给考研名额只有一半。其中,金融学最为热门,一志愿招收5-7人不等(实际一志愿录取可能会扩招,18年实录9人),报名人数约为200。次热门专业产业经济学实际招收人数7-10+,国贸、财政也会在5+。
3.专业课分数和总分会有明显大小年之分。16届题专业课和数学难,分数普遍低,上线人数少。17届报名人数增多,专业课和数学简单,上线人数非常多,复试竞争激烈。18届专业课压分且数学难,上线人数少。所以,预计19届题目较为简单,且高分较多。看到这里请不要焦虑,耐心看下去,专业课拿高分我来帮你。
二、复习安排
我一战是从三月份开始的,但是真正开始认真学习是从五月份开始;二战从七月底八月初开始,其中还有一个多月的学习空白期(忙其他事情了)。从中可以看出,我二战复习仅用了四个多月的时间。
一战失败后我总结了一下失败经验,其一是我过于仰仗我是数学专业的而忽视了对数学的学习,其二是不科学的专业课复习浪费了太多时间。这里我就要强调效率和好资料的重要性了(还会讲到)。
下面我将按照课程顺序讲一下我的经验和教训。
1.数学,绝对的重中之重!要坚信得数学者得天下。(每天给数学的时间不得少于4小时)
⑴在时间允许情况下,五月之前把课本过完(包括内容和习题)。其中我觉得线代课本最为有意义,特别是课后习题,注意总结题目本身,把它当作定理记住,实际证明,这在考研中很实用。概率论和数理统计课本我觉得可以不看。
⑵时间不充足的话,直接看资料吧,资料看的好,照样考高分。
①资料选择。
一战我用的李永乐,二战用的张宇36讲。我觉得张宇36比李永乐的强多了(不否认二战由于水平提升产生些许错觉)。
首先,李的有很多华而不实的定理和很难的题目,从而让人弄不明白哪些需要掌握,哪些是提高。所以,当时我是尽量把那些定理都记住,然后后期就产生了记忆混乱,苦不堪言。而宇哥的就好多了,定理清晰,一目了然。
其次,李的题目太多了,而且技巧性很强,不太具有套路性(就是说它不实用)。36讲的题目更精辟,且方法总结比较到位。
张宇千题有点难,没时间的,不用做了(我就没做),千题我用的超越千题(暑假做)
其它市面上流通的主流资料我没用过,就不评论了~
②二刷三刷甚至四刷资料很重要。
比如说,一刷时仔细看每个题,注意总结和标注;二刷时看重点和错题;三刷时弥补之前的不足。
这个五月就可以开始啦,大约一直持续到十一月份,甚至考前。
⑶网课还是班报面授?
面授班的氛围(进度快,逼迫自己加快学习进度)让我学习的效率更高,因此我没听过网课(我觉得我听网课的室友进度有点慢,她经常停下来反复琢磨,有点较真儿),但听过的反应张宇和汤家凤的都不错。
所以说,这个问题因人而异,自主学习能力不强的去报个班吧,但是一定要提高自己效率,且每次课后都要总结笔记~
面授班一般分为基础班(5 6月份),强化班(7 8月份,暑假是提升最大的时候,除了通用资料外,还要做千题!!),押题班(十一月或者十二月),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
但是,切忌班报的太多,从而让自己的自主学习时间变得很少!!!(不要小看这点)
⑷真题
①什么时候开始?
我们在平时做资料和听课的过程中会接触到大量真题,因此,在刷真题之前,我们已经做过很多真题了。基础好的 10月份开始,两天一套,基础不太好的,可以8月开始,认真总结每一个题型。
②真题要做30年
近两年题目有复古的趋势,我觉得最好做完30年真题,做完之后就会有一种胸有成竹的感觉。
张宇真题讲解(一本书)挺好的,言简意赅,思路清晰(但是要注意,真正答题的时候再多写一点,会有步骤分的)
⑸模拟题
据说今年李林有辅导班,不知道真的假的,要想尽一切办法抱紧李大神的大腿,哼。
张宇的劝退八套卷和跳楼四套卷可以做做,评估一下自己的水平,四套卷100+的话,数学你就不用担心啦~
合工大五套卷(安利一下母校的卷子和超越千题(我就用的这个千题,比张宇的简单,题目是那种更实用的难题))也不错。
⑹其它
每天给数学的时间不少于四个小时。
一开始,数学进度会非常慢,半个小时一道题的情况很正常,不要着急,慢慢就好了。
简单题目做不对,不是因为粗心,是因为你还没有掌握到位,你hold不住。
2、专业课,重点来啦!!我敢保证,看到此贴者,绝对是你们专业课得高分的大福利!!
⑴山大考啥
山大经济学硕考西方经济学807(高鸿业的宏微观),题目基础(都是基本原理,没有与国情实事结合的题),得高分相对容易,比较适合基础相对薄弱或者跨考的同学。
题型为名词解释(5-6个)简答四个 计算两个 论述两个,三小时内答完
⑵咋得高分
①首先说说我的历程。
一战,五月开始专业课的学习,由于是跨考我每天学习专业课五小时加,八月结束看完两遍课本(整理了一大厚本笔记,简直太浪费时间了)。但是,此时,看完两遍课本的我再看真题还是一脸懵逼。于是之后又买了一本据说是内部资料的大厚本,又打听到了张东辉习题集似乎是真题题库。从而开始了以课本内容为主的题目总结,我把我认为会考到的每一个知识点都写了下来(200+名词解释 200+简答和论述,又是一厚本),这耗费了我巨量时间,直到十一月中旬我才整理好。之后,我就开始了一轮轮的背诵,直到滚瓜烂熟,其中穿插着计算题的练习。
考前,我对我的专业课非常有信心,但事实打脸,考了111分(题目我都会),这在120+云集的分数里实在太不起眼了,我百思不得其解,直到二战过程中我才知道。
这就不得不提到运气和机遇的重要性,毕竟信息不对等是考研成功与否的一大难题。八月的一个偶然机会,我认识了一个山大学长,他向我推荐了专业课的资料和相关的课程学习(不要把他当成一个广告,是真的非常有用,我才推荐的!)此后,我才了解到原来批卷老师会给高分的是那些包含课外知识点和拓展延伸的答案(特别是论述题,论述题才是拉开分数的关键。)
经过一战的我非常懂得这本资料的重要性,其中包含了许多拓展延伸和容易被忽略的低频考点,绝对不是市面上其它那种答案张冠李戴的妖艳**可以比的。
②资料在手,都背过就能得高分?
并不是这样,事后我了解到,当时和我买同一份资料的人考70 80的也有,其实全院考到120+的也就才3 4人。
我想这就归节于我对于资料的完全信任和不完全依赖吧。
首先,资料不是万能的。很多重点内容,资料上不全面,需要我们自己结合课本总结。(这一点说的容易,做起来还是挺难的,其实山大的课本要求除了高的以外还有曼昆的,曼昆的部分内容对高的有很好的补充,老师看到后会加分的,但是短期内把四本书看好还是很困难的。我也正在把我的总结和资料融合(之前写的比较乱),争取早日完成和大家见面)
再者,也有些许不合我们心意或者说逻辑的地方需要修改。
以上两点,我用了两个月,每天六个小时。此后,开始一遍遍的反复背诵(背诵千万不要开始的太早,因为会忘,十一月开始就行),第一轮背诵时间会很长(半个月),之后会加快(后期只需2-3天)。
这次,对于专业课的复习,我真的是信心满满了,而事实也是如此。在我看到卷子上题目的那一秒就笑了(碰到了好多到资料里面有的知识点,而且是那种有些难度的题目),有些题目挺偏的,而且计算题竟然还有证明题(不是山大以往出题风格),肯定有大批人不会,但是我会啊~这么多的付出总算有了回报~
⑶专业课复习误区
①笔记写的尽善尽美,也许会加强自己的记忆,但这太浪费时间了,得不偿失!
②课本看的再熟悉,背的再熟,答题只答课本内容也不会得高分。我的建议是,资料为主,课本作为资料补充。
以上两点是我走过的弯路,血的教训!
⒊政治和英语
由于分数不高,我就不多和大家分享经验了,就说几点吧。
⑴分给英语的时间是从多到少的。一开始需要多背单词(需要二刷三刷),好好整理真题,后期仅需背作文和做真题(真题需要多做几遍)
⑵政治无需开始过早,我觉得十月开始就行(早一点就暑假后),先从肖秀荣千题开始,后期背肖四肖八和押题班的题目(政治押题班还是很准的)。政治分数差距不大,一般上下浮动在5 6分左右。
考研是一场艰辛战斗,我已经熬过来了,就看你们了!
来自Android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