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团副代表王民6月2日向联合国秘书长交存了中国政府接受《<京都议定书>多哈修正案》的接受书。中国高度重视应对气候变化工作,将其作为建设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的重要组成部分,列入国家发展规划,开展了大量适应和自主减缓行动。中国政府已宣布到2020年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中国将努力完成既定目标。
二氧化碳排放及《京都议定书》一直是近年来各国争议较大的问题,中国充分体现了大国责任。
2、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组长习近平6月6日上午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三次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改革要坚持从具体问题抓起,着力提高改革的针对性和时效性,着眼于解决发展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把有利于稳增长、调结构、防风险、惠民生的改革举措往前排,聚焦、聚神、聚力抓落实,做到紧之又紧、细之又细、实之又实。(选择题)
该时事可能结合十八届三中全会的重要内容进行考查。
3、6月8日,中国外交部在官网上发表题为《“981”钻井平台作业:越南的挑衅和中国的立场》的文章,详细阐述越南对我正常作业的干扰及中方立场。文中首次公布了“981”钻井平台的作业地点,并公布了越南船只冲闯中方警戒区及冲撞中方公务船共计1416艘次,这也是近期外交部连续第三次公布越船冲撞我船的次数。专家表示,外交部此番表态类似白皮书性质,虽然现在出具南海问题白皮书时机尚不成熟,但让国际社会越早清楚越好,若某一天双方进行谈判,都是伸张主权的法律依据。
南海争端是今年的热点问题,需要引起关注,明确立场。
4、6月9日,印度总统慕克吉和印度总理莫迪在新德里分别会见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特使、外交部长王毅。在与莫迪会见中,王毅向他转达了习近平主席口信。习近平在口信中表示,作为多极化进程中的两支重要力量,中印共同利益远大于分歧,两国是长久的战略合作伙伴,而非竞争对手。在与慕克吉会见时,王毅表示,双方应把对方作为各自对外战略的优先方向,把彼此发展视为机遇,不断增强共同利益,实现两国的和平发展、合作发展、包容发展,确保中印友好始终成为两国关系的主流。
大题素材,可考查大国关系。
5、6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召开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六次会议,研究我国能源安全战略时强调,面对能源供需格局新变化、国际能源发展新趋势,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必须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是长期战略,必须从当前做起,加快实施重点任务和重大举措。他还就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提出5点要求。这些观点和要求都是党中央立足世界能源发展的全球格局,结合我国能源利用的历史、现实和未来发展做出的重要判断,对未来我国中长期能源发展具有极强的针对性和指导性。
领导人的重要讲话,关注能源问题的5点要求。
6、6月20日,国内首个自主研发生产的“001号”8英寸IGBT专业芯片,在中国南车株洲所下线,并移交中国科技馆收藏。据透露,这条国内首条、世界上第二条8英寸IGBT专业芯片线将于今年下半年投产。它的投产,标志着我国开始打破三菱等国外公司在高端IGBT芯片技术上的垄断。据悉,这条8英寸IGBT专业芯片线首期将实现年产12万片8英寸IGBT芯片,配套生产100万只IGBT模块,年产值有望实现20亿元,未来将有望实现对进口IGBT的全面替代。
注意关键词“首个”、“首条”,为重大科技进步。
7、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铁饭碗”即将全面打破。我国《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将于明天实施。省人社厅昨日发布了关于条例的解读,指出条例实施后最大的转变是将事业单位与职工确定为“合同关系”,下狠招打破终身制,实现人员能进能出。日前,国家人社部部长尹蔚民表示,目前事业单位的聘用合同签订工作还有“死角”,不少单位的合同管理流于形式、作用还没有真正发挥,聘用合同还没有充分体现行业、岗位特点。条例实施后要继续扩大聘用制度的推行面,做到聘用合同应签尽签,消除制度推行的死角。
关注政治体制改革。